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系统的防御对象与防御能力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美国正在研制中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所要防御的是从陆地和海洋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或远程弹道导弹,它主要由以下5部分组成。 (1)预警卫星:包括现役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和正在研制的“天基红外系统”(SBIRS)卫星群,用于提供敌方弹道导弹发射的预警信息。 (2)改进的预警雷达:分布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和马萨诸塞3个州及格陵兰、英国、韩国的6部地面预警雷达,进行确认并跟踪敌方发射的洲际或远程弹道导弹。 (3)地基雷达(GBR):作为NMD系统的主火控雷达,地基雷达是一种多功能高精度X波段雷达,用于捕获、跟踪、识别目标,引导地基拦截弹的飞行,并监视导弹的拦截过程和评估导弹的拦截效果。 (4)地基拦截弹(GBI):是一种由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大气层杀伤飞行器(EKV)组成的先进动能拦截武器,用于在100公里以上高空,也就是在来袭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中段来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弹头。 (5)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BM/C3)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指挥控制中心和拦截弹飞行中通信系统(IFICS)组成,是NMD系统的“大脑和中枢神经”。 由于NMD是迄今最为庞大、复杂的高新武器装备系统,美国现在尚无足够的信息来评价部署这一系统的技术准备情况,即NMD系统技术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美国又急于尽快部署NMD系统。所以,美国计划采取灵活的部署策略和渐进式发展途径,将NMD系统按“能力-1”(C-1)、“能力-2”(C-2)、“能力-3”(C-3)3个阶段进行研制及部署。先部署初始系统,再通过采纳不断出现的新技术,逐步获得一个改进和完善的武器系统。据略论,C-1系统和C-2系统的部署位置,适合防御从中国东部和朝鲜等东亚地区发射的洲际或远程弹道导弹;而C-3系统则适于拦截从中国西部、俄罗斯以及伊朗、伊拉克等西亚地区发射的洲际或远程弹道导弹。所以,NMD系统的防御对象主要是从欧亚地区发射、飞行弹道经过北半球尤其是北极地区以上的外层空间来攻击美国本土的洲际或远程弹道导弹弹头。 美国近期的计划是在2005年~2007年部署C-1系统。其防御能力是:可拦截4~5个同时来袭而只有简单的或没有突防手段的导弹弹头。该系统由“国防支援计划”卫星或“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预警卫星、5部改进的预警雷达、1部X波段地基雷达、20枚地基拦截弹和3套拦截弹飞行中通信系统构成。当地基拦截弹增加到100枚时,成为“扩展的C-1”系统。该系统可以防御20~25个导弹弹头的攻击。据悉,美国已开始兴建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地基拦截弹基地,它包括6个拦截弹发射井。这些发射井建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地下35米处,工程将耗资3.25亿美元,耗时2年多,计划2004年建成并使用。 2010年完成部署的C-2系统,能够防御20~25个同时来袭并配备有比较复杂突防手段的弹头。C-2系统主要是增加了3部地基雷达、1套拦截弹飞行中通信系统和“天基红外系统”低轨道预警卫星。 2015年部署的C-3系统,将能够防御60个以下同时来袭并具有更复杂突防能力的弹头。C-3系统将增加1部预警雷达和1套拦截弹飞行中通信系统,增建5部地基雷达,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部署第二个拦截弹基地。它和阿拉斯加州的基地各部署125枚拦截弹。 NMD系统增强防御能力或提高拦截率的主要途径是:改进高轨道预警卫星和增添低轨道预警卫星;增加改进的预警雷达、X波段地基雷达和拦截弹飞行中通信系统的数量;增加地基拦截弹和拦截弹部署基地的数量;先以4~5枚拦截弹拦截1个弹头,在部署了2个拦截弹基地后,采用“射击-观测-射击”的拦截方式,也就是用2枚拦截弹拦截1个来袭弹头,如果拦截失败,再发射2枚新的拦截弹进行第二次拦截,以便达到有95%的把握摧毁95%以上的来袭弹头。 部署NMD系统对美俄战略威慑能力的作用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战略核武器最多的国家,而且一直没有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没有战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因为可能受到报复性的核打击,美国并不敢轻易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弹道导弹核武器。