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的若干思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当代日本文学女性形象既有传统日本女性阴柔、优雅的一面,又突破了传统,具有新时代女性的特点。当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将自然之美和女性之美相结合,体现了女性的柔美的地方;同时,女性形象又和时代相结合,体现了时代特点;并且,当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具有更深刻的象征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文学;女性形象;明治维新;象征
  日本自古以来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其古典文学上更是和我国本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二战以后,日本的文学受到来自西方文学的作用,其题材、内容更加的丰富。而女性角色更是发生了重大变革,浓重登上了日本文学的舞台。当代日本文学中关于女性角色塑造是当代日本文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我国文学对于女性形象塑造具有借鉴影响。
  1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相结合
  当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并不完全否定古典文学中关于女性角色的塑造。它依然包含了对于女性柔美形象的塑造,这一点正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的特点。对于日本女性具有东方古典、柔美等气质,在当代日本文学中体现的更加细致、自然。大多数小说著作中将自然之美和女性之美相结合,将女性独特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日本文学中将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特别是女性,常常与自然融为一体。女性身上那种力量就像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坚韧、隐忍,同时又具有爆发力;女性身上那种柔美也体现了大自然的秀丽、优雅、纯净的美感。例如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著作,他的著作就是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相结合,描述了女性独有的美丽的外貌、美丽的心灵。他用大段的文字描写自然景色,同时也勾勒出女性的自然、大方、清纯的形象。在著名著作《雪国》中,他对雪国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优美、细腻的描述,日语毕业论文,一幅幅美丽的雪国风景图跃然纸上。在美景的描述同时,也特写了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外部表情以及外貌特征。这种人物描写与自然情景相互交织的描述方式,正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柔情的女性形象。
  2利用时代特征突出女性形象
  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受到了时代特征的作用。例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掀起了民主、自由的风潮,这个时期的文学著作中女性角色往往带有新时期女性的特点,她们崇尚民主,渴望自由,个性十分鲜明。同时,这个时期由于思想极为开放,作者在塑造女性的角色时,从各个方面出发,研讨各种女性角色的刻画,从而形成独特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文学风格。例如坪内的著作,主要是突出“人情”的特点。也就是从人出发,而不旧道德、旧文学观念来描写女性,他笔下的女主公往往个性鲜明,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又例如森鸥,他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文学著作。他的代表作《舞女》,则是一部可以反映受压迫的人民内心的渴求,追求自由、平等的欲望。他笔下的舞女,在灯红酒绿的堕落生活中生存,却又十分渴望自由和平等。这是舞女生活的矛盾,饱受精神的摧残,同时这也是社会的矛盾,受压迫人民追求平等的矛盾。《舞女》这部著作正是这个时期底层人民的渴望和心声。二战之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人权运动进一步得到发展。当代的日本文学中的女性角色在社会地位和身份中得到显著提高,日本女性也从封建制度和思想中得到解放。女权运动也作用着文学著作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更加向往自由,更加追求平等,寻求个性解放。
  3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当代的日本文学著作中女性的角色都是热爱生活、坚忍不拔的形象,都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她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和平和幸福充满向往,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些女性形象正是千千万万日本女性的浓缩,体现了日本女性的良好品质和精神风貌。也正是这些栩栩如生的描述,才让读者关于日本女性更多的了解,日语毕业论文,打破了以往的错误认识。例如家岛五郎的《一个女人》,其主人公就是一个追求生活、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她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热烈奔放,却又纯净如许,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4总结
  当代日本文学中,受西方文学的作用,接收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洗礼,其文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日本文学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和传统的文学著作中女性形象截然不同。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贫苦、受压迫、封建迷信的形象,而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则是热爱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当代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传统,打破了常规,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长盛不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唐纳德・金.不灭之美―川端康成探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叶渭渠.川端康成小说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叶渭渠.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