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贸易制约因素浅析[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中俄边境贸易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中俄边境贸易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规模扩大,层次升级,拉动了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历经了一些曲折,但总体发展平稳。中俄边境贸易中长期存在一些制度性、结构性制约因素。中方应该整合各种有利条件,克服阻碍,推动中俄边境贸易迈上新台阶。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边境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7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4-0045-04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边境贸易是指相邻两个国家边境地区公司和居民在距离国境线15公里以内范围从事的贸易活动。中国的相关法学将边境贸易的区域限定在距国境线20公里以内。从中俄两国边境贸易的实际情况来看,中俄边境贸易包括边境居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科技合作。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陆路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地缘条件的便利与经济结构的互补优势,成为两国边境贸易稳步发展的基础。
  
  一、中俄边贸的历史与近况
  
  1982年,中国与苏联恢复了自1966年中断的边境贸易。当时的贸易规模较小,1983-1987年,中国对苏边贸额仅为6.2亿美元,主要采取易货贸易的形式。1988年,国务院为中苏边境贸易制定了八条优惠政策,两国边境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两国边境贸易额为3.3亿美元,1993年达到18.9亿美元。1993-1999年,由于中国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及俄经济陷入混乱状态,两国边境贸易额出现较大下降,年边境贸易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下徘徊。2000年,中俄边境贸易额重新突破10亿美元,达13.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此后几年,中俄边境贸易额连年以较大幅度增长,至2017年突破100亿美元。2017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作用,中俄边境贸易额有所下降。2002-2017年,中俄边境贸易额占双边经贸额的比重始终略高于20%。边境贸易已成为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
  中俄历史上传统的边境贸易形式主要是边民互市贸易,其主要交易商品是日常生活用品,进行贸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边境地区居民的生活需要。边民互市贸易规模小、层次低、交易品种单一,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较小。改革开放后,中俄边境贸易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导,以边民互市贸易为补充,交易商品品种日益丰富。中方对俄边贸出口以服装、家电、鞋类、纺织品、粮食、蔬菜、水果等商品为主,中方从俄方进口以原木、石油、化肥、钢材、纸浆、橡胶、铁矿砂等商品为主。
  进入21世纪以来,单一的易货贸易基本退出中俄边境贸易,现汇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转口贸易在中俄边境贸易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中俄经贸合作机制日益优化、层次逐步升级,从产品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金融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技术合作成为中俄边境贸易中新的增长点;旅游贸易凭借灵活便利的优势,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新形式。
  20世纪80年代,对俄边贸主要靠群体优势。对俄边贸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但数量众多,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缺乏规模大、实力强、资金雄厚的骨干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对俄边贸骨干公司,已成为对俄边贸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非公有制公司成为对俄边贸的重要主体。2003年,黑龙江省曾经组织百家私营公司开拓俄罗斯市场,私营公司开始成为对俄边贸的新兴力量。2017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有经营业绩的公司有1336家,其中私营公司有1136家,私营公司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的87%。
  
