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美贸易摩擦谈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及其启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论文网
  内容摘要:我国已进入战略性贸易摩擦期。20 世纪后半叶的日美贸易摩擦与入世后中美贸易联系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从日美之间贸易摩擦这一角度来剖析日本上世纪的泡沫经济,略论了日本的贸易外交政策并汲取教训,以期对目前中美外贸联系有所启示,防止屈服于国外压迫下的金融自由化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
  关键词:日美联系 贸易摩擦 泡沫经济 中美贸易联系
  
  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日美贸易摩擦战,最终引发了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因此,认真略论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并从中吸取教训,特别是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辙和理解中美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对比
  
  自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水平。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流动性过剩矛盾的形成,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和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的局面,尤其是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下,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救市方法,但隐含在这些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方法背后的,是国内学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担忧。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似乎并不源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在于当前刚性汇率制度下对外依存的经济结构所致。持续多年的“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储备,制造了空前的流动性压力。近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2017年254.7亿美元激增到2017年2622亿美元,即便是在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寒冬下,2017年贸易顺差也达到了2954.6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加使外汇储备连续大幅增加,2017年12月末已达到19460.3亿美元。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和外汇流入不断增加,央行不得不放出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从而制造出更多的流动性。
  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而本币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也有一定的联系。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商品和资产价格也明显上涨,最令人瞩目的是股票价格的上涨。截至2017年12月18日,上证综合指数已从2017年7月末的1083点上升到3113.89点。我国目前金融领域存在过多的流动性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源于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激增。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作用下,加上低利率的环境和大量股民广泛参与,大量资金流入的结果便是国内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直至逐步积累成泡沫。泡沫吹的越大,其后破灭隐含的风险也就越大。
  我国目前的情况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形势。二战后,日本实施外需主导型的经济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开始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日本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越发频繁,频频遭受来自欧美国家的反倾销。日本央行为了稳定日元汇率,大量发行日元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美元,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在广场协议的高压下,日元正式开始大幅升值,日本国内股价和房地产等资产也开始升值。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贸易形势和本币升值压力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历史的教训是日本在美国的高压外交下采取“道歉外交”,被动应对外来压力。在贸易谈判中表现出妥协退让的特征,被动接受美国的要求实施国内改革,匆忙加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从日美贸易摩擦这一角度来探讨日本的经济泡沫,对目前经济转型中的中国有其现实的意义。
  日美贸易摩擦回顾
  从1991年起,多家日本大银行宣布破产,日经指数迅速跌至1990年价值的不足一半。这种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模范转为灾难性经济衰退的戏剧性转变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日美的贸易摩擦着手略论,因为日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由美国催生的“广场协议”(1985),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在“结构协议”(1989)下实施的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促进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是导致日本经济泡沫化的重要因素。
  (一) 美国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
  20世纪80年代,日本长期以出口带动经济发展,规模大且增长快,经济一片繁荣。由于这种繁荣是以对美欧大多数国家贸易顺差为代价,虽不能说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客观上却“挤压”了他国发展空间,违背了和谐共生的国际社会原则。相比之下,当时美国经济长期受到贸易、财政和消费三大赤字困扰,经济滞胀近10年。1987年,美国经济经历“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危机四伏。随着洛克菲勒总部大楼落入日本人手中,多数媒体评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正面临着与大不列颠相同的命运;日本方面也有评论家称“21 世纪将是日本的世纪”;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也叹息“冷战结束了,输的是苏联,赢的却不是美国,而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掀起的日本“威胁论”,得到了各界广泛认同。
  (二)美国不断施压与日本妥善应对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日经济贸易联系的主题就是设法消除美日贸易结构中日本庞大的贸易黑字。在一系列美日贸易谈判中,美国一直表现出强悍的作风;相反,日本一方面批评美国的手段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单方面方法”,另一方面且战且退,妥善应对美国的高压攻势。可以说,美日之间的“经济贸易战”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始终以美国的绝对优势为主导。这场贸易战经过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9年美日结构协议两大回合,把日本经济逼迫到了泡沫化和泡沫破裂的境地。
  冷战之后,美国便展开旨在消除美日贸易失衡并迫使日本为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开放市场的贸易战。美国最初把汇率问题当作造成美日贸易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认为美元与日元的不匹配才导致了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所以美国对日贸易战略的焦点就是要迫使日元升值。1985年,美国主导的“广场协议”成功地实现了迫使日元大幅升值的目标。但是,在广场协议后的数年中,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黑字有增无减,显然把汇率问题当作贸易收支失衡的原因并非完全正确。可是,美国学者们认为在广场协议之后,随着美元汇率的下跌,美国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贸易失衡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而美日贸易失衡越发严重说明是日本独特的经济结构导致了美日贸易失衡。于是,美国开始把“谈判”的焦点转向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来。
  在成功地迫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却未能实现有效消除日美贸易失衡的目标后,美国把逼迫日本对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开放市场作为解决美日收支失衡的措施。1986年,美国选择通信、电子、药品和医疗器械、汽车四大领域,要求日本要为这四大领域的美国产品和服务在进入日本时消除市场障碍。为此,在1986年10月,美日开始了“市场指向型个别领域协议(MOSS协议)”。在“MOSS协议”框架下,美国产品进入日本仍困难重重。美国既不能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下诉讼日本,又不可能让日本国民洗脑。最后,美国发现在日本的经济结构中,储蓄投资的模式、流通机制、土地的利用、公司的系列联系等“特有的东西”使日本成为封闭性的市场,导致美日贸易失衡。
  1987年7月,美日开始“结构协议谈判”(简称“SII”),通过六次谈判于1990年6月完成了最终报告书。报告书要求日本:一是通过扩大对公共事业的投资改善传统的储蓄和投资模式;二是从税制上促进土地的开发;三是修改“大规模店铺法”,改善流通体系;四是强化垄断禁止法,改善排他性交易习惯;五是纠正日本国内外价格差。美国还要求定期对上述问题的进展情况做检查并予以公布。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广场协议下的日元大幅升值及在美日结构协议下实施的扩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促进土地开发利用等,是导致日本经济泡沫化的重要因素。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日本教训借鉴
  
  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方法确保资本市场的稳定。我国是全球增长较快的经济体,却由一个欠发达的金融体系支持。在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对资本项目应实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国际游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以防止银行资金过多流入股市和房市。汲取日本的教训,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迅速与金融体系发展滞后的矛盾,减少经济面临的不对称的国际金融风险,实现从贸易推动型增长向金融推动型增长的转变。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当前我国经济受成本推动和国际传导的作用,价格涨幅扩大,通胀压力达到1996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联储在次贷危机发生后连续降息,使我国央行通过利率等手段调控货币信贷的空间减小,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因此,我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当年日本“经济增长―汇率升值―资产泡沫膨胀―经济衰退”的路径。只有在内需得到足够增长时,我国才能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利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我国选择的是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吸引外资、进出口同时扩张形成“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到一定阶段可能会扭曲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对此,应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我国应考虑对外投资的多元化,包括对欠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及扩大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以规避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蔡林海,翟锋.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2.林进成.简论80年代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J].亚太经济,1991
  3.樊勇明,贺平.经济摩擦与大国崛起―日美经济战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学刊,2017
  4.金柏松.日本对美贸易摩擦战失利的教训与启示[J].国际商务,2017
  5.焦琳.日本泡沫经济略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7

日语论文题目日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