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探讨[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日本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日本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二元性,即在接受他国文学特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抵触。日本文学这种文学特征的形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原因,本文试对日本文学对中国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进行探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学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接受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日本文学领域乃至日本文化中,到处都将二元结构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日本文学的二元结构中,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却能够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日本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如:一方面,肯定并且接受来自国外强有力的文化感染力;另一方面,又强烈地反抗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同化。对此,法国文学家曾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描述日本的二元结构的文化特征:
  “按照西欧的理性主义,许多情况具有二者择一的性质,非此即彼,然而,日本竟将两者巧妙地协调一处,超越了它们的对立。”
  笔者认为,日本文学能够形成这种独特的二元结构,也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本文主要研讨日本文学对国外文学的接受特征以及其形成的过程。
  一 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接受特征的表现
  1 超政治性的特征
  日本文学具有很强的超政治性。日本文学最早产生于宫廷之中,而进行继承的也都是宫廷、法师、市民等等,其包含了古代的贵族文学、武士文学,以及近代产生的平民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从事文学的学者们几乎很少关心政治,他们都属于政治上的局外人。因此,日语论文,日本历来的文学中很少见到与政治有关的内容,日本文学是完全超脱于政治并以文学家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支撑的,这也是日本文学的一个极大特征。
  2 南北方的高度融合
  日本文学历来都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怀有无限的敬仰和热爱;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死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文学家因此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而这又与他们所处的南北两地的环境有关,即是由南北方的异同而造成的不同。日本很多文化的代表者都与其出生地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两种文化却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如北方文化的发现者连歌大师竟然是南方和歌山县人。所以,日本的风土虽然有着南北结构,但其文化却不是单一的,而是南北文化的高度融合。
  3 单一性复合性
  日本文化是单一性复合文化,其内容非常简单。日本地处中国这一巨大文化圈的边缘,不断从中国吸收大量的先进文化。日本文化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本身总是表现出复合性文化这一特点。欧美人称漆器为“Japan”,称陶器为“China”,然而日本的漆器工艺最初却是由中国引进的。只不过日本将这种复合性文化,逐渐改造成为单一性文化,以至于欧美人将漆器称作“Japan”,并将其视为日本的国粹。追根溯源,日本文化虽属于复合性文化,但经过不断地消化与统一,最终形成了单一性文化。
  4 概念性文化汲取
  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中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等,都是来自欧洲的文学概念。在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统治欧洲约半个世纪之久,后以德国浪漫主义为开端,在英、法形成巨大的浪漫主义浪潮,随之传入俄国、波兰等斯拉夫语民族。1个世纪后,当这股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潮波及到日本时,已是强弩之末,只在大洋彼岸激起了几朵美丽的浪花,出现了如北村透谷、岛崎藤村、谢野晶子等追求自我、向往自由、讴歌青春之美的“精神界之战士”。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再加上日本人民族主义和自身素质的作用,日本主要接受了德国感伤型和英国“湖畔派”的浪漫主义,从而形成了以告白自我、抒发主观情感为特征的日本浪漫主义性格。夏目漱石在《文学论》中认为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并非水火不相容。自然主义作为写实主义发展的极致,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日本,自然主义是浪漫主义的延续――日本人不仅将易卜生当作浪漫主义作家接受,而且在接受福楼拜的同时也接受了莫泊桑。从而形成了既重客观描写,又重主观抒发的日本自然主义。
  5 变异性与连贯性
  “日本文化史,就是这样一部多样化的历史,它是在多样化与统―性,变化与持续的微妙平衡中发展过来的。”在这种融汇中,日本文学传统的民族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却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如日本文学具有了一种缩写人生和自然的“盆景趣味”,而这正是日本文学抒情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有探讨者指出,中国文化总的趋势上有阴性特征,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具有明显的女性偏向。可见,日本文学在与外来文化的对抗中,又表现出相对意义中的融合,也就是说,日本文学为取得抗衡力量,每每从对手的成就中寻找壮大自己的因素。而在对抗中大量摄入精髓、在对抗中实现融合,并最终保持了其连贯性,这又构成了日本文化在接受中国和西方文化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二 日本文学接受特征形成的过程
  1 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形成
  虽然日本文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外的新鲜文化不断地接受和学习,但大多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厚作用的国家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日本攻击的对象。日本对国外文化所秉持的态度是“壤夷―师夷―制夷”的逻辑,即从接纳到学习再到超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本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接受。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日本在其民族形成初期就保持着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并且深深为中国文化所折服,中国大陆的水稻种植,就曾给初步发展的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日本列岛的一些部落国家,开始借助中国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其他的国家。最早的汉字文化毋庸置疑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日本却并不是完全地照搬将其移入到日本,而是在接受中国汉字的同时又进行了修改,为其注入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另外,就是中国佛教的传入。