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1世纪日本文化新动向[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日本作为当代亚洲第一大文化输出国,其时尚潮流不仅能汇集本国国内人气,甚至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见其踪迹。腐女、御宅族等等热门词汇不仅仅是言语互动的表达部分,更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治愈”也是这众多和语中用词汇的其中之一。在日本,报刊、网页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治愈”一词,“治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治愈系”。本论文以这日本十分流行的治愈系文化为切口,来讲解日本治愈系文化的发展与近况,从而进一步探讨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治愈系文化的探讨还很少见,所以本论文主要从何为治愈系入手,通过对日本治愈系文化的探讨,去探知日本文化及其动向。并且,希望关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和日本人有所帮助。
中国论文网
  一、有关“治愈系”的先行探讨
  从现在收集的资料来看,中日两国学者探讨对于“治愈系”文化的文献并不多。直接探讨相关“治愈系”文化的有:
  (a)韩思齐(2017)在南昌教学大学报上发表“日本‘治愈系’的文化略论”一文,就日本“治愈系”文化的内涵与定义,产生的文化及历史根源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与阐述。
  (b)姜钦林(2017)在《大舞台》杂志上发表“‘治愈系’玩具的初探”一文,单从“治愈系”玩具的功效和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
  笔者在先行探讨“治愈系”文化内涵、原因及作用的基础上,对日本本国“治愈系”文化发展的新动向进行观察,并对比中日两国“治愈”文化的不同,试图通过研讨日本“治愈系”文化的发展动向,阐明日本文化发展新动向的一点表现。
  二、日本的“治愈”体系
  (一).“治愈”及“治愈系”的基本认知
  “治愈”一词指为身体疗伤治病,消除饥饿以及内心的烦恼。然而,在身体的疲惫,心灵的缺陷得到治愈后,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就能让心情得到放轻,有一种长舒一口气的舒适舒坦。这时,“治愈”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情转换的方式,能够使身体和心情都变得愉悦。而“治愈系”一词在日语中则指的是能够抚慰心灵、给人以持续,恒久,连续的舒畅感的一系列事物。并且拥有繁多的种类,涉及了文学、音乐、旅游、影视、动漫、艺人等文化产业。可以简单地说,“治愈系”是压力社会需求“治愈”下所形成的产物。它由九十年代末开始流行的一种音乐门类开始,衍生发展,形成了今日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的体系。
  (二)“治愈”体系
  2.1 “治愈系”音乐
  音乐是“治愈系”最早产生的领域,可以说在整个体系中属于不可或缺的存在维基百科上对治愈系音乐内涵的解释为:“治愈”始出于“healing”,治愈系音乐是90年代末日本开始流行的一种音乐门类,说它音乐门类也不恰当,因为并没有共通的显著的音乐特性,一般把节奏舒缓,放松心情的音乐都归到这一门类。“治愈系音乐”于90年代末开始在日本流行,最初是日本人将其比作奇幻世界里的“治愈系魔法”而生造的词汇,指的是那些可以令人心情放松舒缓,抚平听者心灵创伤的音乐,后来被“Image 印象”和“Feel 感动”两大精选系列推广到新世纪音乐范畴,变成了泛指的New Age(新世纪)音乐。随着与时代共同的发展,“治愈”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延伸至流行乐坛,一大批受欢迎的“治愈”系歌手,用独特优美的歌声和内容丰富的言辞,传递着力量,治愈人们的心灵。
  2.2 “治愈系”动画
  日本治愈体系触及多面,动漫和影视中治愈著作也不胜枚举,如动漫著作《夏目友人帐》、《水果篮子》、《蜂蜜与四叶草》,影视著作《悠长假期》、《情书》等等。这些著作一般节奏舒缓,情节平淡清新,不含明显的暴力色情成分及宅腐性质,且一般都有励志意向,用动画中的小细节诠释现实生活,为观众打造一个能触手可及的心理接受平台。动画声优和演员配饰了这类著作中的角色,代言了动画界的治愈风格。
  2.3 “治愈系”文学
  当今两大享誉国际盛名的作家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都是日本治愈系文学的代表人物。村上春树有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描述了都市男女彷徨孤独的情感经历,以及青年一代对未知人生的摸索;本书上市后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了“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著作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作用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吉本芭娜娜代表作有《哀愁的预感》、《白河夜船》、《厨房》等,其著作所描绘的离奇世界能够在压力超负荷的现实社会中引起读者心中的强烈共鸣。治愈系文学体系中还包含了,近几年兴起的 “哭泣小说”,这系列小说横扫了日本各大书店,其中最知名的是已改编成电影的《东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时々、オトン~》。文学上的发展,是的日本治愈系产生了广泛作用,不仅日本国内,在中国台湾、韩国都大受欢迎。
  2.4 其他“治愈系”
  艺人则因为让人感到平静舒畅的姿态或温柔稳重气场,而被划分为“治愈”之列。瑛太、妻夫木聪、绫濑遥、苍井优等被认可为“治愈”艺人的典型。他们因能治愈人心的音容笑貌而人气居高不下。在经济产业方面,日本的治愈经济也蔚然成风。居酒屋、卡拉OK与柏青哥三大文化现象分别以杯酒美食、音乐歌曲、钢珠游戏等情境空间,消除忙碌紧张的工作压力,缓和日本人的社会情绪。各式各样的治愈系玩具,如摇头娃娃、电子植物等,深受学生和上班族欢迎。日本铁道企业还推出了季节主题形式的新干线列车广告,引起了人们对治愈系风景名胜的向往,推动了治愈旅游风潮。
  三、中日“治愈”与理性治愈
  3.1日中“治愈系”音乐
