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和“青铜骑士”。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7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他的著作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自由颂》等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和传颂。 他的诗歌中深情地歌颂了爱与自由,充满了关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毫不留情地黑暗的沙皇专制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下面我们就分类进行赏析: 致凯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许多年代过去了。狂暴的激情驱散了往日的梦想,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还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地消逝,没有神往,没有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于是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我的心狂喜地跳跃,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神往,有了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有你那天仙似的面影。 这首赠诗是普希金的一百余首爱情诗中最优秀的一首。1819年,凯恩得堡与普希金初次相识,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825年6月中旬,凯恩到普希金的流放地附近的三山村舅母家小住,与诗人重逢。在她逗留的约一个月期间,他们几乎天天见面,临别时,普希金送给她这首著名的赠诗,它于1827年。 这首诗音律整齐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诗中所包含的那种浓浓的爱意自然流淌出来。 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当年在彼得堡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幻影”、“精灵”,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堕梦境。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第三节写爱的淡忘,第四节写没有爱的生活;第五节写又一个瞬间的到来,“心灵已开始苏醒”,第六节写爱的拥有。彼得堡喧腾浮华的生活,使诗人厌恶,唯有她温柔美丽的音容使他难以忘怀。但命运不测,他遭到流放,这粉碎了诗人的一切青春的梦幻,她也就被他淡忘。如今,正当他在这偏僻的流放地,孤独苦闷地挨着日子的时候,这个“纯净的美底精灵”突然重新来到他的面前,俄语毕业论文,照亮了他的灵魂,使诗人对爱和美的感受升华了。于是,在诗人的心里,克恩成了美的化身,她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对一个现实女子的爱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一扫了他的麻木颓丧的情绪,使诗人灵魂复苏,生机勃兴、灵感迸发。这首赠诗也就成了一首对爱和美的伟大颂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这首诗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诗人总能将自己热爱生活,并相信光明、正义必将胜利的情感形象表现出来,虽然在他的生活长河中也布满了荆刺、暗礁,但他总是能在一阵忧郁后,像狮子耸起鬃毛似的摆摆头,将郁悒的阴云逐开。这使他的诗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催人在困境中勇往直前。正如高尔基所说:“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关系密切,他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秘密组织,但在政治和思想上与他们是完全一致的。1825年起义发生时,普希金正被幽禁在流放地,起义失败后,有五位领袖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在审讯过程中,几乎从每个起义者的家里,都搜出了普希金的政治诗,实际上他也是一个缺席的受审者。诗人从流放地回来后,十分关心这些苦役犯的命运。1827年初,十二月党人尼・穆拉维约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亚探望丈夫,普希金就托她带去了这首献诗,俄语论文网站,它于1856年才在伦敦的《北极星》杂志上首次公开。这首赠诗首先对十二党人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他们的革命事业没有落空。它向在残酷的环境里受难的革命者送去了诗人的忠诚的友谊、必胜的信念、热情的鼓励和崇高的敬意。诗写得言简意赅,情深义重,格调激昂,充满着乐观精神,它使在西伯利亚受难的同志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普希金在其37岁的生命中共创作诗歌百余首,每一首都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瑰宝。他不但拓宽了文学创作的手法和领域,也以其著作丰富的精神内涵而闻名于世,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普希金不仅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不相似意象的更替基础上进行建构。这些意象个个都是独立、丰富的、似乎还是简单的,但同时又极具表现力和情感性。他的诗歌中兼具着激情与柔情所在,显示出俄罗斯那片深沉大地上蕴藏着的无尽力量。俄罗斯诗歌的灵魂也就在于此。(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探讨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