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日本模式”[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中国第一个师范教育体制是在日本师范教育制度输入的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的基础教育实际建立起来的,称“日本模式”。“日本模式”跨越了清末、民初两个社会形态,以制度的全面输入始,经历了制度建立与体制的不断调试的过程。其核心特征是:以定向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为保障;以自成一体的封闭式教育体制为重要特色。作为中国师范教育史上一个重要形态,“日本模式”未能取得如期效果旋即淹没在教育史的长河中,但其建设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日本模式;封闭式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5—0071—07 收稿日期:2017—06—29 作者简介:陆道坤(1977—),男,安徽六安人,教育学博士,江苏学院教师教育大学讲师,日语毕业论文,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探讨。 “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开始向外以求,实现“教育救国”。经过思想上痛苦挣扎以后,清政府最终选定“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日本国作为学习对象。在学习日本的大潮中,以大规模输入日本师范教育制度为起点,逐步构建起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民国之初,采取了“萧规曹随”的方式,只对清末师范教育体制做了部分调整。这一前后相承的师范教育体制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现代教师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式学堂的师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本文将清末、民初在输入日本师范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建立起来的师范教育体制合称“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摸索过程,总结其中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教师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式教育的兴起与师范教育思想的 勃发:“日本模式”产生的背景 “日本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和历史背景。自“洋务运动”以来,新式学堂的不断设立,外来(含留学归国)的师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堂发展之需,客观上呼唤师资培养的本土化。面对建立本土师范教育的趋势,如何办理师范教育这一问题考验着教育界和政府,师范教育思潮逐渐兴起。反思“洋务教育”,西方教育模式似乎尤其明显的不足,而一衣带水的邻邦兼“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日本,在教育发展上却曾经经历过当时中国正在经历的场景,经过考察和思想碰撞,兴师范以及模仿日本师范,构建本国的师范教育体制逐渐成为共识。 (一)兴办师范教育思想的前后相承:“日本模式”建立的思想背景 在清末对新式教育的日益重视,并将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的情形下,“师范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指出“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①。洋务重臣盛宣怀认为:“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②。“癸卯学制”的缔造者之一的张之洞在《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中说:“查各国中小学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联系至重”③,并将“师范学堂”列为兴办学堂的第一位。同时,张之洞还对日本的师范教育钟爱有加,在任地方官员期间,多次派人去日学习,将师范教育定为“学务考察”重点之一,并兴办了湖北师范学堂等师范学堂,聘请了日本教习从事教学和管理。 民国之初“萧规曹随”,沿用了清末的师范教育体制。究其原因:其一,民国初建,尚无建设中高等教育之经验,故较为谨慎,不敢冒进。时任教育部次长的蒋维乔指出:“当时教育界办学经验……于专门学院,更属茫然。故除增损日制,易以本国课程外,殆无经验之可言”④。因此,“当时所以采用此制,实因办教育者学识经验皆苦不足”⑤。其二,民初对日本教育制度的认同。蔡元培指出“至现在,我等教育规程,取法日本者甚多……即使日本及欧美各国尚未实行而教育家正在鼓吹者,我等亦可采而行之”⑥。蒋维乔对当时的教育思想做了描述“余之计画学制草案时……而起草委员会,屡经讨论,仍趋重于采取日本制”。其三,留日学生的推动。民初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中,曾经有留日经历者不在少数⑦,大力推崇日本教育。在师范教育方面,高等师范教育区的方案的提出者范源濂即是日本留学生之一⑧。 (二)新式学堂的勃发与师资供应的矛盾:“日本模式”兴起的前提 清末“新政”后,新式学堂不断建立,师资需求逐渐上升。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为中等师范教育和中学培养教师的任务,它们对教师需求的变化联系着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以下图表反映了清末民初中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师资构成状况。由表1可以看出,中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但从教师的绝对数量来看,日语毕业论文,似乎不足以反映中等教育的师资缺口。但表2则揭示出了师资的构成的真实面目:教师队伍中,不合格者比例较大。其中未毕业未入学堂者所占比例较大,反映了中等教育缺乏师资的实情:合格师资在数量上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表2显示,初级师范学堂中,未入学堂者或者未毕业者1907年到1909年的比例分别为32.3%、27.9%、25.3%,同期中学堂分别为38.7%、36.4%、33.8%。根据蒋纯焦的考察,未入学堂者或者未毕业者多为塾师或者旧式文人。由上述两表可见中等教育对合格的师资需求的数量之大和情势之迫切,因而也要求高等师范教育迅速扩大,以解决中等教育的师资之需。 二、“日本模式”的构建与完善:跨越两 个历史时期的艰辛跋涉 日本模式的建立经历了由制度输入——思想调适——体制建立和调适的过程。制度输入是前提和基础,思想改造和调适是主要切入点,而体制的构建和调适则是主要手段。调适与构建基本上同步,呈现出边构建边调适的状态。 (一)制度的输入:日本师范教育制度进入中国 日本师范教育制度的输入主要经由了以下途径:第一,清朝赴日“学务考察”及师范教育制度的译介。赴日考察人员中,包括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智囊团成员如严修、张謇、吴汝纶、罗振玉等人,他们大多将考察的经历感想等以游记、笔记等方式留存,对学制的制定起着直接作用。根据田正平的考察,在1902年至1903年期间,至少有12部考察学务游记问世,涉及日本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情况描述,及日本教育宗旨、教育制度等事关全局的大政方针方面的介绍。其中吴汝伦的《东游丛录》一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的学制,被日本学者阿部洋称为:(张之洞在草拟《学堂章程》时)“可资利用的消息来源”①。通过“学务考察”,清朝官绅们对日本教育有了整体的认识,纷纷要求仿照日本建立中国学制系统。第二,日本教习的来华执教。日本教习的来华是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日本教习广泛参与师范学堂的教学和管理,为清末各级各类师范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汪向荣的统计和日本外务省1909年《清国佣聘本邦人名表》的档案记录,当时(1901—1911年)在中国师范学堂任教的日本教习中共有224人,可以说凡是有新式师范学堂的地方几乎都有日本教习,几乎包揽了除国文、经学、伦理之外所有现代课程②。第三,留日学生的大力推动。1903年4月到1904年10月的18个月中,留日学生中毕业于各类师范学校者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4.1%③。民国以后,赴日学习师范教育高潮再起,1914—1915年留学日本官费中学习师范者有137人,占总数的16%④。留日学生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包括传播日本教育制度、教育经验,积极践行日本教育理念、推进中国教育体制建设。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