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864―1917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股份商业银行已成为俄国现代经济生活中心,是整个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要神经节。沙皇政府对股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采取了既提供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又从法学层面对其严加规范的方法,使这一对俄国而言全新类型的信贷机构一步步战胜危机、摆脱困境、步入正轨,成长为一支向国民经济融通资金的生力军。 19世纪60―70年代,南于银行与商贸业务混合经营,许多贸易企业的银行职能范围变得更加宽泛和复杂化,开始逐渐转变成为纯粹的私人银行。同时,贸易企业和工商公司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开始试图创办一家甚至几家自有银行。这就是为什么在股份商业银行的最初创建者中,连同私人银行一起,那些绝大部分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就已诞生的大型贸易企业和公司会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例如,1864年,第一家股份商业银行一圣彼得堡私人商业银行的创办人和大股东就是E.E.勃兰特等几位大商人,财政大臣赖藤以及国家银行行长A.施蒂格利茨对新银行的创办给予了大力支持。 19世纪下半期,俄国基于二级制的新信贷体系开始形成。如果说1860年创建的国家银行为第一级,那么第二级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基本上南股份商业银行、不动产抵押贷款银行、互助信用社、信用合作社以及城市公众银行、城市抵押银行等构成,股份商业银行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股份商业银行的立法问题 19世纪60年代诞生的股份商业银行是当时最发达的一种银行形式。俄国政府以法学形式将这一信贷机构的组织结构、制度及职能范围、业务程序等确立下来,其章程全部由政府依法核准。这也是与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不同之处,因为在俄国,对股份制企业、公司的创办实行“批准制”。只有经过国家官僚机构依法审批的企业和公司才能着手下一步股票上市发行等事宜。 股份商业银行的最高机构是全体股东大会,大会选举产生管理机构――董事会和委员会。大会起监督影响,负责讨论一些重大的准则性问题和批准决议,还要审议银行的年度决算报告,如同每月的资产负债表一样要公布于众。银行的创办者一般不少于五人,合股资本作如下分配:其中50%属于应募资本,而余下的50%在股票开始申购后六个月内注人。合股资本总额应不低于50万卢布,股票面额每股不低于250卢布。股票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形式。按照财政部相应规定股票可以充当抵押品。 有关股份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的法令法规,多带有禁令和限制的性质。这既是对股份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严加限制,又是政府试图掌控这些新生信贷机构、努力使其经营方向转到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服务的轨道上来这一政策的体现。其中1872年5月31日通过了第一部对于规范股份商业银行组织准则、管理机制、资产负债业务以及来自国家银行和财政部的监督、稽核等方面的法令。而1883年4月5日法令则是对开办新银行的现行法令的修订与补充。根据该项法令,银行的债务额被限制在超出其自有资金5倍的范围内,1872年法学却规定为10倍。单人的最高贷款限额不能超出银行股本的1/10。对银行的准备金数额也详加规定:占去股本的1/3。此类准备金应以国家公债或由政府担保的有价证券的形式存放在国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里。而现金准备最低限额应占去股本的1/10,比之1872年法学规定的同类别准备金水平高出2倍。余下2/3部分的股本金留做银行日常周转。1884年5月22日法令规定:当银行亏损额达到准备金和股本总额的1/3~1/4时,对银行的清理已在所难免。此外,政府规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为12%,以治理并依法追究放高利贷行为。 股份商业银行有权根据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能: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发放以国家公债券、股票,铁路、航运企业的货运提单和收据等为抵押的贷款;吸储;商品抵押贷款和代售;境内外的支付业务;与分行的汇兑、代理行业务;境内外票据、汇票以及贷款的发放;买卖由第三方担保的任何性质的公债券、股票及债券,黄金业务等。 三、股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一)来自沙皇政府和国家银行的大力扶植 如果说国家银行是俄国新银行体系的中心枢纽,是政府实施政治、经济政策的强有力杠杆的话,那么“股份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生活中心,是整个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要神经节。”截至帝俄银行业国有化时,股份商业银行共计65家,其中22家在彼得堡,8家在莫斯科,35家在各省城。它们拥有发达的分支机构、代办处及委托代理处网络,其总数逾800。尽管股份商业银行数量增长不大,但在世纪之交,作为普通经纪人起家的股份商业银行,已成长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部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国家信贷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将发行、黄金储备、外汇等职能集于一身的同时,同家银行还积极开展商业经营活动。但到20世纪初,国家银行已逐渐偏离经营商业信贷业务的轨道,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开始突显。对作为兄弟银行的股份商业银行不断提供资金支持,越来越具有典型的“行中行”的面貌。国家银行以票据再贴现,以票据、计息证券、提货单等为抵押而为股份商业银行提供特别往来账户形式的贷款,将它们视为整个经济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为之输送给养。如1875―1882年,国家银行利用政府的“特别贷款制度”向在危机中陷入困境的股份商业银行伸出援助之手,先后共为其提供了约2.9亿卢布的贷款。由于政府如此大力度的扶持,才及时有效地防止了首都及外省股份商业银行大规模破产,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1899―1900年,俄国再度爆发经济危机,危机作用面广、破坏力大,除继续向股份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外,这一次,国家银行还采用了一种间接方式,即转而扶持同样陷入危机的股份商业银行的客户群,包括股份企业和公司等,并于1899年末成立了南国家银行领导的由近三十家股份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联合组成的交易所辛迪加,该辛迪加一直存在到革命前。