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案例[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开课背景】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2017年12月在南京市六合一中的平行班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课。选题是教研室规定的,否则我还真不敢挑战这一高难度的课题。从准备到上课我有诸多的思考,也有很多的疑惑:十月革命本身就有诸多争议,完全颠覆传统这需要太多的勇气,我选择了一种折中――关于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否是历史的必然,我没有给予直接的答案,而是从民意出发――是否顺应民意才是十月革命胜利和资产阶级在占据政治优势的背景下走向失败的原因。
  【本课主题】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中心,民意就是本节课所要体现的中心。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俄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所致,但直接导致战争与革命的原因是战争激化国内矛盾,导致民不聊生,这是推动俄国革命不断深入的直接原因。
  【本课细节】
  案例一:导入――神入历史的催化剂
  设计:利用《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整合视频(5分钟),接着提出质疑:“短短八个月,俄国连续爆发两次革命,这个国家究竟怎么了?”导入到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评析:俄国十月革命虽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但已时间久远。如何培养高一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何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这是我设计教学的基点。通过视频的播放,俄语论文题目,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这也符合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实际效果看:当学生看到轰轰烈烈的革命场景时,他们由衷地发出感叹,这更便于其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二:还原历史之真,体现历史之情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革命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呈现这一内容,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俄语毕业论文,这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
  材料一:临时政府宣布言论自由、大赦政治犯和宗教犯、承认公民法学上一律平等、通过劳动法规:包括八小时工作日……但它从未扎根于这个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临时政府认为,土地重新分配……必须等到……立宪会议召开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依据材料一内容指出临时政府的政府诉求的作用?并结合材料二指出“从未扎根这个国家”的内涵。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不要议会制共和制,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四月提纲》
  问题:依据材料指出苏维埃政权提出了哪些主张
  评析:二月革命以后,教材并未全面再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方法,只涉及了它坚持战争的政策,这就无法体现资产阶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关于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所作的贡献,也不利于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从民意(面包和土地)出发,一味追求政治民主化,从而最终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跳跃,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火花。这难道不是“历史之情”吗?
  此时呈现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通过与临时政府方法的比较,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得人心”才是执政之本。从中体会伟大人物对历史的推动和引领影响,这不也正体现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完美统一。
  案例三:小结与提升
  人们在悄悄传说,革命已经复活,生活在神圣天国里。据说天国并无上帝,那是卡尔和伊里奇的国度……他们必将重临,将审判一切死者和生者,并在人间建立普通大众的千年王国!
  评析:这一材料由俄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的照片和一位老者的一段话组合而成,最早看到这则材料是在上海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战争与革命――俄国的1917》教学实录(2017《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0期),李老师是从质疑的角度:“有天国吗?有永恒的天国吗?天国在哪里?”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材料的使用具有主观性,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苏联已离我们远去,林林总总的非议充斥耳边之际,我不禁想问:“十月革命真的是俄国悲剧的开始吗?”再次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看着照片中老者的表情,遥想十月革命后给俄国和世界带来的惊喜,我们坚信:十月革命虽已离我们远去,苏联也已成为过去,但红色十月变理想为现实的记忆永存!通过这样的小结,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会从情感上再次缅怀,也会引发学生对十月革命后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再思考,历史也将在感性与理性交融中不断生长!
  【教学反思】
  整节课基本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创设新情境来诠释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师生配合也非常流畅。但关于十月革命存在很大争议性的课题,教师应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关于史学界的争鸣是否有必要介绍,在科学性与政治性之间如何去平衡,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关注学生质疑精神、独立个性的培养,这是我今后工作中应更多去思考的主题!
  参考文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代跃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