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文学翻译中异文化的传达[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文学翻译有别于一般的专业翻译,要求译者不仅具有较高水准的双语能力,还要对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此外,还需要具备关于所译文学著作及作者文学风格的读解能力、语言表现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我认知度、身心投入度、生活阅历等等。可见,文学翻译不仅是一项语言活动,也是一项认知活动,更重要的是异文化间的传递。因而,日语论文,译者算得上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异文化信息,乃是译者应尽的义务。本文结合田山花袋《棉被》的1987年黄凤英?胡毓的中文译本,试析日本文学翻译中异文化的传达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学 文学翻译 异文化传达
  文学翻译关于在阅读用不熟悉的语言而写成的著作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理解某部著作,当然,最好的是能够直接阅读原文,在不能阅读原文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译本了。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都只选择阅读译本,从而文学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然,适当的翻译技巧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其中,译者,是读者阅读译本,理解原著的重要媒介,是原著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而译本是异文化传达的重要途径,将日本文学著作中的日本文化转换为中文传达给中国读者,从而达到异文化传达的目的。
  一.《棉被》的中文译本
  本文所选取的《棉被》是日本私小说的创始人田山花袋的代表著作之一,主要是讲男主人公时雄厌倦与妻子的生活,对女弟子芳子产生了爱恋之情,并在想象中把其作为自己真的情人。芳子的发香、笑容、眼神充斥着时雄的生活,一次次产生性欲的冲动,但又囿于传统,只好强压自己心头的爱欲。当芳子有了年龄相当的男友时,日语毕业论文,他因无法占有芳子而居然让她的父亲把其接走以此来拆散芳子与男友。在芳子离开之后,时雄盖上芳子的棉被,埋头闻着芳子棉被上的余香,肆意地哭泣发泄。为避免文章过于冗长而偏离主题,在这里,主要截取第一章到第四章的译文作为略论的对象。
  1.促进异文化传达的翻译之处
  我们通过略论可以看出,虽然从现存的很多文化表象来看,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的共同点,但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在语言的体现上也各有不同。
  在用语方面,在与日语原文一致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汉语习惯的翻译方式,必要时加上一些动词,使得译文更贴近中国读者的阅读模式。比如在翻译“/セルの背/に、麦藁帽、藤蔓の杖をついて、やや前のめりにだらだらと坂を下りていく。”这句话时,翻译为“他身着条纹西装,头戴麦秸草帽,手拿藤蔓手杖……”,像使用“身着”“头戴”“手拿”这样的动词,更形象的描写出了主人翁的穿着打扮。还有在翻译“一行/いては/を留めてそのことを思う。また一行/く、また留める、また/いてはまた留めるという/。”这句话时,译者对同一个动词“留める”采用了不同的译法,分别翻译为“停住”“撂下”,既避免了重复,又使译文更加生动。
  在段落方面,关于很长的一段原文,会根据句子间结构,分解为比较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短句。比如在翻译“神/の女大学の生徒で、生まれは/中の新/町で、渠の作品の崇/者で、名を横山芳子という女から崇/の情を以て充たされた一通の手/を受取ったのはその/であった。”这一段时,会将这个长句拆分为两个句子,把表示时间的“その/”前置,翻译为“就在这时,他收到了一位名叫横山芳子的女子的一封来信,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之后,再翻译对“横山芳子”个人情况的介绍,“这女子是神户女大学的学生,出生于备中新见町,是他的著作的崇拜者”。这样,就可以很明确将所有信息毫无遗漏的传达给读者。与此相对的,是将两个分句合并为一个句子来翻译,比如将“けれど文学者だけに、この男は自ら自分の心理を客/するだけの余裕を有っていた。年若い女の心理は容易に判断し得られるものではない、……”这两句话的意思进行整合,翻译为“他是个文学家,按理应该有能力客观地略论出自己的心理状态来,只是年轻女子的心理不容易判断”,更能让读者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
  在文化方面,众多周知,日本人有很多习惯跟中国人不一样,为了方便读者接受和理解,会采用中国式的说法来对原文进行翻译。比如将“/褥から出たばかりの/君を助けて……”中的“/褥から出た”翻译为“做完月子”,这样就很能贴近中国读者的生活,并且不偏离原意,对中日间异文化的传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影响。
  2.中日异文化传达的偏差之处
  由于语言文化间的异同,不可避免地,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对异文化理解上的偏差,从而会出现误译、错译的情况。
  在语言方面,首先,有可能在翻译的时候存在对日语单词的误解,比如在日语中“妻子”这一单词意思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在译文中只是译为了“妻室”。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对妻室的解释只有“妻子”的意思,相当于日语中的“妻”的含义,所以在这里存在一个误译的情况。又比如“西洋/の二/の一室”中并不是说一幢两层的西式洋房中的一间,而应该是“一幢西洋式的二层楼房,其中一间……”,在这强调的是在这幢洋房的二楼,并不是洋房本身有几层。其次,就是有些单词直接采用了日文汉字式的翻译,没有译成相对应的汉语,鉴于这些单词并非是汉语中的词汇,所以关于没有学习过日语的读者来说,在理解上可能会产生不解,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比如“……どうか将来//てずに弟子にしてくれという意味が返す返すも/いてあって……”,在日语中“//てる”是就那样放置不管的意思,在这里却将“//てる”直接翻译为“见弃”,根据《/代汉语大辞典》记载,汉语中并没有“见弃”这一单词,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这里的“见”有点类似于“见谅”的见,是表示被动的动作,但是跟原文“//てる”的意思相距甚远,如果翻译为“弃置”应该会更恰当。第三点就是存在有明显的错译之处。比如这个句子“ごその向うに寺の/やら”,译文时翻译成“对面的寺院”,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是“对面的寺院门口”。又如“/ろ京都で/れてからで”中将“京都”错译成“东京”。
