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伦理与日本公司文化[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的日本,经过短短30年的建设就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除了日本紧紧抓住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外,特别鲜明的公司文化对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至美重要的影响。忠孝观念作为日本社会系统的中心价值,为日本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忠孝伦理;公司文化
  
  在当今世界的商业竞争中,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本公司显示出的出色竞争力,开始引起了国际上的瞩目。对世界上大多数公司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被认为是日本公司,日语论文题目,可以这么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的公司在世界经济范围内起到了市场领导的影响。日本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如此重要,其中隐含着许多让人深思的东西。五年的公司靠机遇,十年的公司靠管理,二十年的公司靠战略,要想基业常青的公司只有靠文化。忠孝观念作为日本社会系统的中心价值,关于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的当下状态有着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探讨中,有学者指出,忠孝观念“是保驾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因素”。本文试图在略论日本忠孝伦理的基础上,论述其在日本公司文化建设中的影响。
  
  一、日本的忠孝伦理
  
  (一)忠孝观念的渊源
  日本的“忠孝”观念源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日本得到了适应性的发展。儒家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在日本发展为“国民一体”的伦理观,并强化了“忠孝观念”。在日本文化中,把一个人的“义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对父母之“恩”的报答为“孝”,对天皇之“恩”的报答为“忠”。日本忠孝观念的形成是同日本宗教的世俗化过程相一致的。日本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和儒教。其中,神道教和佛教都将神视为大慈大悲的高级存在者,这包含了要求信徒忠诚和报恩的义务;而儒教的《孝经》在日本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例如,孝谦女帝(治世749―758)曾要求每个家庭必备一册《孝经》,学校要讲授《孝经》。对《孝经》的重视,可以看作是“孝道”在日本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一个尺度。孝是仅次于忠的最高道德,也就是说,宗教使家族本身渗透了政治、价值,并成了政治形态的一个缩影。总之,日本宗教精神的首要伦理即是指履行世俗中的忠(政治义务)和孝(家庭义务)。在统治阶级的推行下,日本宗教逐渐与世俗伦理相结合,忠孝观念成为日本宗教的核心教义,同时由于宗教的社会功能,忠孝观念作为日本社会系统的中心价值,便又被赋予了终极意义。
  
  (二)忠――政治义务
  以忠孝为伦理的体系中,居首位的当然是忠。早在幕府时期,由于天皇一幕府一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力分化,忠诚观念的对象性并不明确,“忠”通常讲的是对自己的主君的忠诚,而当时的“主君”一词在其意义和内容上都是模糊的。随着“尊王”口号的提出,忠诚观念的对象逐步指向“最高主祭者和日本统一与永恒的象征”――天皇。对天皇颁布的政令,所表现出的尊敬之情,证明了人们对政治权威的盲从程度。忠诚在中国理解为自我良心的忠诚,而在日本则将忠诚理解为家臣必须为自己的君主奉献出全部生命。其忠诚基本上是一种旨在完全献身于自己领主的盲目的真诚。就像武士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后,甘愿剖腹自杀以示忠心那样。忠便是作为一个大和子民的首要政治义务,是对至敬者的。
  
  (三)孝――家庭义务
  在这个体系中,与忠紧密相连的便是孝。在日本,早在公元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太阳女神和天照大神为统治一切神和大和民族的神圣祖先的神话传说。对日本人来说,人的肉体是由父母分出,父母及祖先皆是家族之神,孝顺父母,敬畏祖先是理所当然的。日本国社团法人伦理探讨所创始人丸山敏雄认为“这种对双亲和祖先的真情和尊敬自古以来被称作‘孝’,是道德之本。”“孝”是一个家庭成员的第一家庭义务,是对至亲者。
  但是,日本的“孝道”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日本人仅仅拜祭最近的祖先。除了对那些还被活人记着的人以外,日本人并不重视孝行。日本式孝道最主要的实际意义就在于把“孝”的义务限于活着的人们。日本人对孩子的照顾也被视为“孝”的一种,他们把自己受过的照料移到弦子身上,以此来报答祖先的恩德。其次,“为孝尽心”,并不是指必须在家庭内实现互爱,在中国这些互爱是大家族道德法则的主要点。但在日本并非如此,就像一位日本作家所说的那样,“日本人非常尊重家庭,正因为如此,不太尊重家族的个别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家族纽带。”日本人所强调的是义务和恩情债的偿还,长者本身承担了重大的责任,责任之一就是务必使他们下面的那些人付出必要的牺牲,即使他们怨恨这些牺牲也无济于事。他们必须服从长者的决定,否则他们就是没有履行“义务”。
  
