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日本在战后经济政治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略论,从本土理论和外来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最后总结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两个基本特征,并得出了应该客观全面认识其理论基础的结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本土;外来
  日本作为东亚的一个岛国,也是当今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日本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探讨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有必要先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做一个基本的探讨,纵观日本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合理改造别国文化为自己所用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兼容并包、注重改造、为我所用的特点。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也不例外。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将其分为本土的和外来的,但是由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化这种独特的创新和消化吸收,因此其本土的理论可以说不是纯粹的本土,同样,外来的也不是纯粹的外来,而是一个不断融合和创新的过程。
  一、本土理论
  1、神道教理论。神道教简称神道,其核心是神国观念,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作用着日本人的行为和习惯。神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古代以及近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作用。从圣德太子开始,历代天皇都被看作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后代,神国主义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不断的强化,日语论文,日本以神国自居,鼓吹大和民族的优越性,日本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教育出一代代服从于天皇指挥,忠诚于大和民族,可以为天皇贡献自己一切的忠臣良民。神道教理论可以说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
  2、国民教育论。森有礼的国民教育论关于日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认为“精神的实体”高于一切,社会有机构成是神的化身,一切个人及个人要求都应从属于国家和国家权力。在教育上强调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品质。1885年森有礼掌管文部省以后,推行一整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把其国民教育论变成实际行动,日语论文,对明治中期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起了重要的影响。
  3、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原则,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在其著作《武士道》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武士的训条”,也就是随着武士阶层的身份而来的义务。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尽忠是绝对的价值。武士道精神不仅要求武士信佛敬祖、崇尚武勇,而且还要求武士们忠于主君、忠于日本国,甘愿为主君和本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因此武士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武士道精神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整个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4、福泽谕吉的道德教育思想。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劝学篇》和《文明论概略》,基本的教育主张是通过教育来改变日本国弱民愚的社会近况,他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从而使国民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是一个人内心的真诚,是一个人内心的原则,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在除了学校以外的多方面展开,家庭、社会都应该成为全方位进行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日本明治时期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外来理论
  1、中国的儒家思想。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此后便一直受到日本历朝统治者的广泛推崇,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过程中,被深深打上了日本社会和统治阶级的烙印。但是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日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中国的儒家思想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并且认为“仁”是人类本质的美德。儒家思想在日本经过改造后,变为把忠、义、勇、信、俭。忠诚被看做是日本最重要的美德,这种忠诚不仅仅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真诚,而是完全献身于自己领主的真诚,这种真诚可以达到牺牲个人生命的程度。因此,日本式的儒学完全变成了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种以忠诚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思想对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民主主义思想。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后,美军占领日本,为了保证使日本不再威胁美国及世界的安全与和平,同时为了建立一个“和平而负责任”的政府,美军在占领时期实施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方法,教育改革也相应的在这一指导下进行。美国要求日本清除战前以《教育敕语》为指导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要求推行民主主义教育。1946年,日本颁布了以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为准则的新宪法,在1947年3月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以个人主义、民主主义价值观否定了战前《教育敕语》所规定的整体主义、国家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成为二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3、杜威的“多元主义”思想。约翰·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在大正时期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作用。杜威主张与传统教育不用的民主教育,在思想道德领域应实行“多元主义”思想,他认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主义”,在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只有通过自由的相互交流,才能使社会不至于僵化和静止,才能促进个体和群体的道德发展。“多元主义”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而是其工具、手段和条件。此外,杜威的思想在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美国,所以杜威的思想恰恰促进了日本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成为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以上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略论,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其本土和外来的界限不是特别明。虽然本文为了便于探讨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分为本土和外来的两部分,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本土理论中渗透有很多外来的思想,同样,外来的理论也在不断地被日本本土思想所融化和吸收,越来越趋向本土化;二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变化较大。这是因为日本战败后先是被美国统治,独立后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所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二战后受美国作用下有较大的改变,这也是很多学者在探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以二战日本战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的原因。
  时至今日,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仍然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本土的很多理论在当今国际化的进程中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各种外来思想和理论又在不断被打上日本本土文化的烙印。所以对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略论也要用一种总体和发展的思维,认识到其动态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荪瑞.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朱家存,徐瑞.外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3]王友良,周勇.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J].南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
  [4]杨绍先.武士道探寻[J].贵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
  [5]王乐,庄俊荣.教育理想的构筑—杜威民主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探讨[J].教育与教学探讨,2017(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