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启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小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成功的道德教育会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潜移默化地作用着学生,这些都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提出日本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并对其特点、措施进行了略论,进而提出改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建议,相信会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借鉴影响。
中国论文网
  日本 道德教育 内容 特点 启示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学院校道德教育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有相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学习和借鉴日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将对我国的道德教育起到较大的推动影响。
  一、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作为学校道德教育,日本在小学至初中(一年级至九年级)设立了道德课。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日本的学校不仅重视道德课本身的教育,还将道德教育渗透于整个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素养形成,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日本的《中小学道德学习大纲》总则部分对道德教育目标进行了阐述,道德教育要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尊重人性,对生命常怀敬畏之心;二是要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爱祖国,爱家乡,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文化;三是致力于民主社会的发展,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四是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和开拓意识。按照这一总体思路,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日本将道德教育划分为小学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和初中(7~9年级)四个阶段,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四个方面包括:(1)与自身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2)与他人交往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3)与大自然及崇高事物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4)与集团及社会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概念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如何化虚为实,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日本学校将枯燥的道德教育分解成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面,让学生从较具体的行为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虽同为四个方面内容,但每方面内容都随着年级的增长增添了新的内容,或加入一些相对抽象的、前一个年龄段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1.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上的连续性
  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虽然经过了数次改革,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还有一定的连续性。从教学目标上看,无论小学还是初中,道德教育都是着力于道德意愿、道德判断力、道德态度等道德实践能力培养,把“心”的教育置于道德教育的核心位置。从教育内容上看,从小学一、二年级到初中都是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道德教育的,在相同类别的基础上,依据小学各个阶段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教育内容,注意各年龄段的衔接,表现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比如同样是“与自身相关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第一条,小学一、二年级为注意健康、安全,爱护物品和钱,整理身边的东西,不任性,生活有规律。三、四年级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适度地生活。五、六年级为认识生活习惯的重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考虑节制地、适度地生活。到了初中阶段则变成了形成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身心健康地生活。内容基本相同,但程度不断深化。正是注重道德内容的衔接,使得中小学生不再觉得道德教育是虚无的教育,而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的实实在在的教育,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一个目标明确、有确定范围的、有序的道德教育。
  2.道德行为指导上的针对性
  所谓行为指导的针对性就是指在道德行为指导上,不是不分对象一味地空洞说教,而是充分考虑被指导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用被指导者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与他人交往相关的道德教育”,针对低学年儿童,提出见到大人要有礼貌,打招呼要响亮,日语毕业论文,见到老人和儿童要和蔼。到了高年级则把其升华,深刻理解礼仪的重要,根据时间场合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礼貌做法。这样的内容既合理又简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有较强的实用性。
  3.道德教材选取上的情感性
  日本学校的教材一般都是由文部省审定后,各地的学校自由选用,这极大地增强了各地道德教材选用的自主性。为使教材顺利通过和广为使用,各地在编写教科书时既注重学生的特点,又注意自己的地域文化,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有些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文章注重以情感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比如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一篇十分注重以情感人,寓道德教育于情感之中的佳作。文中小淳一家三口勇敢面对苦难,同心协力,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没有失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作为普通人的店老板夫妇,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文章感情真挚,十分动人。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抓住动情之处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这些故事打动学生心灵,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的道德情感,使之自觉地实现道德行为。
  4.注重道德教育的多学科渗透
  在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绝不仅限于道德课本身,而且涉及到各学科及整个教学活动,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三门同属于道德范畴的课程来完成,即道德课程、其他学科课程和综合学习。其中道德教育课直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道德教育中所起的影响也最大,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其他学科课程要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各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知识和增强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国语课程要在培养正确的阅读能力和丰富表现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怀;社会课要培养爱祖国、爱家乡以及公共意识和公德心;生活课要培养自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综合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活动,与我们学校的第二课堂相类似,日语论文题目,是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措施,主要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实践能力,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一是使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了解社会,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使道德和社会有机结合。二是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三是培养独立的道德实践的热情。四是提高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这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体系。   5.注重道德教育的全社会参与
  道德教育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是日本德育又一大特点。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教育活动,一方面是特指在学校进行的德育工作,另一方面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在不断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影响,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德育理念,为学校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力保障和补充。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和公司及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德育的多种组织形式,使德育的各项方法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创建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塑造中小学生灵魂的道德合力。
  三、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要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道德教育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依据这一思想,我们在开展道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性和异同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从我国德育的近况看,普遍存在目标过高、过急、过于笼统的问题,学生或感到枯燥无味,或觉得难以达到,出现了动机与效果、愿望与实际的矛盾。鉴于此,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鉴日本的相关经验,细化道德教育内容,恰当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国家宏观教育目标的框架下,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入手,细化道德培养的内容和层次,使道德教育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以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挑战,逐步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坚持德育的多学科渗透
  在各学科中坚持德育渗透,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学习和道德行为培养结合起来,学科教学在担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各门学科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热情;历史课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国情,树立起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地理课程既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体育课程可促使学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其他各理科教学,也可通过定理、定义的略论,增强学生辩证略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各门课程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渠道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这也对我们各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抓准德育和学科教育的切入点,促进道德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3.发挥教师的表率影响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的世界观正处在逐渐形成的时期,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极易接受外界的作用,而和他们接触较多的教师的道德水准将直接作用到学生。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这一点在中小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期的中小学生,关于是非、善恶等还没有成熟的判断和切身的体会。在他们眼中,教师是道德的模范,是完美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他们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树立起“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作用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校也应重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
  4.建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
  这是日本中小学实施道德教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绝不是哪个学校、哪个部门自己的事情,而是联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未来的大事情。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在同社会、家庭结合在一起,才能对受教育对象产生影响。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衔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树立起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办好家长学校,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会直接作用到孩子。要经常召开家长会议,向他们通报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略论孩子的特点,和他们讨论道德教育应采取的形式和做法,并一起研讨与学校道德教育相适应的家庭道德教育措施。二是要发挥各级“关工委”及辖区居民小组和村委会以及各行业先进人物的影响。可以请“关工委”作报告,请法学工作者作法制报告,请先进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实现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性格,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的目的,形成学校与社会对下一代共管共育之势,实现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
  参考文献
  [1] 陈俊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中国校外教育,2017(8).
  [2] 石勰平,张倩苇.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比较教育探讨,1995(5).
  [作者:牛立忠(1963-),男,吉林伊通人,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茂林】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