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小阶段环境教育对天津市的启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前言
中国论文网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曾提出 “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联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原则的过程之中”。可见,环境教育有个特点是“终身性”,但据笔者调查,当前国内探讨主要围绕各阶段学校教育展开,还没有从教育作用的“连贯性”、“一致性”的视角来研讨过日本的环境教育。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在众多工业化国家之中,日本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害先进国”转变为现在的“公害防治先进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是对其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施效果的最好说明。
   天津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及普及环保知识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如环保专业技能人才缺口、对民众环境知识普及的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对“日本环境教育作用的连贯性、一致性”的探讨,结合天津实际情况,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目的所在。
   一、中日幼小阶段环境教育对比
   中日环境教育(即早期的环境教育启蒙),作用主体都为“家庭”、“学校”、“社会”。日本儿童在3岁入园前,和中国家庭一样,主要处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环境教育作用下。入园后,“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影响,通过“寓教于学”,形成对环境的初步认识。
   (1)日本《环境教育指导资料(幼儿园・小学篇)》及教学事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 日本文部省充实了《中小学教学指导大纲》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其相关内容渗透于国语、理工、美工、音乐、保健、道德等多门课程中, 并且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后经修订,于2017年10月推出《环境教育指导资料(幼儿园・小学篇)》(以下简称《指导资料》)。其中明确指出,在幼儿园、小学阶段,“体验”是幼儿游戏、学习的基础和出发点,应该培养孩子:1、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心;2、对身边环境的好奇心;3、将周边环境融入到自己生活、游戏中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感性,提高他们的兴趣。
   《指导资料》还明确指出在制定幼儿园阶段课程计划时,应该长、短期结合,综合考虑。“长期”多指年度计划,如后文介绍的“种植水稻”活动,通过观察1年内水稻的变化,来加深学生对水稻生长的认识。而“短期”指将长期计划细化后的“日计划”或“周计划”。长计划中包含了若干个小计划,长短结合,有计划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环境。
   幼儿期孩子生活最先是以家庭为主,继而慢慢扩展到周边社会环境。孩子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的生活体验(如“垃圾分类”)在学校通过教师、同学的共同学习得到充实、升华,然后他们可以将学校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如“如何废物利用”等),通过这样的循环,学校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2)日本幼小阶段环境教育的衔接
   关于合作推进环境教育的措施,《指导资料》(日本)明确指出“有必要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结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来逐渐推进环境教育,实施时有必要考虑到各阶段的连贯性”。具体来看,幼儿园阶段环境教育的基础是“体验”,侧重让孩子接触该地区的自然、身边的生物。
   (3)日本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
   当前,日本小学没有增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编写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主要是根据《指导资料》,将环境教育的内容糅合在各学科的相关章节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环境的意识,加深对环境的理解,提高他们参与环境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受和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联系。如东京都调布市一学校组织的系列课外活动,环保工人・清洁车进校园、集体清扫不文明垃圾、田间劳作等,将环境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使学生既能学到环境科学知识, 又能受到环境教育。
   由于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具有跨学科性,因此在日本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例如日本5年级社会科单元“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的影响及防止自然灾害”,和三、四年级“保护该地区的各种努力”课上的内容相关;5年级理科“流水的影响”、“综合学习时间”中布置的课题“环境”中,都渗透了防灾教育;6年级家庭科“日常食物与烹饪基础”与 “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 相呼应,承接了3、4年级社会科“垃圾的处理及运用”相关内容;5年级“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和6年级理科的“生物与环境的联系”也有关联,让学生不仅从“资源循环”的视点来看待环境,还培养学生为环境做贡献的实际能力。比如六年级教材中,学生们通过“充满活力的土壤”、“湿地与丹顶鹤”的学习, 理解土壤、动物、人类以及大自然的相互联系。
   日本的县级(相当于我国“省”)行政机构根据《指导资料》,也发布了地方性的指导材料。如冲绳县给各个小学配发了《冲绳县环境教育项目》(小学篇)。从内容上看,除了“探究生活”、“揭秘垃圾相关活动”、“探究生物”等一般性内容外,还加入了“冲绳自然环境”、“支援指南”。在“冲绳自然环境”中,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已具备基本阅读能力的学生介绍成长的当地周围环境,在“支援指南”部分,介绍了当地可以供学生参观、体验的科普馆等信息,方便学生课外学习。
   (4)天津幼儿园阶段环境教育
   1999年天津推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重视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具体到“4-5岁阶段”,提出的建议是“有目的地组织参观访问、观察发现等活动,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用感知、交流等多种方式综合学习”。
   但实际情况是,据课题组访谈调查发现,天津幼儿期环境启蒙教育,在当前国办园、民办园各占半壁江山的情况下,选用教材并没有完全得到统一。课堂组织方面,各园的课程安排也各不相同。很少有幼儿园能集体组织植物栽培、野外郊游、动物观察等活动。考虑到安全、经费、场地等因素,园方大多采取教材式教育,但这样忽视了幼儿的发展特征,因此无法使环境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错过了启蒙教育的最好时机。    幼儿园期间对自然的亲近、对环境的观察活动,当前天津的学龄前儿童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完成。各个家庭对体验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异同。即便重视孩子的体验学习,因为家长自身环境教育素养异同,在体验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且,本市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隔辈抚养”现象非常普遍。环境教育很难渗透到家庭教育,甚至有老一辈的不良习惯还会“无意识”地作用到孩子今后的环境教育效果。
