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演进及其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对于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探讨是随着日本经济繁荣及低迷的走向而发展的,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使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具有日本特色的金融领域制度安排尤其是主银行体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学者也因中国与日本文化背景的相似性而对主银行体制倍加关注。但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持续低迷,主银行体制为人诟病,其局限性亦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近年来由于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主银行体制作为一个典型的制度兴衰及变迁的例子,而成为制度经济学者探讨及引用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力图通过梳理主银行体制形成、发展及演进的过程,略论主银行体制的影响机制,在结...

引言:

对于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探讨是随着日本经济繁荣及低迷的走向而发展的,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使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具有日本特色的金融领域制度安排尤其是主银行体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学者也因中国与日本文化背景的相似性而对主银行体制倍加关注。但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持续低迷,主银行体制为人诟病,其局限性亦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近年来由于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主银行体制作为一个典型的制度兴衰及变迁的例子,而成为制度经济学者探讨及引用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力图通过梳理主银行体制形成、发展及演进的过程,略论主银行体制的影响机制,在结合以往学者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些启示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概述了选题的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探讨的相关文献做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
   整个第二部分略论了日本主银行体制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在略论过程之前,首先介绍了主银行体制的内涵及基本特征。主银行体制即是银行和公司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的交易联系,从定量概念上看主银行是公司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通常也是公司的股东,正是这种既是贷款人又是持股人的特殊联系使得主银行与其它制度背景下的银行与公司之间的联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增加了很多监督及救助公司的激励,这也是主银行体制并不需要法学合同的效力,只需默认惯例就可以维持的一个主要因为。主银行联系中除银企联系外,还包括与其他银行之间的对公司监督及管理的代理联系。
   接下来结合日本经济发展史,分五个阶段来阐述主银行体制的发展历程。主银行体制是日本特殊的历史、经济及文化背景下必然产物。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重化工业化复兴时期,由于建立日本银行体系初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引发的三次金融危机对政策制定者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并且在金融监管上形成了一个长期的成见,对金融系统稳定的要求超过了对竞争的关注,这也为以后主银行体制的形成埋下了思想上的种子。战时金融管制造就了主银行体制的雏形--“军需公司指定金融机关制度”,战后出于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的需要得以保留,并在经济恢复高速增长期达到鼎盛,与相互持股制度的结合促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日本经济发展奇迹奠定金融制度的基石;然而路转峰回,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主银行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加上金融市场国际化及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主银行体制生存的制度土壤开始大范围松动。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得主银行体制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干干净净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市场和管理两种制度相较量的结果也许更大可能是双方博弈后达成的均衡。所以日本的金融制度也许会出现双层制度安排,或者出现一种能够克服缺陷兼容优点的制度安排,当然这也是所有国家对理想制度安排的一种美好的展望。
   第三部分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变化以历史的辩证的措施来略论主银行制度的积极功能及局限性。首先就积极功能来说,主银行具有信息生产功能,因为其作为公司的结算银行及大股东的特殊身份,可以得到其他银行及投资人很难获得的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更加深入公司的经营管理当中,更加有效地扶持公司的稳步发展。其二是监督公司经营的功能,这种相机抉择性的监督可以正确评估贷款的偿还风险;公司接受监督可以达到顺利融资的目的,在经营环境变化时,比较容易得到主银行的帮助。其三是救助与促进竞争的功能。公司经常会由于经营上的失误或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陷入困境。在相机抉择监督形式下,银行主动对经营业绩恶化的公司提供救助。主银行了也因大量租金利益的存在以及对良好声誉的需要而具有对公司进行救助的激励。另外,主银行体制有利于维持寡头垄断的产业组织模式,变相地促进了寡头之间的竞争。
   而在历史发展背景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主银行体制和所有其他制度一样都会暴露其局限性。首先,主银行体制作为管制金融下的产物,也可以说严格的金融管制和相对封闭的金融市场是主银行体制形成乃至正常运行的制度环境土壤。而这样主银行体制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必然是不相融合的,大的优秀公司面对融资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在脱离主银行的离心倾向下大大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从而产生“脱媒现象”。原来在政府保护下的银行其内在竞争力被削弱的事实也渐渐暴露出来。因而在接下来的经济泡沫的形成中,己与周围制度环境不适应的主银行制度充当了加剧泡沫及巨额不良债权的元凶,相互持股制度也加剧了这种趋势。可见,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制度的相对滞后性必然导致一定的后果,才会积累制度变迁的力量。
   第四部分则横向比较了日、德、法式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和英、美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得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是互补性很强的两种融资方式的结论,而主银行体制的衰落在本质上恰恰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导致了这种相对优势不再存在,而凸现了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的相对优势。因此,得出了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目标是既有发达的银行,又有发达的市场,当然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第五部分则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如中小企业融资难,处于转轨时期金融稳定的非凡意义等,提出借鉴主银行体制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的因素,如主银行体制下的企业治理机制,规范金融秩序等来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金融改革。

参考文献:

日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