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高专大学法语实行分级教学的思考[法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法语论文 责任编辑:黄豆豆更新时间:2017-05-0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 论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质量;分级教学;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的高等 教育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 发展 , 法语 成绩参差不齐的大学新生给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法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行之有效的实施大学法语教学,提高法语教学质量?文章论述了大学法语分级教学的优点。 
  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高职高专法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以完善和规范高职高专法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突出语言运用,实行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是它的一个主要特点。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对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号)提出:“近几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法语运用能力 考试 累计通过率要达到55%”。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对高职高专大学法语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探讨因材施教,进行分级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措施等进行调整,无疑是改变大学法语教学近况,提高大学法语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法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末,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的新生法语成绩参差不齐,拿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06年入学新生2300余人,其中入学法语成绩最高分有90多分,最低分只有20多分,相差竟有70余分!如果不采用分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方式措施将很难兼顾全面。 
  二、分级教学的做法 
  所谓“分级教学”,即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确定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异同,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的准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教学,努力解决学生入学时法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力求使法语教学具有针对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尽可能大的提高,法语毕业论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确定分级的标准和依据,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统一测试,将学生的法语高考成绩和入学时的摸底成绩结合起来,根据平均分数进行编班。实行分级教学,合理安排授课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实用性。水平较低、中等、较高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依次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学生一般有较好基础和较高兴趣,而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度提高要求,法语论文题目,对这部分学生应创立互动性课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注重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口语和篇章写作教学,培养较高的听、说和写的能力。引导、辅导他们通过国家法语四级考试。 
  B级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仍需做较多的讲解和示范,并简要复习高中所学的基础知识——适当的语音和语法教学。采用精读、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语言听和读的信息输入量。精读不宜过难。教法中应设计适当的交际场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但难度和比例小于A级。写作应循序渐进,从单句写起,再逐步到段落和篇章。毕业时要求达到高等学校法语运用能力考试A级的教学要求。 
  C级学生基础较差,一般在基本语法和词汇方面仍未过关。最好以较快速度将高中以前应掌握内容再学习一遍,打好基础再求提高。教法可以注意将传统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结合使用。完成补习任务后可按照B级一年级课程授课。毕业时要求达到高等学校法语运用能力考试B级的教学要求。 
  2.每一学期进行一次A、B、C三个级别的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根据学生学期考试的成绩对学生所在班级的层次进行调整,使学生在A、B、C三个级别的班级进行合理流动。 
  3.根据分级级别,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措施。要做到:课堂讲授内容分层次;课后作业分层次;考核内容分层次。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