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四价动词的内部语义机制(2)[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第二节  国内配价理论的探讨近况
汉语界配价理论探讨近况在中国,配价理论可以追溯到吕叔湘先生的“动词中心说”和“向”的思想。对于这方面的理论在吕叔湘先生 1942 年的《中国文法要略》和1946 年的《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略论》以及 70 年代后的一些重要论著中均有所阐释。吴为章在其《“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作用((中国文法要略、学习札记)》(1991)中对动词中心说以及“向”的思想做过详尽的介绍。1978 年,朱德熙先生首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探讨。在其 1978年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一文中,朱先生首次应用配价理论略论了“动词性成分/的”形成的“的”字结构及其判断句,并提出了著名的歧义指数理论。而后,一些学者如文炼、廖秋忠、吴为章等了对配价进行理论研讨性的文章,都是对配价理论探讨较早的国内语言学家。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冯志伟、胡明扬、朱小雪、郑定欧等人翻译介绍了不少有关配价理论的国外论著,同时语法律家开始应用配价理论来观察、略论一些汉语语法现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①90 年代后,汉语学界对配价理论的探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出版了一系列文章、作品采取了多种探讨措施对配价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如:范晓的《动词的“价”分类》(1991)及《三个平面的语法观》(1998),吴为章的《动词的“向”札记》(1993)及《“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作用》(1994)等,周国光的《配价语法论略》(1994)、袁毓林《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探讨》(1992)、《一价名词的认知探讨》(1994)等,张国宪《有关汉语配价的几个理论问题》(1994),沈阳、郑定欧主编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探讨》(1995)、沈阳主编的《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探讨》(2000),以及袁毓林,郭锐主编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探讨》(第二辑)(1998)等。汉语界对配价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配价的性质表人物有张家骅、薛恩奎、彭玉海、易绵竹、傅兴尚等。代表作有张家骅等的《俄罗斯当代语义学》、薛恩奎的《<意思 文本>语言学探讨》、彭玉海的《俄语题元理论》、《俄语动词(句)语义的整合探讨》、郝斌的《词汇语义学》、傅兴尚的《现代俄语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