但是,一旦部署了NMD系统,美国就不仅拥有战略导弹核武器进攻力量上的优势,而且又增加了对抗其他国家核反击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在发动第一次核打击之后,美国可以依靠NMD系统防御其他国家生存下来的有限战略弹道导弹,确保美国本土不会遭到报复性核打击。因此,NMD系统的部署将改变自冷战时期至今一直由进攻性核武器保持的“相互确保摧毁”的双向平衡威慑,使美国从攻防两方面形成更强的战略威慑能力,甚至有可能对某些拥有少量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形成单向核威慑的局面。 虽然NMD的C-3系统拦截约60个弹头的能力与俄罗斯将继续保留约2000个战略核弹头的数量相比,在10~15年内还不足以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量构成大的威胁。但是,如果考虑到NMD系统不断提高的防御能力和美国可能首先发动第一次核打击,俄罗斯的核报复性打击能力必然受到作用。也就是说,在新的战略攻防平衡中,如果只依靠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的进攻性威慑力量,俄罗斯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此,俄罗斯将在诸多方面作出努力,以对付NMD对战略平衡的作用。 俄罗斯针对NMD系统的主要对抗方法 一、发展自己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 俄罗斯通过1999年再次成功进行A-135核反导系统的53T6拦截弹的飞行试验,表明俄罗斯也拥有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作为NMD系统的一种对抗方法,俄计划将60年代部署的该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12年以上。另据报道,俄还计划分3个阶段建立全军统一的远程导弹防御系统。但是从技术和经济实力上讲,俄罗斯难以发展NMD一类的系统与美国相抗衡。 二、发展NMD系统防御范围以外的进攻性威慑武器 由于NMD系统是一种在100公里以上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导弹防御系统,而且主要防御从美国北方实施北向攻击的弹道导弹弹头。因此,战略轰炸机和远程核巡航导弹构成的空中核打击武器系统,从其他方向尤其是从美国以南的方向实施南向攻击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以及各国正在加紧研制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就成为NMD系统防御范围以外的进攻性威慑武器。 (一)空中核打击武器 空中核打击武器一直是俄罗斯和美国“三位一体”战略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但是最近两年,在美国将其大部分装备核弹头的空射巡航导弹改装为常规空射巡航导弹的同时,俄罗斯则在加紧研制远程核巡航导弹。俄罗斯还加强了战略轰炸机在远东和北冰洋地区的部署与训练。 核威慑是俄战略轰炸机的基本任务。2000年12月,俄罗斯将5架装备Kh-55“肯特”(AS-15)核巡航导弹的图-95MS“熊”远程战略轰炸机部署到远东地区,并在部署期间进行了10批20架次的飞行训练。这是俄空军近10年来首次在该地区部署远程轰炸机,其主要意图是针对美国NMD计划。俄罗斯还计划在2010年用性能更佳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取代目前的图-95轰炸机。 同时,俄罗斯正在研制射程达5000公里的远程空射核巡航导弹Kh-102。据称,装备Kh-102巡航导弹后,俄罗斯空中核攻击能力将提高50%。目前,该导弹已在进行飞行试验。Kh-102导弹通过自主选择飞行弹道、可进行复杂的机动飞行,雷达反射截面仅0.01平方米,有良好的隐身特性以及电子对抗方法,而对目标命中率可达80%。另外,俄罗斯还在加速实施X-600型巡航导弹计划。该导弹采用改进型发动机后的射程达1500~2000公里,可装备核战斗部。 (二)拟定向海洋发展的方向 从美国的南部方向也就是NMD系统防御的相反方向,或者是美国东西部广阔的海洋对美国实施弹道导弹攻击,也是针对NMD系统的重要对抗方法。这种攻击可以由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从广阔的海域实施,也可以由船上发射的近程弹道导弹或中程弹道导弹实施。因为海基核力量具有机动性和隐蔽性较好的特点,能够利用浩瀚的海洋进行远距离战略机动,而且其突防能力强,对其拦截难度大,俄语论文网站,是在较小规模的情况下保持足够威慑力的最佳选择。俄罗斯已拟定由陆地向海洋的发展方向,核武器的发展重点已向海洋转移。俄目前正在加强海军核力量建设,改进原有核动力弹道导弹老潜艇,研制新一代的“北风之神”核潜艇和新一代的潜射导弹。至2010年,俄罗斯将拥有6艘D-4型导弹核潜艇和8艘“北风之神”核潜艇。届时,俄罗斯的海上核力量将明显加强,基本形成强大的海基潜射打击体系,核威慑实力必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高超声速巡航导弹 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是在25~40公里高度飞行,速度大于马赫数5的飞航式导弹。