  日本“治愈”系音乐由最初的雏形,发展为“Image 印象”和“Feel 感动”两大精选系列推广到新世纪音乐范畴,后来变成了泛指的New Age(新世纪)然而,最受关注,受众面最广的要数流行音乐,其不仅仅在众多青少年者中流行,也受到很多中年群体的喜爱与追逐。由此,流行音乐领域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治愈系歌手,如被尊为治愈系女神的RURUTIA(ルルティア),其歌曲不仅在旋律上具有丰富的感情,音质轻柔而亲切,在歌词方面更是将治愈的目的表达的十分到位。另外,还有手岛葵、熊木杏里、有里知花等,都是日本治愈系的典型歌手。   与日本邻近的中国,也不缺乏能治愈心灵伤痛的声音,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治愈”尚未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中国的传统音乐在历经千百年后,一脉飘逸洒脱的流承下来,倾情扣动着世人的心扉。这宛如天籁般能令人身心舒畅的旋律,或能成为中国特色治愈系音乐发展的原始雏形。如今,中国流行乐歌坛中也有像梁静茹、范玮琪等女歌手,曲风轻简明快,内容直指人心。或许她们不能很明确地被认定为治愈系歌手,但她们的歌曲都拥有着与治愈系同样的功效。与中国相比,日本人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治愈,为什么需要有能使心境宁静的音乐、温暖人心的动漫、优雅的影视明星,并已发展形成系统?除却基本国情的因素,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方面更深层次的略论中找到些许答案。
  (一)崇拜自然
  日本的岛国风景和终年频繁的地址气象灾害一直伴随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使得国民热爱并崇敬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然而,步入现代工业的繁华的都市之中,所见的完全是生存空间的挤压和隔离。城市中的人类无法再与大自然亲近。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会寻求一种治愈,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疗伤。通过这些音乐,人们能够从现代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找回了崇拜自然的那份虔诚。
  (二) 自我不确实感
  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南博认为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特点如注意个人在集团中的位置、集团依存意识等,是为了获得一种自我的确实感。这一民族心理的弱点在步入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社会中加剧了,这使得现代日本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无法像传统的日本人那样,从家族和集团中获得归属与依赖,以及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导致了自我迷失的加剧。这样就造成了在这一代青年人中流行的的著作都具有治愈的功效,促进了治愈系的形成。
  (三)社会状态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经济几乎完全停滞,陷于瘫痪状态。日本人民在生活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中,开始了战后经济建设。在战后经济得到复苏之后, 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本社会大起大落, 在冲突挑战之余, 社会、个人承受各种压力, 心理受创的同时也造就不少抚慰受伤心灵的疗愈系产业。
  3.2全球化理性治愈
  虽然“治愈”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与日本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心理,但是需要治愈文化的却不仅仅是日本。在资本主义中,其仅有的目标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积累而积累,为了金钱而金钱。这种工具理性使得手段和目的颠倒,造成了现代社会实质的非理性。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人之为人的根本逐渐丧失,日语毕业论文,生活的意义无处可寻。小到忙碌的白领失神无光的眼眸,大到经济低迷的国家震荡不安的社会,都体现着理性化所造成的实质的非理性。经济危机传导到世界各国以后,使得治愈的心理需求日益增强。
  六、结语
  通过对治愈系的文化根源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治愈并不只是风行一时的流行时尚,而是反应深刻的历史社会状况的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治愈系音乐与的出现为契机逐渐发展,延伸到文学,影视,,动画,广告,玩具等各个方面,延展面之广涉及之大无一不体现了治愈系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与需求。日本治愈系的存在是回归理性的本质与途径,在当今中国非理性的社会近况下,或许日本的理性能够给当今中国社会一剂调整自我规范自我的良药。探析日本治愈系的由点到面,由一到多的发展,相信能够给探索日本文化发展动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日语论文,并对观察全球社会状况有所脾益。
  [参考文献]
  [1]童民.疗愈经济在日本[J],海外传真,2017(08).
  [2]ストレス解消と癒し サイト:http://www.nouko.com/#ue
  [3]菅千索 野村仁美.「癒しの音楽」聴取が気分変動に及ばす影響について,和歌山学院教学学部実践総合センター紀要 2017(15)
  [4]林娟娟.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J],厦门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5]尚会鹏.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J],日本学刊,2017(02)
  [6]韩思齐.日本“治愈系”的文化略论[J]南昌教学大学学报,2017(02)
  注: 本文为笔者基于2017年的毕业论文在孙薇老师的指导下于2017年重新创作的论文,特此声明。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