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对社会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观,身处相似社会环境下的不同的群体对特定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走在时代前沿的中国当代学院生这个群体,被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不可小觑,其社会行为方式和观点态度不可忽视。这一群体对重大时事的看法,往往会作用今后的行为方式,也会作用社会主义根基的稳固性。学院生耳濡目染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和中日和平爱好者的各种愤怒抗议,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日本的不满和抗议等,探讨者想透过这种种外部表现,探究以某种形式保留于学院生这一群体头脑中的对日本的真实... 引言:
个体对社会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观,身处相似社会环境下的不同的群体对特定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走在时代前沿的中国当代学院生这个群体,被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不可小觑,其社会行为方式和观点态度不可忽视。这一群体对重大时事的看法,往往会作用今后的行为方式,也会作用社会主义根基的稳固性。学院生耳濡目染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和中日和平爱好者的各种愤怒抗议,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日本的不满和抗议等,探讨者想透过这种种外部表现,探究以某种形式保留于学院生这一群体头脑中的对日本的真实态度。因此,为了解当今中日联系紧张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学院生的日本观,本探讨应用内隐理论略论法,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学院生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的日本国家形象进行探寻,揭示了中国当代学院生这个群体对日本独特的认知观。 实证探讨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调查,依据是激活扩散理论,让316名被试对“日本”这个靶词进行自由联想,以此来搜集最能代表“日本”的特征词。然后,探讨者选出前100个高频概念词(联想频率3.5%以上)作为略论单位,并将其做成规格为10.00cm×1.20cm的纸条。在每一张纸条的左端书写一个联想词,右端为该词的编号(1到100),每100张纸条为一套,共10套。这些纸条将作为第二阶段的探讨工具。探讨的第二阶段即进行项目分类,探讨者另请100名被试参加实验,根据预调查中所选出的高频概念词之间联系的亲疏程度实施分类,并认真记录下分类结果。探讨者对数据进行整理,对任意两个词被归入同一类别的次数进行统计,并构建出一个100×100的矩阵,对所得矩阵资料进行系统聚类略论。根据最初的略论,100个概念词被聚成10个基本簇,分别是:钓鱼岛、疆域与城市、传统文化、色情、动漫、侵略战争与人性、文人与政客、资源与灾害、电子产品与汽车业、素质教育与科技。在较高的层次上进一步聚类略论的结果显示,日语论文题目,中国当代学院生对日本国家概念的印象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表征的:(1)传统文化(14.44);(2)自然地理状况(11.96);(3)视听传媒(11.77);(4)侵略(11.35);(5)人文科技(6.90)。 探讨表明,在目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对日本的总体观感较差,但大多数中国当代学院生对日本的认知还是比较理智的,即使对日本侵略历史和右翼势力制造的各种事端充满了反感甚至愤怒,但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情绪迁移到日本普通民众的身上,大多数学院生对日本平民持有一种友好的态度,对日本文化和科技等持有尊重和肯定的态度。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