古老的日本是以神道作为宗教信仰的,当佛教被日本所接受时,其本身所具备的哲学细想和洽谈经典思想都为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是十分具有推动影响的作用。可以说,日本由于佛教的传入,才使得原本凌乱无章可循的统治机构,逐渐建立起法典和国家机器,并且由于佛教的引导而不断地完善,这种推动影响一直维持到明治维新以前。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内,佛教为日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儒家思想,直至现代仍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引进了中国的汉字、接受了中国的佛教之后,日本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而这也是中国灾难的开始。在中英鸦片战争之后,美国首先在日本列岛登陆,一种全新的文明呈现在日本面前,他们被高科技的战舰所折服,而美俄也由此而征服了日本人,日本长久以来紧闭的大门被打开。一路走来,日本都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发展的,但随着美俄等国家的进入,其帝国主义的扩张行为也被深深地卷入到日本的文化和思想当中。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日本无力对抗,也别无选择。于是,当时的日本人决定开始改革,而这也正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此后,日本在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并从骨子里开始散发霸强主义思想:一方面,对中国文化仍然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儒家思想表示不满和反对,标榜日本才是亚洲的强国。在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取而代之成为东亚大国的野心越发强烈,并对中国的文化开始了鄙夷和反对、开始了不断进行摆脱,进而更加深入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养分,开始了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接受。

  2 日本文学对欧美文学的接受形成
  日本文学对欧美文学的接受,始于16世纪40年代,当时最先受其吸收的对象国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继而是英国,随后扩大到西方其他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当时的荷兰文化对日本文学养成的作用最大。西方资本主义在进行征服世界的进程中,对日本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进行了十分周密的计划。西方列强以美国为首,先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进而用强大的军事压力对日本进行了侵略。从此,日本成为西方文化的接受和吸收对象,并开始了转变――转向了强大的美德等国。在西方强大的坚船利炮面前,日本一向引以为豪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显得不堪一击,日本人也由此开始认识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关于一个国家致命的作用。从此,日本开始改变了敌对的态度,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频繁的接触。有些学者指出,每当较弱的国家遇到较强的对手时,势必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切断与外界的关系,闭门锁户,从自身发展的信念中获得慰藉;另一种则是对他国先进的经验和文化进行吸收,而这些往往是能够使本国具备对抗外国能力的一个基础,即采用他国的先进文化和经验对他国进行抵抗。可以看出,第一种是逃避;第二种则是接受和适应。日本正是因为具有了接受思想而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通过接受而对抗国外政府的民族。在进行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文明和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并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日本除了在政治和经济上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同时,在文化以及文学发展上也呈现出了西方的特色。
  三 日本文学内部各种特征的联系
  日本文学作为时代思想的集中体现并不是简单的新旧交替,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旧的思想作为基础,不断地增加和变化:由局部的变化开始,逐渐蔓延到整体的变化。从而使旧的思想与外来的思想进行了和谐的结合。日本历来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特征,就是针对外来文化,在不断地学习吸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排斥,但占据主流的,仍然是日本文化中所固有的一部分。在日本文化中,其各种特征的同时存在,也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语言和世界观是相互适应的,因此,在日本文学领域中并没有把时代思想强制归纳为任何一个体系,反而由于不同的文学特征,使其具备了多种表达方式。
  此外,由于日本语言所具有的二重性促进了新东西的吸收和接纳,因此即使是在外国文化特权阶层的统治下,民众的日语世界也仍然存在,甚至在几代之内都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当然,新旧文化并不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比例,外来思想虽然在不断地作用着日本文学,但日本文学在接受外来思想时仍保持着一定的理智:他们仍然是采用固有的思想对生活和社会进行观察和思考,而这些也深深作用着日本民众的思想。
  四 小结
  日本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在精神上十分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小岛国,日本正是通过不断地对国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因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所以日本又使用各种手段,实现其对强权的崇拜,进而从他国的文化中发掘机遇并利用该机遇对他国进行地域征服。也正因如此,所以在日本的文学领域中,接受特征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特征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形成过程,日语论文题目,也成为学者们始终进行探讨的主要方面。本文仅对日本文学的接受特征进行了简要略论,其他问题还有待于学者们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宋冠纯、胡瑞祥、刘琳:《对于日本文学著作中自然描写的社会性》,《大家》,2017年第14期。
   [2] 孙宁:《谈日本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大舞台》,2017年第7期。
   [3] 王雅楠:《小议白居易对日本平安文学的作用》,《职业时空》,2017年第7期。
   [4] 姚继中、林茜茜:《日本文学理念 (五) 〈枕草子〉之和雅――〈をかし〉》,《日语知识》,2017年第5期。
   [5]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东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7年。
   [6] 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作用》,西北学院硕士论文,2017年。
   [7] 左莉:《日本文学历史发展的状态》,《西南科技学院高教探讨》,2017年第1期。
   [8] 王向远:《日本文学民族特性论》,《烟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9] 王连胜:《一山一宁与日本“五山文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10] 张婷:《日本文学著作中拟声拟态词的运用与汉译模式研讨》,《陕西教学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作者简介:邱荣菊,女,1975―,江西铜鼓县人,硕士,讲师,探讨方向:日本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南昌学院外国语大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