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中学法语新教材的深入使用,法语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中学生的法语听说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为高考法语科增设听力测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经过1997年和1998两年的“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点(法语科增加听力测试)后,于1999年开始启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含听力部分的高考法语试卷。2000年这种试卷推广到吉 、晋、浙、苏四省,法语论文题目,2001年听力测试又成功地在全国18个省市大范围推…… 一、命题依据 新全日制高级中学法语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听力的二级目标要求是NMET听力试题的命题依据。它要求考生能听懂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能听懂所学语言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至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要求达到7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法语学科考试说明指出,听力主要是测试考生理解口头法语的能力:对特定情景中的对话或独白的整体输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输入和准确的理解 ,以及同时存贮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 二、题型特征 本部分共分两节,第一节是五段短对话(一般为一问一答形式),每段对话后设一个小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的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是五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设几个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的录音材料读两遍。 对话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读(一般为英音),谈话双方的声音特点明显不同,身份明确;朗读速度约为每分钟42~45个词(近两年的试题情况);考生实际的听力理解时间一般控制为20分钟左右。 三、素材特点 一般来说,听力理解的语言材料有别于阅读材料,语言结构不如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属于交际性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口语特征,诸如犹豫、停顿、重复、思考、重音、略音、拖长音、被打断、语序颠倒等,句子简短,冗余信息多。 听力语言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和科普常识等方面。常见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通知、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 、询问时间、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等内容。听力语言材料的长度适宜,既有足够的信息量供试题设计问题,又不会给考生增加记忆负担,最长的一段语言材料只有150个词左右(近两年 的试题情况),最短的对话也创设了一个较明确的语境。 四、试题考点 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法语论文范文,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高考法语听力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类考点: 1.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要求考生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常见的考查话题的问题有: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What is the talk/dialogue about?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2.获取具体事实,把握信息联系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要求考生听清、听懂事实信息,精确理解具体细节、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 、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深层推理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是听力考查的重点项目。常见的考查细节的问题有: When should Susan go to meet Professor Brown? What is wrong with the girl? What is the woman's house number? On which day will the Japanese Music Concert be held? How many things did the salesman show to the buyer? What's the man's job now? How does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 How much does the man want to change?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What has John promised to do? Whom would they turn to for help?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true? Why are many roads closed in the north? Why did the speaker get a parking ticket? 3.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infer the background and speakers' relationship) 要求考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关系。从某方面来看,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背景 、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考生对语篇整体输入、整体理解能力的高低。常见的考查背景的问题有: 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 Where are the two sp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