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现代化艰难启动的文化因素探寻[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从彼得一世改革到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现代化努力足足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俄国现代化艰难启动有其深刻的文化因素;非东非西的文化特征使俄国历史上的任何改革往往陷入一种困难的境地;东正教伦理是专制王权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其中缺少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村社传统抑制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因素和竞争意识的增长;现代化努力过程中的社会政治思想是滞后的,脱离社会现实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国现代化;文化特征;东正教;村社文化;社会思想
  中图分类号:K295.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5-0084-05
  
  收稿日期:2017-07-10
  作者简介:王彦敏(1965-),女,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副教授,主要探讨世界史和西方文化史。罗荣渠先生对于现代化的定义是这样说的:“从历史角度来透视,广而言之,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根据这个定义来略论俄国的现代化进程,那种认为彼得大帝的改革启动了俄国现代化进程的观点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彼得一世的改革并没有导致俄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相反却造成俄国现代化的直接制约因素――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但据此也不能否定彼得一世改革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敞开了近代俄国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并开始参与世界贸易,在教育和生活方式上也进行了“现代性"改革等。可以说,俄国统治者从18世纪初就开始了现代化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是非持续性的,花费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终究还是错过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第一班车,直到在外力的压迫下1861年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俄国才正式启动了现代化进程。俄国现代化的启动为什么如此艰难,大家普遍认为直接的因素是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度,而支撑这种制度长期、顽固存在的是俄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在当时,相关于西欧国家,俄国属于不发达国家,本人认同一些学者的观点: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其社会内部缺乏进步的动力――“追求现代化的意志"。不发达国家之所以缺乏进步的动力,原因在于本土的传统文化[2]。美国学者D.麦克莱兰说:“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最后决定因素是价值动机或心理力量。……在改变历史时,事实上,意志比纯粹的物质组织更重要。"[3]本文仅就俄国现代化艰难启动的文化因素进行简要略论。
  
  一、非东非西、既东又西的文化特征使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政策的制定往往陷入困难的境地
  
  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欧洲边缘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俄国既容易受到东方文化的作用,又会常常受到以西欧为主体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以988年罗斯受洗为标志,拜占庭文化被移植到俄国,这种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以罗马基督教文化为根基具有明显东方色彩的文化。蒙古人240年的野蛮军事统治更使俄国受到一次极深的东方塑造,终使俄罗斯民族成为如别尔加耶夫所说的“既不是纯粹西方的,也不是纯粹东方的民族"。从此东西方文化的角力就在俄罗斯民族身上突出地表现出来,有时表现为双方的势均力敌,有时表现为似乎一方是赢者,但绝不是彻底的“赢者"。具体表现在现代化努力过程中的一系列改革上,就是改革的不彻底性,甚至是半途而废。如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缩小与西方差距的改革,通常被称为是“西化"改革,这次改革是在面对西方现代化的挑战,要夺取通向西方的出海口却国力、军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为了主持国内的改革,彼得大帝亲率代表团考察西欧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但他认同的是英国、荷兰的船坚炮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队建设模式、发达的工场制度和商业贸易,至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彼得大帝丝毫不感兴趣,他没有认识到西方一切进步是在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取得的。所以他的改革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力增强了,打破了俄罗斯人长期形成的闭塞守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俄罗斯文化自此也呈现出开放的特征,但是改革却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和封建专制制度,而这恰恰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的直接障碍因素。事隔32年之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改革,是在西方现代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巨大潮流的冲击下开始的,显然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某些东西。叶氏的改革关于稳定政局,加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恢复彼得时代那样的欧洲强国地位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也促使了法国启蒙思想在俄国的传播。但她的一切改革方法,都是紧紧围绕维护和加强农奴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非但没使俄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大大巩固了封建农奴制和君主专制,造成日后俄国深重的灾难。在女皇死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俄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这种差距最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突显出来。
  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冲击,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改革,但是那种根深蒂固的具有东方色彩的传统思想文化制约了他们,使得他们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结果都是在强化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尽管彼得大帝的改革不乏现代性的经济特征,但这种现代性的经济因素如果成长起来是会严重削弱作为专制制度统治基础的农奴制度的,所以彼得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采取各种方法抑制这种现代性因素的增长。本人认为俄国统治者改革中的这种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西方文化在他们思想中碰撞的结果。
  