国家银行委派自己的代表在交易所买卖股份企业的股票,以此方式来扶持大型股份企业和公司,维持其股价的稳定,从而间接地挽救了股份商业银行。对股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如此关注,缘于它们是国家银行的主要放款对象,如1910年国家银行贴现一贷款业务的总贷款额中,约有80%是提供给商业银行的。1903年和1916年,危机再次降临俄国。维特、科科夫佐夫等几任财政大臣为股份商业银行的发展再次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同家和政府不断采取的扶植政策:令股份商业银行一次次走出低谷,战胜危机,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英、法、德、荷兰、比利时等同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家也积极人股俄国本土银行,参与其董事会的管理工作。俄国股份商业银行不仅获得国外同业行的直接支持,双方共同开展许多金融业务,而且对发达国家金融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兼收并蓄,同欧洲货币市场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这一切都促进了俄国金融市场良好的立法制度的确立。 大改革后俄国呈现出的经济气候令本土的银行家们越来越有信心走向国际金融舞台,俄国资本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扩张。1895年末成 立的由彼得堡国际商业银行以及法同各银行联办的华俄道胜银行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二)为国民经济发展融通资金的生力军 作为俄国新银行体系的新生事物,自1864年第一家股份商业银行诞生后,俄国股份银行的创办势如破竹,截至1873年,其数量已近40家,到一战前一直保持这一水平。全部银行的总资产达4.66亿卢布,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始终在每年4.4亿~6亿卢布之间波动。鉴于对交易所狂热的投机活动以及整个经济危机形势的担忧,财政部发布了禁止创办新商业银行的命令,到19世纪80年代下半期禁令才取消。之所以做这样的时间界限划分,是冈为1873年危机以及随后的经济停滞导致大批银行倒闭,这期间还经历了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以及19世纪8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期。1875年发生了莫斯科商业贷款银行破产事件。此后,俄国金融界的发展趋缓,不仅银行数量减少,而且其资产业务额也下降了,直到1891年才超过此前的水平。 19世纪90年代是股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步入正轨的决定性阶段。俄国工业经过70―80年代危机后,到90年代初进入第一高涨期,一直持续到1900年。冶金工业基地已形成,1890年生铁产量为1 340万普特,1900年为9 160万普特。铁路修筑的加强关于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到1900年共敷设2.2万俄里铁路。燃料丁业生产也得到大幅提高。1910―1914年为第二经济高涨期,到1914年底,全俄铁路长度增加到6.45万俄里。由于经济高涨,再度掀起了股份企业和公司的创建热。股份商业银行在这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办理无担保的丁业股票方面的业务。1893―1900年,工业公司的股本金增加2倍,其巾约1/3和股份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有关。从表1可见,1900―1913年的14年时间里,股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加了4倍多。其中,商品和有价证券抵押贷款总额增长26倍,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额几乎增长3.5倍,同业拆借增长2倍。从票据贴现账户以及票据、有价证券和商品透支抵押贷款账户来看,主要资产项是对工商公司流动资金的贷款以及对工业生产融通资金。南于银行的中介影响以及票据贴现一贷款等业务的开展,工业生产者可以持续生产,而不必等待产品最终销售来实现资金周转。整个这一时期,股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同业拆借――增长了5.4倍;接下来增幅较大的是定、活期存款余额――增长4.3倍,银行存款增加,这明显表现出经济高涨下资本市场的扩大。须提及的是,从19世纪70年代起,银行实务中开始发展有别于通常的定期贷款的新类型贷款――无期贷款(特别往来账户形式的贷款)以及透支贷款。这类贷款获得发展的原因与定期贷款不同,无期或透支贷款可以存放在客户的往来账户上,客户根据所需使用贷款并支付相应数额的本息,这样极具灵活性,提高了贷款的使用效率,可以适应经济大环境快速发展的需要。 俄国股份商业银行还是销售国家债券的经纪人,从中获得超额利润,使投机交易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90年代初,俄国发行了许多铁路内部公债,面对国外金融市场封闭新发行的俄国债券,而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为进一步利用这一资金来源,在圣彼得堡国际商业银行(nMKB)的领导下,组建了发行集团,后来该集团又参与了铁路外债及国家公债的发行,彼得堡国际商业银行也获得了“铁路银行”的称号。90年代后半期,铁路外债数额猛增,该银行不仅全力吸收铁路存款,而且还将这笔巨资注入冶金、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可是,当20世纪初重工业领域爆发危机时,彼得堡国际商业银行及其国际银行团的成员都深陷其中。 ※ ※ ※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发达的信贷基础设施的建设,多种要素构成的新信贷体系的形成,为俄国在较短历史时期走过欧洲其他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道路做出了贡献。这期间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教训,关于今天俄罗斯金融领域实施的变革具有很好的借鉴影响。俄罗斯的银行制度基本上采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二级银行体制,形成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今天的商业银行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就像它们的前辈一样,同样占据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 刘伟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