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不仅对日本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还通过“请进来”这一草根民间交流模式,推广了日本文化,扩大了其文化外交的作用力,并进一步推动了中日两国地方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该项目作为日本文化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形成显著特点。本文研讨了该项目产生的社会背景、性质以及面临的问题,略论了其成功经验及局限性,希望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文化外交战略 软实力 国际交流员项目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7)05-0058-64 文化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内容日趋丰富和多元化。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其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体现,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影响。该项目是日本“招募国外青年进行外语教育指导项目”(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me,简称JET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作为日本文化软实力输出、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充实日本的外语教学,促进地方国际化的发展,在日本总务省、外务省和文部科学省的联合推动下开始实施JET项目。26年来,该项目招募的各国青年活跃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个政令指定城市、市町村。成立当初,参加者只有来自4个国家的848人,现在则已发展到了62个参与国,规模总计超过了55000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交流项目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该项目由外语指导助手、体育国际交流员和国际交流员三个职种构成,与其他两个职种相比,国际交流员一职有着独特之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日语沟通能力,他们主要供职于日本各县厅和市役所等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在JET项目中发挥着独树一帜的影响。 一、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性质 (一)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国际化的需求。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债权大国、投资大国、金融大国,公司界率先步入国际化进程。大量日本公司进驻亚洲、美国及欧洲等国,日本式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和反感,一种谋求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愿望越发得到重视。其次,日本面临着实现“共生”和“共存”的社会问题。在国内,一方面,外国劳动力和留学生等外国人口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日本国内不仅存在着极少数的阿依努族和琉球族,还有很多战后被强制移居日本的朝鲜人和韩国人,面临着需要消除等级异同这一社会问题。在国际上,由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去国外旅行的人数猛增。提升国际形象,增进日本国民对异国文化理解等现实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最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民间团体积极开展国际民间交流活动。以中日联系为例,自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上世纪80年代中日民间交流频繁。1984年9月至10月期间,3000名日本青年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1985年,500名中国青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访问日本,这些举措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日本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第二,“回归亚洲”的经济战略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了经济成长低迷期。为了振兴经济,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意图,日本逐渐将战略中心从欧美转移至亚洲。日本经济新闻社1991年第四季度的调查表明,2017年前,日本公司在亚洲最主要的投资国家中,中国位居第二。这一时期的亚洲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有助于日本经济的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地方间经济交流成为必然趋势。 第三,改善中日两国国民友好联系,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中日两国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着许多利益共同点。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良好的国家联系关于实现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意义重大。良好国家联系的基础往往在民间,它离不开两国国民间感情上的和解和融洽。因此,推动民间交流可以有效缓解两国间的历史积怨和感情隔阂。 第四,实现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的需求。“软实力”是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它能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后,越发认识到提升本国软实力关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话语权的重要性,并积极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规划国家战略。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任职期间(1982年-1987年)曾提出:“日本要积极参与创造新的世界文明,充分挖掘日本传统文化,使其成为科学体系,并向世界各国宣传,使日本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国家”。从中足以看出日本欲从文化吸收型大国转为文化传播型大国这一软实力文化输出的战略雄心。日本欲通过其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推行日本的价值观,以减轻国际上的文化摩擦,增强国际社会对日本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为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分。为了减少中日两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利用各种途径培养一批外国人成为知日派和亲日派,通过他们使日本文化得到积极宣传和输出,最终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 (二)实施概况 据调查统计,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在中国推行的国际交流员项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JET项目成立之初,招募范围仅限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英语国家,1989年扩展到德国和法国,2017年扩展到全世界。最初招募人数只有848人,到2017年扩大至6000人,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国际交流组织。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JET项目的实施重心最初在欧美。从二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一直将欧美作为实现自己各种战略利益的重心,日本JET项目也自然顺从了这一重心准则。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逐渐将重心转移至亚洲地区。据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的统计,截至2017年,已有986名中国青年通过JET项目成为国际交流员,占日本对华JET项目总人数的90%以上,是日本对华JET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力军。以2017年-2017年任期的国际交流员为例,日本JET项目对各国的招募人数中,最多的是美国,有2334人;其次是加拿大,有477人;第三为英国,有432人;而中国仅为78人;近邻的韩国为64人。其中招募国际交流员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102人)、中国(69人)和韩国(55人),而加拿大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9人,英国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2人。 