  二、中俄边贸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俄边境贸易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贸易规模、贸易品种、贸易方式已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边境贸易在增加国家税收、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结构性障碍,制约着中俄边贸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俄方设置贸易障碍
  俄罗斯一直对进口商品实施高关税政策,尽管近几年平均进口关税略有下降,但是俄仍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25%以上的高额关税。此外,俄还对中国对俄贸易大宗商品(如纺织品)实施歧视性关税政策(对其他国家进口纺织品仅征收6%~7%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则征收11%以上的关税)。由于俄关税较高、通关手续繁杂,导致中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大量通过“灰色清关”进入俄市场,而俄在整顿“灰色清关”过程中大量抄没华商货物,给华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增加了中国公司和商人从事对俄边贸的风险。2017年9月11日,俄强力部门对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采取强制行动,抄没华商货物总值近20亿美元。此外,俄对外贸易法规和政策多变,也为中俄边贸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俄方边境口岸建设本来就严重滞后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俄方借口整顿“灰色清关”,又进一步削减中国商品通关口岸,并对中国商品实施集中管理。俄与中国接壤各联邦主体对华经贸管理法规、政策不统一,政策实施不规范、不透明。俄远东地方政府及官员对中俄劳务合作采取消极和抵制态度。在民间贸易方面,俄方规定,俄居民须先办理签证才能进入中俄边境互市贸易区,这一规定明显违背了1998年和1999年的中俄政府换文。俄对中俄边境旅游贸易也采取诸多限制方法,对俄居民旅游购物严格限制“数量”与“频次”。俄罗斯曾一度将居民可携带免税商品的数量由50公斤降为35公斤,俄海关还对俄居民旅游携运的商业性包裹实施退运,并将过境次数由原来的每人每周一次降为每人每月一次。以前通过俄居民旅游购物形式通关的大量中国商品,已经无法再通过旅游贸易的形式进入俄市场。
  俄方还不断提高其原料物资的出口关税,加大了中国相关公司的进口成本。例如,原木是中国边贸公司从俄罗斯进口的大宗商品之一,2017年7月,俄罗斯将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到20%(原来为6.5%),2017年4月,俄语论文网站,再提高到25%,2017年1月,更提高到80%。俄方这一做法对中国木材进口及加工公司造成很大冲击。2017年,满洲里口岸从俄罗斯进口原木722万立方米,总金额为9.5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4%。2017年6月,满洲里口岸原木进口量降至48.9万立方米。同比下降近42%。
  
  (二)边境贸易产业基础薄弱
  通过中俄边境贸易进入俄市场的大部分中国商品产自内地而非边境地区,中方对俄边贸出口中转口贸易占相当高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总量中,只有不足25%的商品原产于边境地区。中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的物流成本在出口商品成本构成中占有较高比重。在中国沿边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加工基地。公司的外向型生产能力不足,在对俄边贸中的参与程度较低。与传统制造业相比,

沿边地区服务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尤其薄弱,对俄边贸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后劲不足,对俄边贸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与技术合作转型缺乏相关产业基础。很多对俄边贸公司仅仅充当对俄边贸过货和销售的中介。沿边地区在发展对俄贸易中,没有充分发挥地缘、交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产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农副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没有充分利用对俄外向型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沿边战略产业经济带。沿边地区没有组建和发展吸引资金和技术流入的核心产业链,对内地商品和俄罗斯市场的依赖度很高,自主发展能力有限。
  
  (三)边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存在问题
  边境贸易公司融资困难,限制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及产业升级。中国现有边贸公司专项支持资金大多面向境外加工贸易公司,对纯贸易公司的资金支持较少。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边贸公司缺乏融资渠道,只能靠有限的自有资金维持生存,难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边贸业务税费种类较多,涉及的主要税费有增值税、报关费、关税、海关增值税、口岸建设费、交易费附加、边检监管费、城建税、印花税等。公司在进口报关时以海关定价为准,海关定价往往高于公司合同或协议定价,导致公司缴纳税费数额增加,税费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公司经营积极性下降。中国对边境小额贸易中的部分商品进口实施配额和限量登记管理,公司在进口相关商品时往往由于配额问题而蒙受经济损失。在金融管理领域,由于人民币兑卢布汇率机制不健全、居民出入境携带人民币规定限额较低、本币现钞结算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创汇补贴政策难以落实、非贸易结算没有纳入本币结算范围等,导致中俄边贸以人民币进行本币结算存在障碍。国家虽然在宏观政策上规定开放外汇管理,但是在具体操作和执行环节仍然存在实际障碍,公司在外汇核销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三、发展对俄边贸的对策建议
  
  中俄两国边境贸易立足于经济互补优势,通过边境地区公司与居民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互利互惠,拉动了两国边境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两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了积极影响。尽管俄罗斯对发展中俄边境贸易有所保留,并刻意设置某些障碍,致使中俄边贸发展经历了一些曲折和起伏,但是,从总体来看,中俄边贸还是处于快速、平稳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克服障碍,推动中俄边境贸易规模和层次迈上新的台阶。
  
