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侨民的构成及其社会活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关于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来说,“俄侨”一词并不陌生,它代表着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批批来到中国的各个阶层的俄罗斯人。而大批的俄侨涌入中国东北地区是缘于中东铁路的修建。从1917年开始,俄国相继爆发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不同身份的俄国侨民怀揣着不同的目的纷纷来到中国各地,特别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同俄罗斯的边境优势,涌入了大量的俄罗斯侨民。这些侨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生活、从事各种工作,对当时中国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探讨当时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俄国侨民的构成及其社会活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二战前后;中国东北地区;俄侨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6-0236-02 “俄侨”一词关于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居民来说,俄语论文题目,并不陌生,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俄罗斯社会各个阶层的居民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出发,其中包括城市居民、小商贩、公务员和教师、医生、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新闻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等。这些侨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生活、从事各种工作,对当时中国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一、二战期间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侨民的构成 中俄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四世纪的元朝。在中国的史书中称俄国为“斡罗思”。据《元史》记载,至顺元年(1330年),就有大批斡罗思人为元朝屯田、戍边[1]。1715年,经清政府同意,俄国派遣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抵达北京,俄语论文范文,驻地在俄罗斯馆[2]。 从1715—1860年,俄国先后派遣13批东正教传教士来到北京,神职人员共达155人。这些俄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了在中国的早期俄国侨民。除了传教士、商人外,俄国政府定期派遣的留学生也是俄国侨民在中国的主要组成部分。1897年,中东铁路开始修建,包括筑路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家属、资本家、商人、手工业者,以及文化娱乐行业人员、医生、律师等自由职业者在内的俄国侨民纷纷来到中东铁路沿线。至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俄侨在黑龙江地区的总数达3万人以上[3]。 这一时期在中国生活的俄侨,所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活动又为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交往和相互沟通起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活动为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服务,充当了实现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工具。 当时居住在在今俄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侨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俄国国内战争时期,沙俄统治下的旧民。另一部分是在俄国革命前居住在中东铁路沿线的侨民。 第一部分在中国的俄国侨民包括由于俄国国内战争而被驱逐的俄国人。他们中有政治家和社会学家;白色运动的战争领导者;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有相当多数量的俄侨成为军队成员。这部分俄侨同当时的苏联政权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斗争,从俄国国内战争开始至二战结束。 第二部分的俄国侨民分成两部分:1917年十月革命前包括:铁路职工及家属;从事贸易、教育和卫生的居民;从一战的战场上返回的居民;从外贝加尔流域游牧到此的哥萨克家庭。 最后,中国东北地区内的俄侨还包括从俄罗斯逃难至此的难民。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逃跑,例如,1931年,很多俄罗斯农民从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逃到这里,以摆脱俄国国内强制的集体化。 二、二战期间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侨民的主要社会活动 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使得大量的俄国人在1918—1923年里奔向中国东北地区,从中苏建交后到“九一八”事变。这一时期在华的俄侨发生急剧分化。一部分俄侨加入了苏联国籍,成为苏侨;另一部分俄侨拒绝成为苏联公民,从而变成无国籍者,通常称作“白俄”;还有一部分俄侨加入了中国国籍。 在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侨民的数量不稳定。有资料显示,1930年,在中国大约有7.5万人(有6万在中国东北地区,1.5万人在上海)。这中间不仅有俄罗斯人,还有沙皇时代的旧臣民。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境内有过去沙皇时代的28个民族,他们中大多数人按照民族特征联合起来[4]。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之前,居住在中东铁路区域和哈尔滨市内的俄侨是有组织的群体,可以称作是国中之国。这些人当中有俄罗斯法学,他们从事各种工作:教育、科研、医学和其他机构,这曾是多民族的俄罗斯中独特的一角。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俄侨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本质的改变[5]。 (一)俄侨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活动 俄侨在中国东北地区曾建立很多法西斯组织和法西斯政党。这些组织中的成员反对当时的苏联体制,对沙俄时代还抱有幻想。 这些俄侨中有俄国将军及其他军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早在日军入侵哈尔滨之初就对日人表现出欢迎的态度;有对新生苏维埃政权怀有不满和恐惧者,比如俄法西斯党领袖康·弗·罗扎耶夫斯基;有遭受新生政权镇压的宗教界人士;有原先在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公司和护路队效力的俄国居民及其子女[6]。 20世纪20年代中期,俄国侨民在哈尔滨建立了一个“俄罗斯法西斯党”。党的主席(名誉领袖)先后由原沙俄将军弗·德·科西敏和美籍俄罗斯人阿·安·冯西亚茨基担任[3]。 1934年,建立了俄罗斯侨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事务局,1940年,这个组织改名为俄罗斯侨民重要事务局,其领导者们事实上是按照日本当局的指示行事。事务局各部分布在各个城市里和中东铁路各站。1938年,事务局和军队联盟联合起来在统一的领导者В.А.基斯利岑领导下。在俄罗斯侨民事务局依附下存在过俄罗斯侦查的民族组织,分三个部分:儿童、青年和成年。在过去白匪军官的领导下,青年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战争准备课程,准备着反苏维埃的秘密战争。其中最有能力的年轻人后来继续在位于哈尔滨的日本的间谍学校学习[5]。 俄罗斯侨民法西斯主义在哈尔滨有自己的定期出版物,如日报《我们的道路》[4]。 (二)俄侨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活动 俄国“十月革命”前来到中国的侨民,多数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后来受到修建的中东铁路的作用,很多俄侨纷纷来到东北投资和经商。并且在日俄战争强,东北地区已经有很多俄方的公司:面粉厂、榨油厂、酿酒厂等等。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向中国东北地区的投资的国家中,俄罗斯侨民占到第二位,仅次于日本。每一个俄罗斯侨民拥有的资本差不多比中国人平均统计的资本多出10倍。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俄侨,利用从国内带来的资金和技术建立了许多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工作的有俄方员工和中国员工。 白俄的资本在1920年下半年占到1.58亿个金卢布(中国人称之为“羌帖”),每个人平均有2633卢布,每个中国人大约有280金卢布。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开始是中国政府统治,后来是日本政府统治,俄罗斯侨民中的资本家和公司家经常减少,1940年开始,侨民生活变得穷苦,白俄的经济状况显得十分沉重。到了1943年,有657个俄罗斯家庭预先迁移至其他地区,有产者包括66个家庭,小产业者包括96个家庭,无产者包括505个家庭,,即占了77%。 (三)俄侨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活动 俄罗斯侨民文化是俄罗斯文化史上重要的部分。20世纪30年代,尽管日本当局的规章制度十分严厉,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居民仍然继续从事着科学教育工作,文化普及事务,定期出版刊物、书籍。哈尔滨以自己的演员、歌唱家、音乐家和艺术家出名。他们能做的是在国外保持着民族文化。二战开始时,出现了不同的俄罗斯创作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去了其他国家或者转到上海。但是,还有一些人留在了哈尔滨,继续从事创作事务。 在战争期间,俄侨出版了很多作品,有很多文学协会,一些俄侨组织也在发挥着影响。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时期,俄罗斯青年人只被允许在学校的各种实践系和日语专业学习。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日语和军事培训在各类院校中成为必修课。 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广泛流行弦乐四重奏,在各种音乐会上很盛行。1941年,为在东北的俄罗斯艺术家们专门开展了音乐比赛。在哈尔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作着俄罗斯杰出的戏剧演员、芭蕾舞演员、歌剧和轻歌剧演员。富于创作的年轻人获得了舞蹈教育,没有离开哈尔滨。在哈尔滨还有很多芭蕾舞学校。至于轻歌剧,20世纪40年代,亚洲最核心的轻歌剧在上海,1943—1945年在哈尔滨[5]。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来哈尔滨定居的俄国侨民增多起来。俄侨便在当地创立了很多报纸和刊物:《青年丘拉耶夫卡》,俄文版《哈尔滨每日新闻晚报》等。自第一份俄文杂志在哈尔滨问世以后,二十余年间,俄侨出版杂志达137种之多。特别是1918年后,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新出版的俄文杂志竟达117种之多,成为哈尔滨俄侨出版物的全盛时期。 俄侨在中国从事的文化教育活动,向中国人民介绍了欧洲的社会科学、文学、音乐、戏剧和美术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方文明和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但是,也有一些俄侨成立了法西斯组织,对中国的抗日活动进行破坏活动。所以,当我们评价这段时期的俄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略论,不能全部给予肯定或否定。 俄罗斯侨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社会活动,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仍能找到富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印证着那段历史。随着二战的结束,俄罗斯侨民陆续从中国东北地区离开。 参考文献: [1] 元史: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770-790. [2]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9. [3] 李兴耕,等.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139. [4] В.Н.Усов.Русские эмигранты в Маньчжурии>>. [5] Н.А.Василенко. [6] 揭秘:大批俄奸曾给伪满当打手 建白俄部队[N].环球时报,2017-02. [责任编辑 王玉妹]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