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更是儒、道、释三者的交融。在茶道中既包含了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以身许国,穷通兼达的儒家思想,也包含了天人合一,宁静致远,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的道家哲学思想,还包含了茶禅一味,梵我一如,普爱万物,见性成佛的佛法真如。饮茶习俗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千姿百态,更随着我国的对外交往而传播到世界各国,而在这其中,东瀛之国日本的茶道即成为了茶文化的集大成者。本文比较了中日茶道中“和”和“静”的精神,关于中日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日茶道;精神;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22-0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古国。从商周时茶作为巴蜀特产而备受重视到西晋以后饮茶成为各族人民的一种重要习俗;从“茶祖”陆羽《茶经》的最初问世到茶文化在中国雅文化中独树一帜,茶都不失为历史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而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却是从唐代品茗开始的。 正如唐代著名宦官刘贞亮把饮茶的功用总结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静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它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亦包含其中,“以茶可行道”的理论,便成为了我国“茶道”的最早思想基础。 饮茶习俗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千姿百态,更随着我国的对外交往而传播到世界各国,一时出现了遍地茶飘香的宏伟景致。而在这其中,东瀛之国日本的茶道即成为了茶文化的集大成者。 1、道之和 1.1、中国茶道之和 中国的和文化意识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如早期的石器、玉器、陶器,后期的灵魂观、原始图腾崇拜等等,尤其是中国原始的陶器,其上的纹饰大都与当时的社会存在物,动植物、生活用品等,相吻合,全面而具体地反映了我国远古人民族群的和谐意识。这是人类处在农耕文明的大环境中寻求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本能反应。但同时,它也是中国和文化意识的萌芽,自然之和与人文之和开始成为彼此生命的纽带。 在经历了铜石并用时代与夏商周三代的发展以后,和文化意识渐渐演变成为了较独立的审美意识。而自春秋战国始,儒道两家确立了和的意识形态,并且提出了理论化的中和审美观。儒家重在“人和”,立足于政教伦理,强调“克己复礼”与“允执其中”,注重维护人伦秩序的和谐;道家重点放在“天和”,推崇“道法自然”,“合以天倪”,倡导虚极静笃,物我为一,无为守中。 中国茶道中“和”的特色不仅体现在茶事过程中,也在逐步发展中与世俗的“礼”相结合,成为处理人际联系的一件法宝,在敬茶与接茶的过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谦和之仪。最好的茶叶须是融合了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气而生长出来的,需要土壤、气候等的调和来成就茶树上最嫩的那一片新叶;冲泡时,水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它不仅有天水、地水之分,如《红楼梦》中的妙玉就采用旧年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入茶,以保持茶的真香真味,更需有滚开却不过老,一切恰到好处的水温,在正式的茶道中还有一泡、二泡、三泡之分,要顺应茶性,以茶艺示茶道,将茶的色、香、味最充分地展示出来, 其目的都在于使茶水相和;欲领略一杯香茗的真香妙韵,还须有幽雅的环境,和睦的氛围,先嗅其香,再试其味,慢慢咀嚼,深深体会,将一种平和的心态融入一个和谐的环境,浑然忘我,如入仙境。 1.2、日本茶道之和 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岛国,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作用,日本气候温暖而湿润,因此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其固有的农耕文化和岛国文化,塑造了日本人亲自然的本性和特殊的本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与中国一样,他们的原初美的意识的形成首先在于与自然相融,与自然对话。如其最早关于色彩的感受就来源于自然的赤、黑、白、青四种颜色;独有的和歌艺术的取材最早也是从自然景物和四季变换中来的;其次,它与民族的精神性格也是分不开的。日本民族经过历史上无记载的长期的各种血统混合的过程,各人种渐次混同并融合其原始信仰,调整了民族的对立,最后成为统一的大和民族,形成以皇室为中心的单一的民族统一形态,这关于日本民族的“中和”心理和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作用,并成为直接孕育日本人的美意识的根底。 在日本茶道中,“和”意味着调和、和悦,是外与内的完美结合。和的光线,和的声音,和的香味,和的触觉,和的联系,和的氛围。窗户和窗帘使屋内的光线变得柔和,日语论文题目,从大环境上给人以可以冥想的空间;香炉内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弥漫着整个房间。室内插花优雅素淡,茶具朴素大方,茶侍温文尔雅,一切茶事活动即在调和的环境中开始,慢慢地释放出其和悦的内涵。 与中国茶道相比,日语毕业论文,日本茶道之和更注重外在环境的调和,并以此为背景来感受茶道本身“和”的内涵;而中国茶道却重在道本身,从茶、水、冲、品的过程中慢慢释放其和睦、有序、规则的魅力。这大概与中日两国的文化模式和民族性格是相辅相成的。两国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虽同时享有农耕文明,但日本的岛国环境却注定了其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和对外在的关注能力。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但其并没有完全仿效中国的茶道模式,而是植根于民俗,植根于生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保持了其在日本土壤之中的原汁原味,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中日两国茶道和而不同的情况。 2、道之静 2.1、中国茶道之静 从表面上看,中国茶道充斥着儒家浓浓的中庸之美、平和之味;而欲扣破其外在的坚壳,领悟茶道之精髓,却还是得通过“静”这条修习的必由之路。 主静是立人极之本。“静”作为我国传统思想之一,可以说是其余诸道的基础。欲得道,就必须通过“静”的措施来省察自我,洞察世事,实现心的升华。 儒家经典《学院》在第一章就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中明白大道就能够定,而后静、虑,最终有所得,了悟其最高的意境,明于事理的极致。因此定静安虑便是人的行为实践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