通过图1可以看出,就各国JET项目的总人数而言,中国要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在JET项目总人数中所占比率则远远超过这些国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际交流员从事的都是外语指导助手工作,没有一人担当体育国际交流员。从这点可以看出,与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主要是出于提高本国中小学生和国民的外语水平的目的,语言教学交流要多于国际交流的目的。而由于历史、地缘等联系,以及与近邻中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频繁,其国际交流需求胜于语言教学交流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日本国际联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28名原中国国际交流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历高,其中本科学历占42.9%,探讨生学历占53.6%。二是绝大多数毕业于大中专院校日语系,所占比例为92.9%。这既满足了语言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适应的障碍。其中,认为非常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53.6%,比较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46.4%;认为能适应日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占96%,不难融入日本社会的占75%。三是职业背景较为单一,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78.6%。其中,公务员占27.3%,高校教师占72.7%。四是任期短,按规定,最高任期可达5年,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的任期绝大多数为1年,这与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相比,任期明显要短,这与绝大多数中国国际交流员都属于在职公派,不适合长期留任有一定联系。由于中国国际交流员在专业素质、职业背景和任期期限等方面的招募要求限制,导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作用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以“草根民间交流”为手段的文化外交战略 国际交流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地方公共团体开展国际交流事务、协助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增强当地居民对跨文化的理解等。国际交流员的工作涉及行政事务和民间交流两个方面,不仅承担着促进两国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和民间友好的职责,还是宣传母国文化、展示母国形象的“活广告”,因此被誉为“草根外交官”。总之,国际交流员从事的工作是非官方的、不涉及政治层面的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属于“草根”性质。国际交流员项目也被称作“连接日本地方和世界的草根交流项目”,被定位为“草根民间交流”项目。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通过让中国国际交流员进入日本地方政府部门,从事中日两国地区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或辅助性工作,增强中国国际交流员对日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好感,培养一批亲日派和知日派。该项目是日本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输出日本文化,改善国际形象,实现其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完全被纳入在其文化外交战略框架内。 二、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实施特点及成绩 (一)实施特点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作用之广泛,与其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体制密不可分。该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实现输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不同于“走出去”的传统国际交流模式,而是以独特的“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模式让中国国际交流员们直接进入日本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工作,直接与日本国民接触,亲身感受日本文化。这样的举措使得日本的国际交流模式更加层次化和立体化,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性也因此更强。 第二,体现地方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和极高的社会参与度。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年代,致力于地方国际化的理念更具深远意义。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以广义的文化为主体的全球社会合理化与一体化浪潮,可以说该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正迎合了全球化的内涵和需求。据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的统计,2017年度,该项目涉及了日本38个县市级的相关部门,具有参与面广、知名度高、作用力大的特点。 第三,具备科学完善的结构体系保障。这主要体现在:(1)多层次的组织保障体系。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直接由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执行管理,同时又得到总务省、外务省、文部科学省等三个中央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有效确保了国际交流员项目的顺利进行。日本在中国设立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确保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各个环节的顺利运作。(2)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咨询体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正式赴任前,分别由日本驻华大使馆和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组织赴任前研修,在任期中组织业务能力相关的研修,开设日语学习讲座。除此之外,还专设电话热线和邮箱,解决国际交流员工作和生活烦恼。(3)原国际交流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包括日本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52个名为JETAA的民间组织,2017年时达到了21000人的规模。此外,还创办了一份名为《JET Streams》邮件刊物,成为加强国际交流员项目与原国际交流员们关系、交流的信息平台。 (二)积极影响 第一,该项目加深了中日两国国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了民间友好。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原中国国际交流员都认为国际交流员的经历加深了自己对日本以及日本文化的理解,认为对日本增加了好感的占到了82.1%,回国后与当时任国际交流员的地方机构有工作往来关系的占到了85.7%。 第二,促进地方间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中日两国间经贸往来联系密切,商务考察活动频繁。迄今为止,日本已有388个市、町与中国建立了友好联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中国国际交流员通过接待来自中国国内的访问考察团,参与中日双方会谈的筹备工作,在拓宽日本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吸引中国游客、协调沟通商业谈判、举办中日双方物产展销会等方面都发挥了促进影响。 第三,提升了中日两国人民关于彼此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促进了两国文化软实力的碰撞和互动。中国国际交流员们不仅在工作中积极展示、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充当起民间外交家,而且还在学校、市民馆、国际交流协会开设国际文化理解讲座、国际交流活动和汉语讲座,与当地普通国民面对面交流,有效地展示并输出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两国文化软实力也因此在草根层面真正互动起来。此外,中国国际交流员们还协助编辑杂志刊物,定期在官网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文化和感想,日语论文,拓宽了两国国民间思想交流的渠道。