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5 Abstract 5-7 前言 11-25 一 选题意义 11-13 二 探讨状况 13-22 (一) 俄国的探讨状况 13-19 (二) 西方和我国对俄国自由主义的探讨状况 19-22 三 探讨措施 22-25 第一章 俄国自由主义的界定 25-40 一 自由主义的一般意义 25-26 二 对"俄国自由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 26-33 三 俄国自由主义的类型 33-35 四 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分期问题 35-37 五 欧洲和俄国自由主义的共性与区别 37-40 第二章 俄国自由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40-49 一 俄国自由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40-43 二 俄国自由主义的阶级(阶层)基础 43-46 三 西方自由主义的输入 46-49 第三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的政府自由主义 49-62 一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49-52 (一) 彼得一世改革的作用 49-51 (二) 启蒙思想的传播 51-52 二 叶卡捷琳娜二世开明专制下的政府自由主义 52-55 三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政府自由主义与官僚自由主义 55-62 (一)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政府自由主义的继续发展 55-57 (二)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官僚自由主义 57-62 1.莫尔德维诺夫的立宪倾向与公民社会设想 57-59 2.斯佩兰斯基的立宪方案 59-62 第四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贵族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扩散 62-73 一 贵族知识分子对君主制的幻灭与共济会运动 62-63 二 俄国贵族自由主义的先驱:冯维津、诺维科夫和拉吉舍夫 63-66 (一) 冯维津 63-64 (二) 诺维科夫 64-65 (三) 拉吉舍夫 65-66 三 俄国早期贵族自由主义的丰碑--十二月党人 66-73 (一) "1812年的产儿" 67-68 (二) 十二月党人的政治经济纲领 68-70 1.《俄罗斯法典》 68-69 2.《尼基塔·穆拉维约夫宪法》 69 3.《告俄国人民宣言》 69-70 4.十二月党人的经济思想 70 (三) 对十二月党人自由主义性质的新认识 70-73 第五章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争论中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派别的初步形成 73-82 一 19世纪30--40年代大争论概貌 73-76 二 俄国保守自由主义派别的先声:斯拉夫派 76-79 三 俄国激进自由主义派别的先声:西方派 79-82 第六章 大改革前后俄国自由主义反对派的正式形成与继续发展 82-103 一 大改革前夕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对派的正式形成 82-86 二 大改革至90年代初自由主义的继续发展 86-103 (一) 大改革至90年代初自由主义发展概貌 86-91 (二) 地方自治改革与地方自治派自由主义者的早期活动 91-97 (三) 自由主义民粹派与"合法马克思主义" 97-103 第七章 俄国自由主义法律派的集大成者齐切林的思想评析 103-120 一 齐切林的法学哲学观 103-107 二 齐切林的政治自由主义观 107-116 (一) 立宪君主制是最理想的国家制度 107-113 (二) 通向自由之路:温和的改良 113-116 三 齐切林的经济自由主义观 116-120 第八章 1905年革命前夕自由主义的激进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形成 120-137 一 1905年革命前夕自由主义的激进化 120-132 (一) 社会基础更加广泛,知识分子成为其主导力量 121-123 (二) 自由主义组织相继出现,自由主义步入有组织运动的新时期 123-125 (三) 立宪纲领明确化,行动策略激进化 125-129 (四) 活动方式多样化,反对派立场强硬化 129-132 二 新自由主义的形成 132-137 (一) 解放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形成 132-133 (二) 新自由主义与旧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133-137 第九章 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最高峰--立宪民主党 137-169 一 立宪民主党的成立标志着俄国近代自由主义进入"黄金时期" 137-139 二 立宪民主党的纲领和策略解析 139-148 三 1905年革命至1917年二月革命期间立宪民主党的主要活动 148-169 (一) 积极参加杜马活动,推动俄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48-155 (二) 以司徒卢威为代表的路标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的反思 155-159 (三) 在"爱国主义"旗号下支持政府参战,灵活坚持反对派立场 159-164 (四) 利用二月革命,逼迫沙皇退位,组建临时政府 164-169 第十章 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其原因略论 169-191 一 从二月到十月: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盛极而衰 169-178 二 1918年1月立宪会议的解散标志着俄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衰落 178-182 三 失败因素的略论 182-191 结束语 191-197 参考文献 197-205 致谢 205-207 攻读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 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