  二、东正教伦理中缺少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专制王权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从988年罗斯“受洗"到15―16世纪,东正教作为一种信仰早已融入俄罗斯人的血液中,成为构成俄罗斯民族性格不可或缺的因素。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统称为基督教,三个教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规和教义上。基督教最早于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新教是在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中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的。东正教被认为是三派中最墨守陈规的教派,它的清规戒律最多。东正教会认为,惟有它属于正统教派,俄语毕业论文,其教规和教义是绝对真理,永远正确,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自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以来,俄国东正教更是“自大"和故步自封。因此,东正教会对古代的教规和教义从未进行过革新运动。16世纪欧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从天主教中分裂产生出来,这种新教伦理中蕴涵着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积极奋斗追求事业成功和勤俭创业的资本主义精神,故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股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自恃为天下“最大"的罗马教廷都倡导了消除自身某些弊端的天主教改革,俄国东正教教会却依然固守旧有的一切。这作用到广大的东正教信徒,造成他们思想上的极度保守性。俄国人的思想观念是“应该祈祷和信仰,不假思索地继承先辈的传统。它不再需要向别人学习,在信仰方面再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借鉴,而只是小心翼翼地保持已接受的宝贵财富。谁爱几何学,在上帝面前就是亵渎了上帝。不传播希腊的粗制滥造的东西,不读天文学家的空泛谈论,不同聪明哲学家在一起,不把哲学放在眼里;学习神赐的法学书籍,尽可能清除我有罪心灵的罪孽。"[4]这必造成对来自于西方的东西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西化"改革及后来亚历山大二世的废除农奴制改革中的那种“学习西方"都是由于国家军事防御力量受到西方严峻挑战时的一种被动选择,而且这些改革都是以不危及专制统治制度为前提的。

  东正教的教规和教义不仅造就了俄国人的保守和故步自封,而且塑造了他们的忠君、依附、耐穷、耐苦的性格。受拜占庭东正教的作用,俄东正教在大肆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更强调教权服从于王权,宣扬任何人不得强行篡夺王权,同时也要求王公向人民和上帝负责,违背上帝的旨意滥用职权就会受到惩罚。俄国民众受此作用,认为沙皇既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圣者,还是上帝的代理人;沙皇既要管理国家,又要拯救灵魂。东正教提倡苦修,鄙视肉体,认为“它的本质是罪恶的,是与精神上的人对立的",“为了拯救灵魂,必须牺牲肉体"[5]。这种思想使生活在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广大民众相信,为了求得灵魂的救赎,死后入天堂,就应该忍受身体的劳累和苦痛。东正教僧侣在日常的传教活动中,注重宣传普遍平民化的社会理想,“认为一切世俗的东西,其中包括社会地位和名望,财富和舒适等,都应当彻底地拒绝和否定”[6]。这种宣传对广大穷困的民众会起到一种心理抚慰的影响,使他们面对生活近况会产生些许无奈的满足感。东正教还特别强调上帝“道成肉身"拯救人类和“爱上帝、爱邻人"的教义,加之“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切使广大民众不仅爱天上的上帝,也爱地上的上帝――沙皇,形成了爱沙皇就等于爱上帝的思想意识。为了这种爱,他们必须忠诚于沙皇的事业,为沙皇牺牲自我,顺从沙皇的一切旨意,忍耐极度的贫穷和痛苦。
  