据长崎县县厅官网统计,从2017年7月-2017年8月,已有14名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官网上发表了30余篇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文章,提高了日本国民关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度。 (三)不足之处 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该项目所发挥的现实影响和预想之间产生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拔对象受限制,在中国国内知名度不高。日本关于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收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一般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来招募,而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更注重职业背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单位直接选派的占25%;通过省、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选拔的占64.3%;通过社会招考的仅占10.7%。选拔对象绝大多数来自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高校。由于招募范围的局限性,造成该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社会作用力和关注度都很有限。 第二,现实影响的局限性。其原因主要为:(1)文化异同导致的鸿沟。中日两国分别属于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异同极其容易造成文化阻隔感,在相互理解上产生困难,甚至是误解。国际交流员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受着这种文化阻隔感,也会在这种文化阻隔中深陷茫然。据调查,85.7%的中国国际交流员认为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工作方式和文化的异同,这种异同直接作用了国际交流员影响的充分发挥。(2)受到中日国民间的好感度恶化的负面作用。两国国民间的好感度与国际交流员项目所发挥的现实影响密切相关,导致两国国民间好感度恶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日本国内的错误舆论导向致使日本国民厌华、嫌华情绪严重。至今为止,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和暧昧的战争观和历史观仍然在作祟,模糊的战争史观使一部分政客和民众的战争加害意识淡薄,关于邻国带有厌烦感情和抵触情绪。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日本一股政治势力别有用心地鼓吹“中国威胁论”,加剧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排斥情绪,民众感情更加恶化。另一方面,中日政治联系的恶化加剧两国国民间的厌恶情绪。小泉纯一郎首相任职期间(2017年-2017年),中日联系冷淡。2017年10月,日本内阁府《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表明,对中国“没好感或不太有好感”的人达58.2%,比前次调查上升10.2%,调查结果都创下至2017年为止的新高。同年9、10月间,中国社会科大学日本探讨所进行的舆论调查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的人占53.6%,比2017年的调查上升了10.3%。自2017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政府和一小撮右翼分子肆意歪曲历史,蒙骗日本民众,导致中日联系急剧恶化。据2017年8月日本非营利活动法人“言论NPO”公布的第9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负面印象的比例均超九成,创2017年首次调查以来的新低。中国受访者中对日本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高达92.8%,日本受访者中对中国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也高达90.1%。 第三,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历经20多年后,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本身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国际交流员的工作能力、扩大其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如何扩大选拔对象范围;如何扩大该项目的后续效应等等。 三、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日本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战略机制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其对中国的启示可以归纳如下几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并建立“草根民间交流”模式,探究更多自下而上的国际交流新途径。民间交流是构筑两国友好联系的基础所在,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之所以能取得瞩目成绩,在于它20多年来始终着眼于民间交流,积极为民间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了国民间的感情沟通、相互理解和认可度,从而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中日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流。 第二,“草根民间交流”组织运营的科学先进理念不可或缺,提升社会参与度和社会作用力是关键。文化传播离不开各种组织运营形式的载体,作为民间组织运营的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其成功离不开政府、地方和民众三位一体的参与。文化隔阂的消除,文化使者能力的提升,参与度的提升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个层面的力量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运营模式中的先进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克服其局限性,扬长避短。 第三,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模式。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还在于它的远见卓识和开放的姿态,让中国国际交流员直接进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与日本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共事,为“请进来”的民间大使发挥文化外交影响提供舞台,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文化理念、价值观等传播开去,达到了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快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步伐,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文化要求中的总领性地位,突出了它的战略性地位。因此,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应该有多方位和更深入地探究。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的文化外交战略,可以提升中国国民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促进相互交流,不断扩大民间友好的基础;同时还能表明中国宽阔的胸襟,最终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与国际公信度。 结语 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联系,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不可分,更加需要加强民间的交流和合作。虽然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其在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切实可行的影响。因此可以预测,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未来不会轻易废止,尤其不会减少对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在国家联系层面上,中日两国政府共同面临钓鱼岛问题等敏感问题,日语论文,民间交流也因此严重受挫。那么,在政府外交很难有起色的情况下,民间交流联系的修复才显得更加急需和紧迫。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交流模式的参考。 (作者简介:许慈惠,上海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大学教授,上海,201783;吴伟丽,华东政法学院外语大学讲师,上海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大学博士探讨生,上海,201720) 收稿日期:2017年4月 (责任编辑:左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