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主党人报》(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1908-1917)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秘密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12年以后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机关报。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孟什维克内部出现了一个主张放弃革命、取消秘密组织以换取合法地位的政治派别,被称为“取消派”(ликвидаторы);而布尔什维克内部出现了一个“召回派”(отзовисты),他们不承认革命已经转入低潮,否认改变策略的必要性,俄语论文,主张把社会民主工党在杜马中的代表召回来。“取消派”和“召回派”造成党内思想混乱。这种情况下,必须设法使工人阶级和党避免“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有害作用,列宁再次把办党报当作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根据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决定,1908年2月,《社会民主党人报》在俄国秘密出版。创刊号由布尔什维克在维尔诺(Вильно)的一家私人印刷厂首次印刷,但是,印出的报纸几乎全部被沙皇警察没收。不久,布尔什维克又在彼得堡进行出版创刊号的第二次尝试,但大部分报纸又落入宪兵手里。第2期报纸在1902年2月才得以在巴黎出版。 【第2期《社会民主党人报》报头】 由于党内的各种派别斗争,对于该报编辑部组成的问题发生过多次争论和变动。1908年8月20日(公历9月2日)举行的中央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选举列宁为中央机关报主编,并选举了由7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由于编委会和管委会的分工及关系极不明确,在1910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一月全会上,重新确定《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委员会由5人组成,分别是:列宁和格·季诺维也夫(Г.Зиновьев, 代表布尔什维克);列·马尔托夫和费·唐恩(Л.Мартов, Ф.Дан, 代表孟什维克);阿·瓦尔斯基(А.Варский, 代表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后来,列·加米涅夫(Л.Каменев)和格·普列汉诺夫(Г.Плеханов)也参加了编辑部的工作。该报的实际领导者是列宁,经常参加编辑工作的是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瓦尔斯基。马尔托夫和唐恩很少实际参加报纸编辑工作,于1911年6月退出编辑部。 因孟什维克的干扰,致使《社会民主党人报》第2期隔了一年之后才在巴黎出版。该报在巴黎出版至第32期,1913年12月迫于缺少资金等原因,暂时停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加入帝国主义战争,沙皇政府更加残酷地镇压革命运动。国际上,第二国际大多数党纷纷转向本国政府。国内外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布尔什维克恢复出版党的中央机关报。1914年11月1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复刊号第33期在日内瓦问世。虽在国外出版,《社会民主党人报》与俄国国内的布尔什维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报纸上常有“彼得堡消息”、“莫斯科消息”、“高加索消息”、“乌克兰来信”等内容,该报上还有较多的各地党的活动通讯。在列宁的领导下,《社会民主党人报》与俄国各地秘密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指导地方工作。 复刊后的《社会民主党人报》由列宁主编,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行动路线,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期间,列宁在《社会民主党人报》第44期上首次了他的《论欧洲联邦口号》(《О лозунге Соединённых Штатов Европы》),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可能获胜的结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民主党人报》在宣传列宁对于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的理论与口号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民主党人报》以大量篇幅论述略论国际革命运动,斥责第二国际的背叛行为,号召社会主义者同第二国际的上层分子决裂,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国际,即第三国际。该报了不少对于德、法、英、意、比利时、瑞典和其他社会党工作情况的报道和通讯,对几次较重要的社会党国际会议作了集中报道。如,1915年举行的齐美尔瓦尔得国际社会党人代表会议和1916年举行的昆塔尔国际社会党人代表会议,《社会民主党人报》都出专刊加以报道。 《社会民主党人报》在艰苦年代和革命高涨时期,巩固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团结统一,加强了党同群众的联系。列宁借助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用布尔什维克的党性精神、用创造性的理论武装了各国的无产阶级。当1916年该报为纪念出版50号而举行晚会和征集经费时,收到了巴黎、伦敦、里昂、苏黎世、日内瓦、洛桑、伯尔尼、哥本哈根、芝加哥、图卢兹、热那亚、纽约、斯德哥尔摩等13个城市发来的贺信和捐款。 从1914年11月到1917年1月31日(公历2月13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在日内瓦出版了第33-58期。在出版的全部58期中,列宁共计了80多篇文章,其中许多篇作为报纸的社论或以编辑部的名义。列宁后来写道,任何一个觉悟的工人,如果想了解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及其在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的初次胜利,不可不探讨《社会民主党人报》所的文章。 (赵永华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探讨中心副教授、博导;孙璇为该校新闻学院生) ,俄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