  在句子和段落方面,比如“……(中略)//にものを言ったりする女学生の群の中に入っていては、家庭に/われた少女のように、//に物を/ることがどうして出来よう。”中,对“家庭に/われた少女”的理解,关系前后文来看的话,并不是针对横山芳子一个人来说的,译文中翻译为“象她这样一个在家庭里长大的少女”是不符合原文的,在这里指的是当时这样的一群人。还有“路を行けば、美しい今/の/君を/れての睦まじい散/、友を/えば夫の席に出て流/に会/を/やかす若い/君、ましてその身が骨を折って/いた小/を/もうでもなく、夫の苦///には全く//牛で、……”,从这句话来看是对妻子“细君”的一些抱怨,但是译者翻译为“他外出时常看到有人带上合乎潮流的妻子,亲亲热热地一起散步……”,从译文来看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感觉,跟原意的表达有一点出入。   关于误译、错译的出现,首先是对日语理解的不充分,其次是对日本文化圈事象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果译者对自身文化圈的事象不能精确把握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对于日本文学翻译中异文化传达的思考
  从上述略论可以看出作为异文化传达媒介的文学翻译的“优势”和“难点”。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关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文化上的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从翻译技巧看
  文学翻译应该是将作者以及其著作的意境,用甚至超出原文的境界表达出来。好的翻译,可以透过译文看到原文的光辉,并且发扬光大。如果不是这样,翻译就会沦为只是传达原文意思的一种工具而已。而且,翻译在目标文化的社会或是文学系统中应该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而这个位置也决定了其翻译策略。
  很多人都会认为只有忠于原文才是翻译的价值,翻译著作直接体现了译者的风格,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优秀的译者在翻译著作时,不仅仅是对语言进行直译,还必须要符合阅读翻译著作的读者的阅读习惯,语言习惯等等,而且这个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学翻译必须在此基础上,成为原著和译著的桥梁,向读者传达日本文学和文化,并且介绍本国的文学和文化,以促进文学以及异文化的交流。
  严复提倡的“信达雅”可称为翻译的基本原则。当然,也适用于文学著作的翻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译文也需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很好的表达出原著的精髓。在此基础上,也要求译者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直接作用译者对著作的翻译,这种语言能力,是指基于两种语言之上的字词、语法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2.从文化传达看
  与此同时,译者也必须熟悉日本的文化,特别对文学著作的译者来说,尤为重要。毋庸置疑,文学著作反映的是那个国家的文化,并且受到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作用。所以作为文学翻译者,必须理解两种语言下的文化背景和特质,才能很好的理解著作中的人物,抓住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中日两国文化上异同的多面性给日本文学翻译带来的困难也是多方面的。语言是文化载体,它反映了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词汇是语言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体现着文化之间的异同。
  由于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尽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异同而出现的词不达意的情况。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历史典故,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浓郁的开放气息和鲜明的个性,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若要对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习俗文化和地域文化方面,中日两国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有时候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在打招呼、称谓、道谢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或固定思维。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的交流更多地传承着文化交流的功能,语言能力必须与文化能力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在日本文学翻译过程中准确无误表达语言和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正是文化信息的跨语言传达,才使人类有了今天的高度文明。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中的文化个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日本文学著作的翻译不能仅限于对原文的复述,还必须考虑到消除二者语言文化上的异同,这样才能发挥出日本文学翻译中异文化传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田山花袋.蒲/.[M].新潮文库(日本).1997
  [2]黄凤英・胡毓.棉被.[M].海峡文芸出版社.1987
  [3]肖海燕.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及其翻译.[J].三峡学院学报.2017(7)
  [4]周福娟.中国文学翻译之管窥.[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5)
  [5]贺立杰.日本文学著作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J].日语学习与探讨.2017(1)
  (作者单位:吉首学院外国语大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