  (四)孝先于忠而忠重于孝
  在日本“孝子门前求忠臣”应该是忠孝辩证联系的精辟体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孝先于忠;而在以政治价值优先为特征的日本,忠却重于孝。培养孩子之孝,是为了成人之后尽忠,孝同时也强化了忠。
  在日本,“忠”的血亲源流在于天皇的种族高贵性。日本人把天皇纯正的血统泛化为大和民族的神性,使日本理所当然地成为神及民族的代言人。当对天皇的高度尊敬在跟忠与孝相关联时,‘国家的概念便产生了一些变化。血亲联系和政治联系相融合,作为养育者的神性被替换成政治权威。神、天皇、君主及父亲倾向于被当成等同的东西。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单一的亲族。天皇就是“神”,就是“君主”,就是民族家族之“父”。人民即是崇拜者,是臣民,是儿女。忠诚便是“大孝”,献身父母则是“小孝”,小孝只是为了能履行大孝而存在。这样,回报天皇之恩的义务便超越了其他一切义务之上。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孝顺父母(及祖先)、忠于主君、效忠天皇是每个日本人的天命。这一思想不是把社会视为一种必须维系的和谐均衡,而是倾向于将社会看作是在履行对上司义务的单一方向上的运动。至此,“忠”与“孝”便超越了血缘联系而具有了共同体的属性。
  
  二、忠孝伦理与日本公司文化
  
  (一)忠孝观念关注集体最终目标。公司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
  日本人的忠孝观念使其忠于上级、忠于天皇,但这并不是因为上级或天皇的人格魅力;而是由于对象的地位及其命令关于实现集体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日本人看来,集体的目标是最高的,个人及子集团的目标必须严格服从于集体目标,当集体有着明确的系统目标,并且该目标对所有人都明了和有意义时,日语毕业论文,个人与集体的同一化过程将会变得最为强烈,人们将用关涉到集体目标的强有力和持续不断的行为来表现这种献身。
  因此,日本人认为,出色地完成工作、达到集体目标,就是履行上天赋予自己的义务,是自己获得社会权利的前提。关于日本人来说,工作本身并不是价值,而作为对集体的无私奉献的一种表现时工作才有价值。这很类似于新教徒的“天职”观,不是用修道禁欲主义超越尘世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
  日本人在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程中,又将这种独特的伦理观念带进公司管理,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强调职工与公司共存共荣。在日本社会团体中,任何个人对它所属的,

社会都负有重大责任,个人对集体应负的责任是没有止境的,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其表现如何,都必须承担整个集体的荣辱毁誉。他们相信唯有集团一致,工作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日本公司文化中所表现的集团生活制度,就建筑在这种文化上面;公司一般都会抓紧各种机会向职工灌输个人与公司休戚相关的思想,培养他们忠诚于公司的意识。在制度上通过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公司工会制、公司风险分担等一系列的制度,减少职工在职业、职务、和收入等方面的不安全感,提高职工的合作精神和集团意识;在内部管理上,讲究措施,如采取不过分表扬个人成绩,不过分追究个人责任等手段,加强集体管理和集体效益。这种群体力量和效益,又反影响于公司,通过互相促进,强化了公司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精神。个人忠于公司,从公司中获得利益,公司给予照顾,换取公司的发展和利润,这种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成为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潜在因素。
  