  三、村社传统培养了俄国人没有自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平均主义的思想意识
  
  俄国村社历史悠久,它是俄国社会最具特色的社会组织形式,俄国绝大多数农民生活在村社中,他们习惯上将村社称为“米尔”而将“米尔”看作是他们一生度过的整个“世界"(俄文“米尔"有“世界"之意)。古罗斯时,村社就广为存在,伴随着农奴制度的形成,土地重分型的村社又被推广开来,村社一直存在到十月革命之后。千余年的村社发展史凝结出一种以集体主义、平均主义为典型特征的村社文化,而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平均主义的思想意识构成了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并深刻地作用着俄国社会的发展。它支撑了落后的农奴制度,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
  俄罗斯地广人稀,多沼泽、多森林和少易耕地;气候条件恶劣,大部分地方属寒冷而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霜冻期长,这种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使个体农民的经济活动十分困难,经常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以集体劳动为表现形式的村社在俄国得以长期存在。在村社这个宗法制生活环境中,每一个个体都认识到作为个体的微不足道,只有村社这个集体才有意义。村社给了农民一切――土地、婚姻、社会地位、安全感等,村社是农民的精神依靠和物质保障;农民将自己的一切也交给了村社,从童年起就培养一种将自己的“我"与村社的“我们"相融合的能力。村社农民普遍怀有一种对村社强烈的敬畏和依赖感,他们“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7]。
  平均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时就存在平均主义的思想萌芽,平均主义发展成为俄国的一种传统,则是17至19世纪的事。俄国平均主义思想意识的形成与土地重分型村社的日益推广密切相关。伴随着村社人口的变动,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原有的村社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状况必然出现不均等的现象。依照习惯和传统,村社农民强烈要求土地分配的平等和公正,于是最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出现了定期或不定期的村社土地重分的做法。在这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土地重分过程中,平均主义的思想不断被强化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直至根深蒂固成为俄国社会的一种传统。这种平均主义的思想意识使广大农民厌恶差距,痛恨竞争,谴责勤奋创业、出人头地,追求的是一种“小富即安"、“不患贫,只患不公"的低水平、封闭保守的村社生活,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大忌。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平均主义的思想意识孕育了俄国民众缺乏个性、不思进取的性格,加之东正教伦理的作用,俄国民众所具有的忍耐、服从和顺从的秉性进一步强化。这一切导致俄国老百姓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对国家和集体更加服从,对政府和制度更具有忍耐精神。这成为统治阶级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沙皇专制制度;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的坚实基础。
  