   (5)天津小学阶段环境教育
   反观我国小学阶段学校环境教育,近年来因为比较得到重视,取得很大进步。从课程设置上,原有的《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在2017年经过修订,改为“将从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大致上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工程与技术等四方面内容作了规定,增加了工程与技术方面知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方式,更多地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课堂教学方面,当前天津各小学使用统一的“科学课”教材,教学内容已趋于规范。但由于各个学校重视程度不一,很少有小学配备专门教师,“科学课”多由数学等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异同,直接作用到能否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普及环境知识。加上各个区县学校实验设备、教学经费投入异同,因此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也存在较大异同。
   实践方面,日语论文,当前天津市内小学的多采用到各区实践基地,以讲座、展览、技能拓展等形式(一般每学期安排一天)进行实践活动,与环境教育结合是否紧密有待考量。而且,有的郊县学校因为条件限制,学生很少能得到实践机会。
   学生数量多、经费不足、和其他部门协调费时费力等等,制约我们多方面开发活动思路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课题组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社会整体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足。
   二、天津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津市环境教育,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政策层面看,天津市政府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围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7-2017)》,天津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先后发布《天津市“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7)和《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2017),将环境教育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从战略角度对“十二五”天津市环境教育做出部署。“十二五”马上要迎来规划收官之年,前面提到一些天津环境教育近况和存在问题,在此总结如下:
   1.环境教育投入不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B. 配套教育跟不上。前面提到幼小阶段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体验机会,但是,天津相关机构设施很少面向一般民众开放。
   2.环境教育信息沟通不畅,给教育的“连贯性”带来很大阻碍
   对比日本环境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环境教育状况、相关活动进行的详细统计,包括天津在内的国内职能部门工作在整合信息方面还有待改进。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市环境保护科学探讨院等政府机构官网上只有政务通知、业务指南等信息,关于环境教育相关活动缺少及时、系统的汇总。如六纬路小学举办学生跳蚤市场、学习垃圾分类等,天津其实有很多学校关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做了有益的尝试。但各个学校关于环境教育活动的宣传,仅停留在对个别活动的新闻报道,缺少专门的整理,这样就给教育内容的衔接带来很大不便。
   3.公民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公众对与环境保护事业、对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关心,但关于环境与个人、人与自然的实际联系缺少“参与者”意识。虽然大家都在谈论PM2.5,谈论垃圾分类,但关于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很少有主动参与的自觉性。
   照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教育起点低,特别是家庭环境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2.包括政府部门和公民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是根本原因。
   三、意见和建议
   笔者认为日本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高度重视, 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使环境教育顺利有效地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校在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 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形成一种综合素质。针对上述天津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日本环境教育经验和天津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机构的组织优势,推动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 政府应该肩负起相应的重任。在中国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较高,由政府机构出面组织资源、协调各方面联系的话,日语毕业论文,往往比较顺利。
   2.重视学校的各阶段环境教育衔接。
   我国学校环境教育缺乏统一的求和规范,教育内容、对象和目标比较模糊,在实施过程中显得零散,没有协调性和贯通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除教材建设外,特别要重视师资建设和学校环境信息交流。
   3.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开展包括环境科技活动和环保实践活动在内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普及环境知识。环境科技活动遵循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准则, 向学生普及环境知识, 提高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 环保实践活动是组织中小学生亲自参加环保实践, 例如垃圾处理,在实践中普及环境知识, 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为长大后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打下基础。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日本环境教育的探讨以及对我市环境教育相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WDY-20171031)。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学院外国语大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