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家文化安全与国家民族的安全、国家的主权、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日本的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威胁,日本的文化危机要求其坚持文化创新的同时保持传统文化的特殊性、重视高科技在传统文化领域的运用、用科学的的措施保护传统文化改革学校教学,加强对外宣传、加强政府对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工作。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文化安全危机 处理对策 探讨 中图分类号:G131.3 文献标识码:A 1对文化危机的认识 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对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学、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而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略论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1.1文化安全联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存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发展基因,还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人民大众提供深厚的道德基础。国家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文化安全就是以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安全。 1.2文化的安全与国家的主权息息相关 文化的安全是国家主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必须要有文化的正当性作为基础。在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民族认同和民族身份问题成为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文化来源。现代民族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式,除了军事和政治权利外,作为一种社会化网络,更要依赖法学,道德,伦理和信仰所构成的文化结构。民族国家需要获得全体社会成员对他的忠诚。所谓忠诚就是共同体成员对“国家”这个符号的认同,以及在认同基础上的支持。民族身份的心理学功能就是产生忠诚。所以民族身份的状况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日本文化危机 现代日本文化已不是一个纯大和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一个混合文化。从民族的特性可以简单总结为四种文化,一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大和民族的优越文化心理依然存在,普遍认为大和民族是日照大神的子孙,优越于其他民族,大日本是日出之国,一切应领先于其他国家;其他三种文化分别是外来自中国的儒教文化、佛教文化和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四种文化中固有文化是核心。由于得到从中国引进的儒佛文化的陶冶洗炼,到明治的前期,日本的“礼义文化”已达相当程度,加上其人民尊君爱国之心强烈,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明治维新,并取得了成功。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明治维新可表述为,日本在其原有文化基础上,接受了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主干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种种新文化因素,再一次大混合形成了今天的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中的儒学、佛教、基督教三种文化都没有真正成为日本的主体文化,儒学以天地万物为同体,佛教以无我为本。而日本的大和文化一直是以大日本天下第一,所以“我见难除,无由入圣”。日本学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仅仅学习了其运用方面,却未探其精髓。通过对日本文化的深入探讨,日本文化中的基督教文化是欧、美基督教文化以外最优秀文化之一,尽管如此,在日本对基督教文化也不过分推崇。 通过对日本文化基因的略论,民族自是主义和民族自利主义是损害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认罪赔偿甚为彻底,而日本现在还有很多继承了军国主义文化的右派分子不承认是侵略,对人证物证具在的南京大屠杀说成是捏造。德国和日本对待战争罪行不同认罪态度的思想根源,应从基督教文化和大和文化中去找。德国是基督教国家,《圣经》中只有上帝一位是良善的,民族、国家、国王都是可能犯错误的。而大和文化则认为个别人或臣子可能有过失,而大日本和天皇则永远无过,所以对日本的侵略罪行一直不愿意去承担责任。这种思想必定给当代和后世以不良作用。 从经济优势上得到满足加大了日本文化的衰落。老一辈都熟知日本有所谓田中奏摺: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日语论文,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客观环境的变化,日本自然不可能再想什么征服世界,征服中国了。但在经济恢复以后,日本在外贸中大量顺差成为经常的事情,另一种思想就又抬头了:日本要尽量赚外国人的钱,握有大量的外汇,成为对世界别国最大的债权人,这样虽未征服世界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日本某些人潜在的民族自利的特色。 日本经济可以分为内部依赖型和外部导向型两个部门。日本制度的影响就是对前者施行保护使其免除外部竞争的压力,对后者尽量扶持使之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扩大日本的出口。这种做法若在穷国不得已而为之,则情有可原。而日本在如此富裕的情况下还作为常行之道是十分荒谬的。内部依赖型部门在长期受保护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这可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待智者而知的。外部导向型部门长期顺差复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和对外的债权。积累太多的结果会使本国的地租物价上扬、工资过度上升,本国人部分地成为食利者,同时国内平均利润率下降,日语毕业论文,资本外流。造成这一危机与大和民族的进攻性文化基因是分不开的。 3日本应对文化危机的策略 3.1提升当代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重建价值主体 首先,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就要做到文化自主。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而每一个民族要想在多元文化氛围下发展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就需要各民族有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能够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做到融入全球化的同时,还要自主发展,这里的自主发展要求真正体现本民族内部需要、迎合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本民族的真我发展,最终完成价值主体的重建。而不能做到文化自主的民族,必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失去自我。 其次,提升文化自觉意识,还要坚持文化自省。文化自省强调的是文化主体对多元文化并存的包容及对文化主体的反思批判。尊重文化异同,接受文化多样性是针对当代全球性文化危机的一种反省态度,只有在尊重民族文化异同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个体文化价值的满足。当然,在个体的文化价值及人的存在意义的实现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进行文化主体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只有这样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作为文化主体自身的不足和与他者的差距,进而不断改进以提高觉悟,提升文化主体的文化调节和免疫能力,以使文化主体免受异化思想的作用,真正实现文化主体的自主选择。 3.2重拾启蒙的“人文”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启蒙理性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明确了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然而,在当代,过度发展的启蒙理性只发展了工具理性,人征服自然的努力,并没有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的主人,反而使人成为了理性的奴隶,启蒙理性为人的精神世界套上了新的无形枷锁。“理性成了用于制造一切其他工具的工具,它目标专一,与可精确计算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后果严重。而物质生产活动的结果对人类而言,却超出了一切计算所能达到的范围。它最终实现了其充当纯粹目的工具的夙愿。”理性已经成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工具理性控制下的人类为了大量的占有财富而忽视了自身异化的结局以及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最终导致当代性质的启蒙理性成为万物的统治者。重拾启蒙的“人文”意义,让启蒙回到主体的人身上来,切实关怀人的存在发展与意义价值,真正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 3.3立足实践,实现文化价值与人的生成的动态统一 当代文化危机的实质是文化价值危机,即满足人自身发展完善需要的价值缺失,人成为单向度、不完整的人,人失去了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所应具有的特定时代的文化本性。在当代,要想实现人的外在发展与内在完善的统一,实现当代文化价值与人的生成的动态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立足实践。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是人产生的根源,脱离了实践的人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人,人的“存在”只能生成在实践中,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同时实践也是实现人类存在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凸显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学院,2017. [2] 吴卸美.浅析当代中国文化危机与文化融合的前景[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4). [3] 喻辉.论中国文化“危机”的出路[J].传承,2017(14). [4]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探讨[D].黑龙江学院,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