  (一)以政治互信促进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与发展为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两国政治上的互信合作对推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影响。《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17-2017年)》以及“国家年”活动的开展,为中俄经贸合作机制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应该充分利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的各种沟通、协商机制,就中俄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与俄方展开对话,妥善解决贸易壁垒、贸易秩序、贸易服务、舆论导向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两国边境地区地方政府也应该充分利用中俄之间友好、互信的政治氛围,发挥在边境贸易中的主导影响,积极建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政府间合作、交流机制,增进两国政府间与民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国友好、互信关系的长期发展,为民间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应该在中国省与俄州、边疆区层级建立地方政府领导人与政府部门定期会晤、协商机制,在边境市、县政府及省、市、县外贸相关部门与俄对应机构之间建立遇事协商机制。加强与俄地方政府、外贸、海关、旅游等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扶持边贸公司发展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边贸公司的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对边贸公司的信贷规模,简化信贷手续,为其提供更加优惠的信贷条件。关于一些经营业绩良好、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小型边贸公司,政府应该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设立中小边贸公司发展专项资金,解决中小边贸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国家应该对边境贸易中进口商品业务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适度放宽进口商品数量限制,解决边贸公司进口业务面临的配额限制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和科学论证,在征求边贸公司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不合理边贸业务税费种类应该予以削减,对税费计征标准明显偏高的应该予以调整。在金融管理领域,中国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与俄方开展协商与合作,俄语论文网站,完善人民币与卢布的汇率管理机制,完善人民币与卢布的汇率计算措施,增加金融服务机构人民币与卢布兑换网点。边境贸易中的外币现钞管理应该逐步实现规范化与制度化,对人民币出入境管理办法中明显过时、已不能适应边境贸易快速发展需要的条款应予以修改,放宽居民携带人民币出入境的限额,鼓励居民在境外使用人民币进行消费。将边境旅游、贸易服务等项非贸易结算费用纳入本币结算范围,满足非贸易类正常结算需求,为边贸业务扩大本币结算创造条件。鼓励在边境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允许周边国家和地区使用人民币对中国从事证券交易和实业投资,使境外人民币能够合理、畅通地回流中国。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应该在具体操作和执行环节上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切实解决边贸公司外汇核销困难的问题。关于公司出口业务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应该与出口创汇同等看待,享受相同的出口退税、出口创汇补贴待遇。并在具体的管理层面和操作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程序和规则,避免国家相应政策难以落实。
  地方政府应该制定边境贸易发展规划,整合地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政策优势,引导边境贸易的产业化发展和科技升级。由政府牵头,发挥整合优势,组建对俄边贸大型公司和公司集团,组建对俄边贸出口产业链,推进对俄出口加工基地、科技合作基地、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农产品基地建设。应设立对俄边贸专项扶持资金,对边贸重点公司、项目、产品给予资金扶持与奖励,并通过多种信贷、融资渠道解决对俄边贸公司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应设立对俄边贸出口本地产品的奖励基金,扶持与促进本地产品对俄出口。
  
  (三)重视产品质量、规范贸易行为
  中国对俄边贸公司应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速发展名牌战略,适度提高广告宣传力度,提高中国商品在俄市场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应该立足于中国商品拥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行业,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巩固与发展中国名优商品在俄市场的占有率,实施规模化与长期化的市场营销战略,塑造公司形象。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及相关政府机构应该严把对俄出口商品质量关,建立对俄出口许可证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对俄边贸商品的质量问题。边境省、市、县(特别是口岸城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对俄边贸产品质量监督的政府主管单位,应该建立高效运转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将对俄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在中国境内予以解决,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俄市场,重塑中国产品形象。
  中国边贸公司应该高度重视俄各级政府制定的贸易规则与程序,逐步摆脱对“灰色清关”的依赖,规范边贸业务报关手续,通过正规的通关渠道从事产品市场营销,避免由“灰色清关”引起的经济风险和信誉损失。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俄方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的变化及各地方政府外贸政策、法规的异同,并据此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规避司法纠纷,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刘伟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