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系列动画片创作设计比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中国动画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有效表现形式之一的系列动画,从80年代开始到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确实走了一段很长的发展之路。在这段漫长的道路上,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无论在主题内容、艺术风格上,还是在根植于本国文化的基础上,都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作用,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贯通与交融。中日两国的系列动画既存在着关系又有差别,作为世界动画领域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系列动画; 艺术风格;主题内容
  从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国主流媒体向日益普及的电视媒介转移。由于国外动画的引进,中国的动画市场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日本动画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之下,也使得国内动画制作团体和动画市场进行深刻反思。为了占领市场,中国的动画片制作也倾向于电视机能够播放的系列动画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受经济的作用也参与到一体化的进程中来。系列动画片一直以来是动画产业的一个有效的表现形式,并且深受广大受众的青睐。在《电影艺术词典》中对“系列动画”的定义为“以一个或者一组角色贯穿全篇,或以一组题材组合而成的多集动画片,每集故事相对独立”。在系列动画的创作设计中,中日两国的很多设计者从美术造型入手,将古今、中外等不同的文化融会贯通,在从人物造型、场景设计、故事情节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都进行大胆尝试,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系列动画著作。其艺术风格成为视觉感官上的一个决定因素,日语毕业论文,让受众感知并留下深刻印象。
  一、艺术风格的比较
  中日动画在艺术风格上有明显的异同性,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及外来文化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动画的风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与表达方式。追溯中国动画主体艺术风格形成的源头,无论从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来源于民间艺术、民间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作用,有着较强的民族性。中国动画片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这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在表现风格上,中国民间的水墨、皮影、木偶、剪纸、年画、折纸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都悉数搬上动画银幕,塑造了直观、逼真、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具有概括、夸张、简洁的特点,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动画造型以及故事内容的表现,也丰富了动画内容的表现空间。从另外一种角度上讲,日语论文,也是由于动画艺术的产生,才使得中国众多古典艺术表现形式有了运动形态。
  中国生产的第一部动画系列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经久不衰的动画片,直到现在仍然深受大家的喜爱,这部动画片可以说深深地作用着所有80后的人们。这部动画片,无论是故事题材还是美术风格都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用,采用有着神话色彩和古典意味的题材,动画艺术表现形式采用民间的剪纸艺术,将人物形象提炼概括,最终形成了深入人心的葫芦娃形象。再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0年出品的木偶动画电影系列剧《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系列木偶片是根据流传已久的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共13集。木偶也是中国民间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表现形式,如今木偶戏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阿凡提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应用木偶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人物造型、
  建筑线条、人物动作还是背景音乐都极富新疆地区穆斯林风韵,也极好地配合了故事的主题。阿凡提的形象是被新疆人民书面和口头传颂的人物,摄制组主创人员两次深入新疆搜集阿凡提故事,寻找阿凡提的原型,并将其形象地定位,从而使其形象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银幕上。整部动画剧充满着幽默感,剧中阿凡提黑胡子、白头巾,拿着西域乐器,骑着小毛驴。画面中充满了浓郁的西域风情,夸张的造型,幽默的对白,加之主人公正义与智慧的形象,其鲜明的性格特征也增添了此剧的趣味性。影片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也令它迄今保持着“当代华语电影史上最多续集的影片”的骄人纪录。
  中国早期的系列动画创作不乏很多傲人的著作,如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黑猫警长》,1987年出品的《邋遢大王》,还有我国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经典著作《舒克与贝塔》,也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为动画系列片。
  中国的动漫和日本的动漫无论在制作还是艺术角度方面都有不同,究其缘由是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动漫市场放缓了发展趋势。而飞速发展的日本动画产业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思想内涵来看,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
  日本自古便是一个能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国家,并且,日本动画非常注重“视觉系”,即“在唯美主义意识支配下,使著作呈现表层上、完全以娱乐视觉为目的的、由色彩和线条组成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样子”。美轮美奂的环境场景,九头身的人物身材比例,眼神神采飞扬,服饰、发饰花哨,符合现代所流行的审美观。中国风和欧美风在日本的动画片中频繁地体现,许多动画片都较多地吸收欧美的风格特征,如在动画中频繁出现的欧洲风景及建筑,剧中人物的身材比例大胆夸张,蓝色眼睛,头发的颜色多变,包括主人公外形的借鉴等。例如日本漫画家武内直子创作的漫画著作《美少女战士》,就是完全西化了的主人公形象。还有日本著名漫画家车田正美的代表作《圣斗士星矢》、真岛浩的《妖精的尾巴》,人物造型非常西化,剧中的背景环境也处处体现欧洲风貌,《圣斗士星矢》的故事情节也源自希腊神话。再如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取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小川悦司的漫画著作《中华小当家》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并且以中华美食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可见日本的动画画面风格很多都以中国风表现出来,且故事题材也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不过故事本身的情节已经脱离了原著或原故事本身,更多地体现出原创性的故事情节。   但是日本动漫作者并没有完全摒弃本土风格系列动画的创作,例如日本著名动画系列片《多啦A梦》由藤本弘与安孙子素雄共用笔名“藤子・F・不二雄”创作。虽然只是二维的、平面感很强烈的动画效果,但是其中日本传统的街巷及建筑风格和主人公们的穿着打扮及礼节,充分体现了日本本土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聪明的一休》也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日本系列动画片,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室町幕府时期,以历史人物一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背景,画面略带有日本浮世绘风格,画面充满着的浓郁的本土气息也与故事情节特定的时代性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还有《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蜡笔小新》等家喻户晓的日本系列动画片。
