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静动结合”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体现的主要是考核主体关于被考核者言行的主观感受,相当于“社会效益(读者反应)”。作为职业化内容之一的“为高标准产出负责”,也就是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反映的就是关注“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读者反应)”作为动态考核评价的依据,目的在于用日常学习的考核标准来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态度。它有效避免了传统评价措施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充分发挥了考核机制对被考核者所产生的导向影响,尤其在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心态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实现了考核机制的教育功能,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科学工具。 3.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实施 实行双导师制和学生梯队管理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大力开展日常俄语生活化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不出国门的留学环境”,锻炼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俄语生活化。如,学生在教室、实验实训室、寝室、俄语教研室必须讲俄语。 (2)俄语活动常态化。如每周组织一次俄语社团活动,俄语论文,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俄语运用能力。 (3)俄语活动成果化。首先,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公司社会服务实践,学校为公司带来较好的效益,公司反哺学校教育,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递进发展,其次,可组织学生参与省市级技能大赛,用活动成果带动学生学习。最后,可组织学生、教师和公司人员一同开发校本教材。 4.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实施 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小组,选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与校外指导教师加强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在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指导时,首先应从职业素质顶岗实习指导开始,主要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公司认知"为目的。这一阶段的顶岗实习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公司的生产环境、公司生产组织形式,感受公司文化,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时间、纪律观念及安全责任意识。其次,将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学院与公司联系,召开“双选会”,公司选择适合的毕业生,毕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志愿,选择适合预就业顶岗实习的公司,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高职俄语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必须要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各地区高校应结合区域优势和学生的特点探究出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俄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