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中的屠格涅夫
在《俄国思想家》中,伯林这样描述屠格涅夫的形象:“他爱艺术与美的一切表现,此爱之深,不下于古往今来任何人。关于有意求取艺术以外的意识形态、说教或功利目的,尤其,关于以艺术为阶级斗争之利器,如一八六年代激进分子的主张,他有所嫌恶。他经常被描述为纯粹的美学家、为艺术而艺术的信徒,而且被控以逃避主义与缺乏公民意识之罪—在部分俄国人的见解里,这是一种可鄙的不负责任的自我耽溺。然而这些描述并不适合他。论深刻且热烈入世,他的著作故不如放逐西伯利亚以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亦不如后期的托尔斯泰,但仍然关怀社会略论,以至革命分子与批评革命分子者,尤其这些批评中的自由派,都能从他的小说借得军火弹药。亚历山大二世初曾钦慕屠格涅夫早期著作,终则仍对他深恶痛绝。”屠格涅夫是公认的抒情艺术大师,著作却大量涉及重大社会题材,伯林的论述可以为此现象作较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伯林的论述中,屠格涅夫也陷于两种艺术观念冲突中,屠格涅夫在本质上是深具纯艺术作家的气质的,但他终究没有只成为纤美文体的风格家,在他身上存在着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屠格涅夫在冲突中的表现与别林斯基的作用关系密切,别林斯基是在屠格涅夫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之一。
在讨论伯林对于别林斯基作用屠格涅夫这一点之前,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别林斯基的作用完全没有随着他的英年早逝而终结,且因他独特的思想气质与俄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遂使他成为俄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屠格涅夫与别林斯基相识与1843年,如果说当时还是以一位青年诗人的身份初出茅庐的屠格涅夫尚未真正理解这位伟大的批评家而只是对他深怀敬意的话,那么日后的屠格涅夫终身服膺别林斯基,尽管后者先于他三十五年逝世。别林斯基是俄国社会批评的奠基者,屠格涅夫则是语言艺术大师,别林斯基激烈冷峻,屠格涅夫则温文尔雅,加之屠格涅夫对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时常被认为是别林斯基激进立场的继承者的批评家是有所嫌恶的,于是看起来屠格涅夫对别林斯基的服膺原因就显得有些微妙。难道这其中仅仅是因为屠格涅夫初登文坛时别林斯基对他的提携使他感恩终生,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说除了社会政治观点以外,在文学上,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以他们的艺术观念对屠格涅夫著作进行“误读”使屠格涅夫与他们产生嫌隙,那么别林斯基倒是为屠格涅夫始终敬重的,无论是人格上还是文艺观念上。1883年屠格涅夫逝世后,他的遗体还遵照他的遗嘱被安葬于彼得堡沃尔科夫墓地的别林斯基墓旁。因此,从个人关系而言,别林斯基对屠格涅夫造成正面作用是完全可能的,伯林从别林斯基对屠格涅夫的作用展开论述也是合情合理的。
二、伯林论两种艺术观念冲突................................ 19-34
1、两种艺术观念冲突................................ 19-22
2、伯林的论述对重新认识屠格涅夫................................ 22-27
3、两种艺术观念冲突中的托尔斯泰................................ 27-29
4、从伯林的论述看托尔斯泰................................ 29-34
三、伯林的价值多元论与俄国................................ 3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