  二、主题内容的异同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积淀、思想道德等都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原则,在诸多方面也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系列动画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大胆借助中国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在主题内容上中国无数的动画创作先驱也将中国的古典文化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取材于中国文明历史、经典文学、民间传说等,也有根据现代童话故事或者漫画改编而成的系列动画片。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文学相继被改编成为系列动画片,《舒克与贝塔》《魔方大厦》改编自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三毛流浪记》则由张乐平先生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来,还有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哪吒传奇》。
  但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艺术创作还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不能完全摆脱影片主题及内容中浓重的说教味道。而日本动画则大为不同,不但题材丰富、内容充实,而且有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系列动画著作。
  多以日本本土的题材为主是日本系列动画早期的特征,《樱桃小丸子》是个类似小品文的动画,它叙述风格简单却内涵丰富,忠实地反映了日本家庭生活,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能够在内容上传递给观众一些特别美好的东西,故事内容和观众的怀旧记忆产生共鸣。再如《哆啦A梦》,主题的展开也以日本普通的小学生们的故事作为原型,体现出童年时期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虽然人类自身不能够完成,但是拥有“四次元”口袋的机器猫,却能让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在纪录片《我是藤子・F・不二雄》中,藤本弘说道:“我画的都是小时候的自己。”其实这并不单单是藤本弘的小时候,而是代表着所有那个年纪的日本孩子。
  日本动画一直追求题材的广泛,风格的多变。虽然借鉴来的东西被视觉化,但是先祖文化潜存于今日文化的深层当中,关于思想及文化起着主导性的影响,可见日本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80年代,诸多日本系列动画作者的创作开始以一个团队作为动画中的主人公,在故事中共同参与某种经历,并且齐心合力来完成某项计划,并且相互协助,长幼有序,体现出日本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团队协作的精神渗透到著作当中。例如尾田荣一郎的代表作《海贼王》,堪称漫画史上热血旗帜的划时代著作,剧中主角路飞带领大家齐力为了梦想、友谊和自由与迎面而来的各种困难作斗争,领导的智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在片中随处可见。这种精神深深地作用着每一个观众,甚至成为年轻人追求理想的航标,渗透到受众的心里。这样的著作还有《灌篮高手》《七龙珠》等。日本拥有别国所不具备的本民族特色,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比如《火影忍者》中处处体现着尽忠尽职、英勇无畏的武士道精神。还有《圣斗士星矢》虽然由希腊神话改编,但是关于信念及真理的守卫,分明就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充分体现。
  三、受众群体的不同
  在日本,漫画著作不单单是创作给少年儿童的,而是关于年龄及性别的划分都有其针对性。如果细致地探讨一下,大致上可分为儿童漫画,适合6~11岁的儿童,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铁臂阿童木》《宠物小精灵》,内容简单易懂。少年漫画,例如《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发展有逻辑性。青年漫画的主要读者对象则是18~25岁的青年男子,有着更多成人化的元素,例如《海贼王》《火影忍者》等。当然了还有少女漫画,例如《美少女战士》。
  在中国,由于建国初期文化部实行了“美术片要为儿童服务的”政策,长久以来中国的动画片一直只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而创作。为了倡导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动画创作历来注重主题的方向性以及故事内容的教学意义。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中国动画片的主题及内容才逐渐宽泛,以适应不同年龄受众的需要。例如针对学龄前儿童创作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故事情节及教学意义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唐诗故事》适合小学生观看;而根据姚非拉的一部连载了多年的同名漫画著作进行创作的系列动画片《梦里人》,表现的是高中现实生活题材的系列动画,则适合中学生观看,并得到青少年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不是说中国不能像日本那样有全龄系列动画著作,只是数量极少,例如《可可、可心一家人》就是全龄系列动画。虽然当前看来各个年龄段都有适龄的系列动画著作可以观看,但当前,中国的动画创作还是以低龄、儿童为主要的受众对象。由此可见动画著作对受众年龄越细化,越有利于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动画著作。
  日本作为一个漫画大国,漫画产业是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虽然起步略晚,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已经一跃成为世界动漫市场上不可小觑的力量。日本漫画著作是日本系列动画片的重要依托和取材源泉,而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是中国动漫取材的中流砥柱。中国系列动画片的创作已经从单一的说教向多元化主题转变,可见中国系列动画片在主题与内容的开发及创作上需要走上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转型之路,中国系列动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徐建明.从中日动漫发展看两国思想道德教学异同[J].沧桑,2017(02).
  [2] 殷俊.“电影化”之去留:中日动画艺术的比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学院学报),2017(05).
  [3] 江婷.试析中日文化异同[J].才智,2017(0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