  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是滞后的、脱离社会现实的
  
  从彼得一世改革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转型如果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往往有切实的社会思想做舆论导向,俄国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缺少这样的社会政治思想或提出的思想脱离社会实际。这里谈及的社会政治思想是对于俄国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方面的思想。俄国这方面思想的提出及传播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从1649年《法学大全》最终确立农奴制至18世纪上半期,俄国思想界几乎不存在针对农奴制度的异议,“进步思想家的意图通常是与政府的行为相呼应的,两者之间没有矛盾"[8]。在18世纪下半期,由于受启蒙运动思想的作用,俄国思想界传出了异样的声音。首先是对绝对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倡导“开明专制制度",随后在普加乔夫起义失败后,又出现了对农奴制度的责难,如当时一些讽刺杂志通过描绘农奴悲惨的生活,激烈抨击农奴制度的罪恶。这是俄国最早针对农奴制度的批判,但是当时的思想家们并没有提出废除农奴制的问题。1890年,俄国当时最伟大的思想家拉吉舍夫(1794―1802)写出《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一书,第一次提出用革命手段废除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问题。拉吉舍夫用当时流行的旅行记的文学形式描述了地主们的不劳而获及对广大农奴的任意欺凌,描述了农奴们的悲惨命运和对地方贵族的仇恨及对自身解放的渴望。他认为,人民革命是彻底改变这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惟一手段。他相信,当社会不平等达到顶峰时,受压迫的人民起来革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拉吉舍夫显然是高估了俄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当时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情况是,受东正教信仰、村社文化的作用,广大民众忠君、忍耐、顺从、缺乏个性和反抗意识,普遍处于一种不觉悟的状态。所以,拉吉舍夫的“革命"手段是不现实的,这种革命实际上只是一种社会学的、理论上的革命。另外,由于拉吉舍夫的思想遭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严厉封杀,所以他的废奴思想在当时没有产生广泛的作用,不过还是有渠道传播着这种“革命"的思想。
  十二月党人是首次尝试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一群贵族革命家。他们出身于贵族,却是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主要活动在19世纪头25年中,其思想和活动很少与贵族阶级有联系,而是深受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的作用。他们政治上主张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废除农奴制。斯佩捷尔,十二月党人中的左翼领导人,他于1818―1824年制定了一份纲领性文件《俄罗斯法典》,主张消灭农奴制和等级制、推翻专制“暴政"和杀尽皇室,希望农民得到人身自由并无须付赎金而获得土地,主张限制地主土地所有制。政治上,俄语论文,他主张建立共和制度。为了实现目标,十二月党人勇敢地发动了1825年12月的起义。他们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移植到俄国土壤上来,想使俄国走上西欧北美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当时俄国并不具备以革命方式建立资本主义秩序的成熟的主、客观条件。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长期存在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因素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当时充分认识到废奴必要性的只是这群贵族革命家而已。十二月党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忽视广大民众的力量,没有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民众中去。尽管如此,十二月党人运动,开创了19世纪俄国的解放运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作用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民主主义者发扬了他们的斗争精神,自由主义者更多地继承了他们的理论观点。

  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受西欧政治、经济形势及本国日益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作用,俄国农奴制度陷入深重的危机中,终于由恰达耶夫的《哲学通信》引发了一场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间的历史性的大争论。双方争论的根本问题是对于俄国历史发展道路的问题,斯拉夫派是在对俄罗斯的过去理想化中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而西方派则指出欧洲共同的发展道路,俄国不能脱离欧洲而发展。双方分歧很大,但都谴责专制制度,主张废除农奴制并采取和平、渐进的社会变革方式。两派的废除农奴制的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反响,尤其是斯拉夫派身体力行解放农奴的实践活动,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绝对不能夸大其作用,仅从当时两派的争论主要是在贵族的沙龙里进行以及主要是以哲学论辩的形式展开这两点来看,他们思想的传播范围肯定是有限的。俄国的废奴思想提出得比较晚,虽然提出了,却又脱离俄国现实。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广大民众很难形成废除农奴制的思想意识,有成效的废奴实践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最终促使沙皇下定决心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关键的因素是外力的压迫――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战争的失败震惊了俄国朝野,使得斯拉夫派、西方派的废奴思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使得上层逐渐认同并最终采取了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的方式。
  总之,非东非西的文化特征总是使俄国处于一种艰难的国家道路选择中,东正教信仰、村社文化,造就了俄国民众忠君、忍耐、顺从、缺少个性、缺少创新和冒险精神,极大地巩固了农奴制度、沙皇专制制度。俄国的一些知识精英认识到了农奴制度、专制制度的危害性,却长期不能立足俄国现实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思想往往是和下层脱离的,而任何改革或革命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很难彻底或成功的。这些文化因素造成俄国现代化的启动是艰难的,它从反面告诫我们:社会进步、弃旧图新,如果没有对文化因素的充分关注和掌控,再美好的理想也难以成为现实。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文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存在,都不要忽视文化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
  [2]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
  [3][英]S.N.埃森斯塔德.社会的进步与发展[M].牛津大学出版社,1966:1.
  [4][俄]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95.
  [5][苏]赫克.俄国革命前后的宗教[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40.
  [6]黎海波,宋瑞芝.论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化的亲和性[J].西伯利亚探讨,2017,(4).
  [7][苏]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64.
  [8][俄]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48.
  [责任编辑:刘伟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