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对国内高校俄语系文学史课程设置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略论了俄国文学史的教学近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希望能够增补学科理论内容,应用文化诗学理论探究文学经典问题,使课程建设向更加专业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文化诗学;俄国;文学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06-02 俄国文学史是俄语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该课程在教学实践和考研备考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俄罗斯文学史课程近况概述 通过对各高校俄语系本科课程设置的查询,发现,大多数学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了俄国文学史课程,且都为专业必修课。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时相同,但课程名称及教材选择方面侧重点各有不同, 各高校教学内容要求如下。 (一)西安外国语学院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俄罗斯19世纪、20世纪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并对各时期的重要作家、著作能做出客观评价。文论方面要求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准则,“自然派”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等;作家论方面要求掌握专章讲解的作家、著作的历史地位及社会意义。 (二)辽宁师范大学 本课程主要是学习俄罗斯文学史上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略论著作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研讨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以此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文学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萌发对文学著作的阅读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和鉴赏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三)黑河学院 本课程主要以阅读原文名著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对照译本,向学生介绍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和作家,使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俄国各个时代、各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俄语语言国情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赏析文学著作的审美能力。 (四)南京大学 通过实例略论,具体考察著作中的作者形象,略论作者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略论著作的人物语言和作者语言,以及作家的语言风格或作家在某一方面的语言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生赏析俄语文学著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俄罗斯经典作家及其代表著作的修辞特色和语言风格。 (五)复旦大学 阅读略论俄罗斯及苏联文学和文化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课程的教学要求看,各高校的文学史课程教学都过于偏重于知识的讲授,而非能力的培养。 二、开设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点的高校情况 通过对2017年探讨生招生专业目录的查询,截止2017年10月,我国共有59所高校具有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31所院校开设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16所院校开设了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俄苏文学、俄罗斯文化等与此相关的探讨方向。由此可见,在59所具有俄语语言文学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47所开设俄罗斯文学或与之相关的探讨方向,占所有高校的83%。 开设俄罗斯文学或与之相关探讨方向的高校44%以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东北三省,俄语论文题目,其中,北京市8所,上海市2所,辽宁省3所,吉林省2所,黑龙江省6所,天津市2所,河北省2所,内蒙古自治区1所,江苏省4所,浙江省1所,福建省1所,山东省4所,河南省1所,湖北2所,湖南省1所,广东省2所,四川省3所,陕西省1所,甘肃省1所。具体分布见图1。 图1 开设俄罗斯文学或与之相关探讨方向的高校地理分布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但其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华东及华北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最少,西南次之。西藏、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暂时没有开设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的招生单位。由此可见,招生院校在区域分布上是非常不均衡的。 三、俄国文学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高校俄国文学史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和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点地理分布情况进行的数据调查略论发现,俄语毕业论文,我国高校文学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学习该课程只是因为其较之其他课程而言 相对容易,更容易得到学分或者是部分考研学生为了能在考研中获得好成绩而学习,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把文学史课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十分功利,学生学习文学史课程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审美层面,这与教学大纲上设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符。 2.以往的文学史教学一般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在底下记,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文学史教学中仅向学生交代常识性的知识,如作家的生卒年、名词解释、作家代表著作的略论、著作中的人物形象,而对原文文本所要传达的精神没有真切的感受。 4.俄罗斯文学探讨方向点招生院校在各行政 区域内的分布数量并不均衡,反映出我国探讨生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现有的探讨生教育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运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教育公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并未真正的实现。 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究有效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文学经典是文学史构成的重要基点。增补学科理论内容, 应用文化诗学理论探究文学经典问题,体会文学著作中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并将这些哲学思想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改革和建议 (一)教学内容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由于“受现有教学管理理念所限,普通高校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逾越既定教材和教学大纲”,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课沦落为“以理论的讲述理解为最终目标,缺乏实践性、操作性,显现为消极的‘静态’接受过程”[1]。其实,文学史里面知识性的东西主要靠学生自己来阅读记忆,因为这些知识是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方面的书籍中都有交代,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2.兼顾本科与探讨生阶段学习,协调专业教学与探讨生考试教学内容。由于各高校考研内容有较大异同,文学史考试基本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兼顾本科与探讨生阶段学习成为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并协调的一个问题。 (二)教学措施改革 1.在文学史课程中增补学科理论的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著作的主旨、艺术特色,弘扬著作的正确观念。我国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曾言:“诗人关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2]。王国维讲的是写诗,其实,学生关于各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学科理论内容的学习,尽量使学生掌握一些和文学探讨有关的概念,以便为一些有志于从事文学探讨的人较早地进入这一领域。 以巴赫金诗学理论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巴赫金对话理论进入中国,其理论解释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他指出对话是人的生存本质,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进入人文科学领域。各种文学著作从巴赫金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之对话理论来看,是一个多声部的发生器,是浓缩了生活百态的微型对话。巴赫金应用历史诗学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伯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复调小说和狂欢化理论。而对于文艺学与文学史的关系,巴赫金认为:“文学在自身历史阶段上应运而生时,它是坐享其成的:语言是现成的,关照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现成的。但它们还在继续向前缓慢地发展(局限在一个时代里,很难观察到它们的发展趋势),”[3]文学作为文化整体,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的语境去探讨,文艺学应该与文化史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2.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讲座相结合,延伸及拓展传统课堂教学。俄语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其中既有实践课教学中有关语法和词汇规范的不加任何感情色彩的讲解,也有阅读俄国文学著作所带来的轻松愉悦,并在愉悦中感受俄国文学和俄语语言之美。同时,可以定期邀请教授为学生作学术讲座,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宇.文学概论:文学的元理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王国维.人间词话[C]//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201. [3][俄]巴赫金;白春仁,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02-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