  (二)忠孝观念重视公司业绩,公司员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在日本,每个人的良心(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作用着每个人的行为。由于“终身雇佣”及其他一切的关爱在每个日本人的脑海中都有一本帐,这本帐上详尽的记载着给予别人的恩惠和所接受别人的恩情。日本人的忠是建立在报恩这个深层次文化基础上的,“恩”的概念源自血亲联系和宗教教义。人的一切皆是祖先和神的无限授予,忠孝的义务也是天定的,因而,当然是无限的。
  在日本,忠诚并不意味着被动的恭敬和献身,而是与成功和奋发努力相结合的能动的服务与表现。要求人们在工作中为实现业绩价值而不断创新,埋头苦干并且严格遵守交易中的正直纪律。只有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职员才算履行了忠孝义务。
  因此,日本公司员工倍奉热爱劳动的公司价值观,日本公司文化倡导职工勤奋的工作,竭尽全力,许多人下班后还要留在企业里1―2小时甚至更长,周六理应休息,仍不计报酬的去工作。今天,在日本比较富裕的情况下仍普遍出现“工作狂”和“过劳死”的现象,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他们不盼望退休后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愿意在紧张的工作中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公司倡导生活的价值在于劳动创造,劳动不只是为了自我改善而进行的个人奋斗,其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人的应当自觉分担的一份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与经济利益关系在一起的纯经济活动,还是一种高于经济活动的与为善相关系的宗教修炼事业。因此,人仅仅求生存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意义,帮助自己的企业成长、繁荣是公司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劳动状态和劳动状况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战争带来的灾难,在短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忠孝观念提供团结的心理基础,使公司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忠孝观念为日本社会形成高效的整合机制提供了文化的和心理的基础,使个人与集体紧密结合,呈现“机械团结”的状态。机械的团结也就是一个把个人直接而和谐地同社会关系在一起的社会结合形式,它使日本社会各个单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公司主体易于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忠重于孝使日本公司营造了强有力的公司团队精神。日本公司里上下级联系被称为“亲分”与“子分”,“子分”可获得“亲分”的扶助与支持,同时有义务为“亲分”随时效力。在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上,日本人认为只有努力地与同伴配合,尽量的照顾别人,才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不能靠与同伴为难,拆同伴的台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日本的许多企业中,上至经理,下至最下级的职员,确实做到了上下一心,大家全心全意维护企业的利益,尽自己的努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如果说西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人激发的个体创造力,那么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公司内部员工的精诚合作。
  日本的企业往往实行终身雇用制,员工也承诺不会因为高薪而跳槽。虽然彼此有书面协议,但是真正的约束力不是来自契约,而是道德的力量。员工个人不能要求公司终身雇用,否则被认为不得体,而且可能被雇主废弃终身雇用,违背合约将受到严厉的制裁,他们往往会被社会抛弃。日本人选择工作的机会一生往往只有一次。这赋予了员工生存安全感,强化了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为他们提供了工作的动力。
  日本公司家相信,人最富于感情,只有得到尊重和信任才会在生产和实践中激发出创造力,公司给员工一份关怀,员工便会以十分的干劲回报公司,所以,日本公司非常注重感情投资。例如员工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提职获奖时,公司除了组织庆祝会,向本人颁奖外,公司负责人还常常亲自到员工家中或向其家属打电话祝贺,使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情,从而更加效忠公司,更加竭心尽力的为公司工作。
   日本公司家把“人”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在他们看来,越是现代社会,人越显得特别宝贵,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著名公司家松下幸之助指出,“经营的基础是人……在公司经营上,制造、技术、销售措施、资金固然重要,但人都是这些东西的主宰。尽管有钱、有产品,要是没有一个会利用这些的人才,那么这些东西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所以,不管怎么说,人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公司着力建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公司处于一种高度的和谐状态,铸就了公司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了员工的忠诚观念,为树立忠于集体,患难与共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公司文化是指公司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公司在实践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行为原则、群体意识、精神风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规章制度等等。其中公司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形成公司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国际上具有作用力的能够保持长久不衰的公司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公司文化,优秀的公司文化能够团结内部,引领公司的良性发展。可以这样说,是日本的公司文化创造了世界第一流的公司效率和规模,创造了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
  当然,一种公司伦理的形成不可能只有某一单一因素决定,其必然是哲学观念、公司制度、市场准则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忠孝观念产生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世代相传,早已根植在人们心中,而忠孝观念却构成了日本公司伦理的核心部分,为日本公司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现在我国国企改革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文化也是国企改革中的应有之意,这里我们研讨忠孝伦理在日本公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目的并不是让国有公司去套那些条条框框,而是希望我们能够借鉴日本,走出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公司振兴之路。日本公司的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通过公司文化塑造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需要努力增强公司成员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使公司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才能使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
  
  责任编辑:杨 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