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被称为终身学习社会的今天,学院作为终身学习机关的影响受到重视。1970年代,OECD提出了作为教育改革构想之一的“回归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的理念。也就是,社会人再度到学院等正规学校学习,这样一种战略。在日本,在回归教育的制度化发展的同时,在以高等教育层次为主的方面,开始提倡“更新教育”(refresh education)这一概念。本稿就更新教育的理念和必要性做一些总结和归纳。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终身学习;回归教育:更新教育;社会人;经验 1.回归教育的理念 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从由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想法到今天,“终身教育”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被理解和接受。在这样一个环境下,OECD开始提出了“回归教育”这一崭新的概念。也就是说,“回归教育”是OECD为了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教育”这一基本概念具体化,政策化,制度化,而作为政策理论提倡的产物。 2.更新教育的理念 2.1所谓更新教育 在日本,在回归教育的制度化发展的同时,在以高等教育层次为主的方面,开始提倡“更新教育”(refresh education)这一概念。文部科学省在平成2年(1990年)4月开始“社会人技术者再教育的调查探讨”,平成4年3月提出了报告书。在此次会议上,为了表现“为了对应技术革新的进步和产业构造的变化等,学习新知识和技术,把将要陈腐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学院等实施的以在职者为对象的教育”这一理念,而决定使用“更新教育”这一词语。 通常,回归教育和更新教育作为基本相同的意义被使用。但是实际上,更新教育和作为终身教育方法的回归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辰巳厚子(2017)把二者的区别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内容的区别。所谓更新教育,是指伴随着产业构造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化,以社会人学习到新知识和技术为目标的教育。从这个定义上来看,教育内容局限在知识和技术上。另一方面,回归教育的内容是终身学习,是广义的教养和文化的教育。 其次是对象的区别。更新教育的对象限定为在职工作者。与此相对,回归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退休者,家庭主妇等,也就是说也可以是非在职者。 第三点是提供学习机会的机关的区别。更新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学院之类的高等教育机关。关于在高等教育机关实施的更新教育,日语论文,为了积极的吸收社会人,正在有弹性的推进昼夜开课制度,夜间探讨生院的设置,社会人特别选拔,科目履修生制度等。另一方面,回归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机关,也延伸至地域,产业界等等学校以外的场所。例如,如果是学院场合的话就是公开讲座形式的教育,如果是学院以外的场合的话,就是专门学校,终身学习中心,公民馆等形式的教育。在2017年,由东京都中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的老年学院,像这样的形式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此外,由学校和产业界,劳动界,地方公共团体等合作协力共同举行的教育(回归教育推进事业等)也是一种。 此外,就社会人再教育这一点来说更新教育可以说是包含于回归教育之中的。 2.2更新教育的必要性 那么,为什么从1990年代开始需要更新教育了呢。为什么尤其是学院层次的更新教育变得有必要了呢。本间(1994)对更新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可以总结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点,急速的技术革新的进展和软件化·服务化之类的产业构造的根本性变化,在这 样的背景下,在职者和社会人源源不断的吸收最新且高度的知识和技术,这是日本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发展下去所不可或缺的。 第二点,社会人和在职者他们拥有在实际社会中得到的经验和公司培养出的实践性问题意识,学院等把他们吸收进来,这对将学院教育﹑探讨活动活性化方面会有很大的效果。 第三点,学院设置社会人特别选拔这一项,通过为社会人导入特别选拔制度,这样如果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实务经验而被学院所吸收这件事能够实现的话,就能够减少高中毕业时不知道为了什么目的和想学习什么而学习,却硬着头皮升入学院的现象,从而缓和无谓的升学竞争了。更进一步的说,关于构建起了今天的经济繁荣的50岁以上的人们,保障他们在学院和探讨生院学习的机会,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责任。 结语本稿通过就更新教育的理念和必要性做的一些总结和归纳,展现了日本的学院教育对社会人开放的一个侧面。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学院对社会人的再教育形式也不尽相同。我国主要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从建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入学考试制度上,以学力为中心的入学考试给很多在职者很大的压力。社会人拥有实际社会中取得的经验和丰富的问题意识,日本学院注重社会人这样一个特性的理念希望会带给我们一些改革的启迪。(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参考文献: [1]工藤智規,日语论文,学院の開放について,IDE文部省編集 NO.4,1991 [2]吴遵民,現代中国の生涯教育,明石書店,2017 [3]辰巳厚子,これからの私立学院における生涯学習機関の役割,社会教育文部省編集NO.7,2017 [4]本間政雄,リフレッシュ教育―現状と課題―,IDE文部省編集 NO.9,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