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迷亚文化的生成--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轨迹[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日美等国外动画相继引入中国日语论文,与国产动画同台竞技,其后漫画、电影等动漫形式也先后登陆,至今已有30余年的传播史。在这场传播史中,美国凭借迪斯尼、皮克斯等电影企业的动画著作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日本则通过廉价的电视动画、地下盗版漫画、网络非法传播等方式逐步培养起一大批日本动漫迷。而各种统计数据和生活中的现象都表明日本动漫在国内的受众最多,作用最大。于是日本动漫的受众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逐渐浮出水面,以“动漫迷”的共同身份为人们所见。他们有一套属于动漫圈的话语体系,意义符号,有交流互动,有心理认同,可以说形成了...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日美等国外动画相继引入中国,与国产动画同台竞技,其后漫画、电影等动漫形式也先后登陆,至今已有30余年的传播史。在这场传播史中,美国凭借迪斯尼、皮克斯等电影企业的动画著作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日本则通过廉价的电视动画、地下盗版漫画、网络非法传播等方式逐步培养起一大批日本动漫迷。而各种统计数据和生活中的现象都表明日本动漫在国内的受众最多,作用最大。于是日本动漫的受众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逐渐浮出水面,以“动漫迷”的共同身份为人们所见。他们有一套属于动漫圈的话语体系,意义符号,有交流互动,有心理认同,可以说形成了一种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在80后,90后的青少年中几乎成为主流,并随着不断扩散受变得越来越显著。
  本文尝试回答,在动漫领域中,甚至众多动漫之外更广阔的文艺形式里,为什么只有日本动漫具有如此深广的作用,以致其受众形成了“不足为外人道”的亚文化圈;在三十年的动漫传播历程,亦即动漫迷的生成过程中,这种作用是如何形成、扩散和深入的,以及它为什么超越了欧美、国产著作,在不同传播方式主导的不同阶段胜出。探讨主要采用田野调查和文本略论的措施,以定性为主,通过略论群体亚文化的生成过程解释其成因。
  根据动漫在国内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本文将动漫迷的生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略论。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电视动画被国内电视台大量引进。这是动漫的进入普及期,也是动漫迷开始形成的基础时期,他们通过电视这一当时作用力最大的官方媒介,培养起对动漫的最初感情。日本的电视动画远比欧美国家更为发达,更多产品便于这一时期国内媒体传播,从而取得优势。另外,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模式,文化接近使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接受。
  2、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除了电视动画之外,大量盗版日本漫画书开始半地下流通,动漫杂志出现。这一时期日本动漫的作用开始深入和广泛,并开始从地上的大众传播转入地下的群体传播。同期国内电影市场逐步开放,美国动画大片开始进入国内影院。在这一阶段末期,VCD开始普及,盗版光盘出现。不同传播方式之间的互相促进(这里主要是电视与书),日常获取资源的方便程度,同龄群体的影响,都是作用受众选择的因素。受众通过传播的心理学机制对传播模式不同的美日动漫著作做出选择,并通过群体交往将此行为发扬光大。同时上一阶段由电视动画培养的受众基础也是本阶段走向的重要推动力。
  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光盘等电子产品大范围流行,互联网兴起,动漫著作的传播渠道丰富起来。受众开始摆脱电视台、盗版书商等传播主体的单方面控制,第一时间上网获取动漫著作。他们在互联网形成社区,在现实中结成社团,通过人际和群体传播全面了解各种著作,并通过参与讨论和苒创作等行为形成亚文化。在各种产品同台竞争的时代,根据约翰·菲斯克的理论,日本动漫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成为发展出庞大、显著迷文化群的关键。
  通过对传播过程和受众的综合探讨,本文得出结论:在官方电视台、地下出版物、网络和兴趣团体三个阶段的具体传播过程中,日本动漫凭借其丰富而独特的产品内容、契合中国国情的传播模式,在中国大陆占领了不同时期的传播渠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起人数众多而特征显著的动漫迷亚文化群。随着这一亚文化逐渐发展壮大,甚至占据了青少年文化的主流,由中日产品受众定位偏差导致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了解动漫的传播和动漫迷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了解传播机制,甚至借鉴这些经验,改善国产动漫的近况。

参考文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