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外语必须要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指出日语教育不只是单纯教授语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本文将着重阐述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详细论述了日语教育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具体措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语教育;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著名学者Goodenough说:“语言是文化是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是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反映的内容。学习外语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1 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技能教育一直作用着国内的日语教育。传统的语言技能教育完全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主要强调学习语法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而忽视了文化异同的培养,导致人们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学生常常会将汉语的文化习惯带入日语中去,从而出现语用失误。即在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对方的交际文化而导致交际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有许多人都步入了定型化思维模式的误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从历史上看日本从中国吸取了大量的文化营养,表现出许多与中国相近的东方特色,但是中国与日本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毕竟不同,日本文化是日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收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又将其巧妙地移植在本民族精神土壤上的产物。因此不了解日语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变迁。便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用这门语言。 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候语为例,问候语所涉及的内容通常是人们最为关切而且普遍存在的事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问候语往往能显示出其独有的社会文化特色,中国人熟人见面时,过去最常用的一句就是“吃了吗?”,这句话源于中国古代“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意识,表达的就是对温饱的关注。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极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而外国人听了却大惑不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种问候方式。日本人则常用谈天气来问候他人,中国人也不习惯。虽然中国人见面也谈天气,但那多不是开头的问候语, 此外,在实际的交往中,有一些词汇常被用到。而且也符合文法,但是如果缺乏日本文化方面的知识的话,也会常常引起误解甚至是矛盾。比如,日语中“ぁなた”被翻译成汉语中的“你”或“您”,但在日本这个词语最常用于恋人和夫妻间。很多初学者不分对象的使用“ぁなた”,则会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 又比如说中日两种语言在比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异同。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所以一个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时,我们可以用“挥金如土”来形容,日语论文,但在日本则会说成“な金き/水のょぅに使ぅ”因为关于地域狭小的、多火山的日本来说温泉资源远比土地资源丰富得多。 由此可见,只教会学生一套套机械的语法规则和相当量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日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其主要且有效的措施就是在日语教育中导入日本文化,即教师在教授语言词汇的含义和语法构成等时,通过略论语言的构造和含义发现其中隐含的文化内容,使学习者了解其文化背景。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其转化为交际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文化氛围,使学习者亲近日本文化,以此使其自发地积极地学习日语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的概念很宽泛,对其定义和分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而言,人们一般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类。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成就等,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保证。交际文化则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作用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例如日语中的敬语就体现了最具日本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联系,说话人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敬语在日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最能深刻体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交际艺术。正确地使用敬语被视为一个日本人必备的基本教养,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当然这关于“外国人”的我们而言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 在我国的日语教育实践中,许多文化课程的设置均偏重于知识文化的导人,而有关交际文化的阐述和说明则少有涉及。 3 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措施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除了要语言精通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方可在教育中游刃有余。 同时,教师应该遵循“相关、实用、趣味、循序渐进”的文化导入准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措施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相关措施建议如下: 3.1 在课堂教育讲授中。教师应该不拘泥于课本,而是结合日本的文化背景制定自己的教育方案,主动的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 3.2 利用对比法,积极探求中、日文化间的共通点和异同点。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日语毕业论文,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 3.3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3.3.1 利用多种渠道,创设形式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收集一些日本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应用日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日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外国文化的读本、刊物以增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收听日本“NHK”的新闻,使其可以直接接触标准的日语播音,模仿、翻译的这个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闻可以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 3.3.2 定期的、有的放矢的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或者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探讨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而选修课则可以系统的提高学生关于文化相关因素的认知甚至探讨兴趣。 3.3.3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多与以日语为母语的人士交往。除了直接交流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目的语环境下学习日语知识,另一方面也透过实际的交际获取关于日本文化的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总之,在日语教育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育,而必须看到中日文化上的异同,并了解、探讨这种异同。广大日语教师和外语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重要性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不仅懂得日语,还了解日本国情。具有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具有较强综合性运用能力的现代化运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