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俄罗斯情结。俄国文学对中国的作用是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俄语论文,本文将分阶段进行简单的论述。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俄;文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 I2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2-0228-01 1、“五四”时期“为人生”的文学 “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与俄国十月革命前十分相似,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探求国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与中国有过相同的境遇、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俄国。俄国作家在著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极大地激励了具有忧患意识和救亡意识的中国新文学先驱者们。在“五四”高潮时期,俄国文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局面,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契诃夫的《樱桃园》等名著都在中国文坛上引起过热烈的反响。当时的译者大多是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如鲁迅、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瞿秋白、刘半农等。茅盾指出:“俄罗斯文学的爱好,在一般进步知识分子中间,成为一种风气,俄罗斯文学的探讨,在革命的知识分子中间和在青年的文艺工作者中间,成为一种运动。” 2 、20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文学”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五四时期追求个人解放的文学在这个时候遭到质疑,中国左翼作家开始以苏联文学为榜样,追求文学的政治影响和阶级斗争意义。文学革命很快转变为“革命文学”。苏联文学被大量引入中国,比如《毁灭》、《铁流》、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呐喊》、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高尔基的《母亲》等。其中,高尔基是对当时的中国作家作用最大的苏联作家。 由于对苏联文学的某种误读,中国这些新文学更强调文学的工具性、阶级性,而越来越缺乏苏联作家仍不同程度保有的人性和“撕肝裂胆”的心灵忏悔。如在苏联“普罗文学”的作用下,留苏学生蒋光慈及后来的创造社和太阳社社员片面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革命文学的主人公应该是集体而非个人,从而忽略文艺的特性和人物的刻画,他们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五四文学革命先驱。 3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文学 20世纪40年代,又有大批的苏联文学名著在中国翻译出版,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译介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热潮。中国抗战开始不久,苏联也开始了卫国战争,那些再现苏联人民可歌可泣战斗精神的文学著作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鼓舞了战火中的中国人民。其中重要的著作有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列昂诺夫的《侵略》、格罗斯曼的《人民不死》等。 4、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在政治上、外交上向苏联一边倒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的指导思想、创作措施、理论批评准则都是以苏联文学为楷模的。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准则被官方正式确认,成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措施和最高原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题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的文章,他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在已成为全世界一切进步作家的旗帜,中国人民的文学正在这个旗帜之下前进。……‘走俄国人的路’,政治上如此,文学艺术也是如此。”50年代后期,在苏联“解冻文学”的作用下,中国文艺界展开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对文学创作的“无冲突论”提出了质疑。但这种力图使文学摆脱禁锢、返回自身的尝试很快就被五八年的反右风暴淹没了。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后,为了摆脱苏联作用,建立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我国确定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措施,俄语专业论文,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能改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体系的作用。 5 、20世纪80年代对苏联文学有选择的借鉴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苏文学关系也进入全面冷却时期。“文革”结束后,中国出现了文学新思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接受着来自世界范围的先进思想,苏联文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选择。尽管如此,我们从80年代中国文学的题材和形式上仍能看到50-80年代苏联文学的作用。苏联作家著作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德责任感、忧患意识和全球意识引起了相当多的中国作家的共鸣。与50年代相比,这个时期中国作家不再对苏联文学进行机械的模仿,而是注意从苏联当代文学中汲取有益的艺术经验,加以积极的消化吸收。当代苏联文学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民族健康心态的追寻,对不可阻挡的改革趋势的揭示,以及当代“人的命运”的多侧面的描写,几乎都可以在8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找到极为相似的对应面。 总之,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但是,正如汪介之在《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透视》中指出的,“中国文学在认识和接受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中,有不少的片面性,出现了一些有意无意地忽略和失落。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作家看重的是俄罗斯作家的社会批判,却忽略了俄罗斯作家对俄罗斯国民性、民族心态所做的描写、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1]倪蕊琴,陈建华.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先南.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 [4]汪介之.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对照[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