该类导弹不仅能够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而且有很高的突防能力。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可以装备核弹头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武器,其飞行速度快,可达马赫数8,8分钟内可飞行1000~1200公里,接近射程相当的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机动性强,可采用多种飞行剖面和水平机动弹道,优于弹道导弹;飞行高度处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高层拦截和低层拦截的交界处,不仅NMD系统无法拦截,在研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也难于拦截。因此,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是一种针对在研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有效对抗方法。目前,国外正加紧探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关键技术,美国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预期在2010年前后进入实用阶段。据称,俄罗斯在2001年已通过发射“白杨-M”导弹进行了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的飞行试验。 三、发展战略弹道导弹针对NMD系统防御能力的对抗方法 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对抗NMD系统主要有两方面方法:首先是拥有数量明显超过NMD系统拦截能力的战略弹道导弹及弹头,其次是发展针对NMD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技术,使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超过NMD系统的拦截能力。 (一)俄罗斯竭力保持战略弹道导弹力量 进攻性战略核威慑力量是俄罗斯防止大规模入侵的军事战略核心。尽力保持并加强进攻性战略弹道导弹力量,成为俄罗斯的主要对策之一。 目前,俄罗斯保持有约6000个战略核弹头和约1000枚战略弹道导弹,俄语论文题目,计划于2010年继续保持约2000个战略核弹头和400~500枚战略弹道导弹。这样到2010年,即使美国部署了NMD系统,俄罗斯的进攻性战略威慑力量也不会受到明显的重要威胁。由于近年来俄罗斯用于战略导弹的经费持续紧缩,俄罗斯通过持续部署新型陆基战略导弹PC-12M1“白杨-M”(SS-27)、延长现役陆基多弹头战略导弹的使用寿命和重新生产RSM-54“快艇”(SS-N-23)潜射多弹头导弹等方法,来保持战略弹道导弹力量。 从1998年起,俄罗斯连续4年每年部署1个“白杨-M”导弹团,预期到2010年可部署200~300枚“白杨-M”导弹。该导弹被认为是当今技术水平最先进,尤其是具有强突防能力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 俄罗斯曾声称,如果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将部分退出《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2),继续保留铁路机动的PC-22“解剖刀”导弹(SS-24)系统,该导弹可以携带10个分导式多弹头。同时,俄罗斯为了既减少发展费用又保持有效的战略导弹力量,还计划将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撒旦”(SS-18)和“匕首”(SS-19)导弹的使用寿命分别延长到25年和30年。其中,SS-18导弹是投掷重量最大的战略导弹,有多种型别,可以带多种核弹头,射程都在11000公里以上。 按照《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限额,俄罗斯曾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停止了SS-N-23潜射多弹头战略导弹的生产。但是作为五年计划的一部分,目前俄罗斯又重新开始生产该型导弹。而且,俄罗斯还在研制新一代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和新一代核潜艇。预计,“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将于2004年下水,2006年服役。 (二)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采用的先进突防技术 根据资料报道,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突防技术,重点为:大推力速燃火箭技术,诱饵及隐形技术,弹头机动再入技术,特殊弹道技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及抗核加固能力等。 A.助推段反探测技术 反导系统中的预警卫星主要是通过探测导弹尾焰的红外辐射来发现导弹的发射。俄罗斯探讨的助推段反探测技术,主要是由红外隐形技术和大推力速燃火箭技术组成。 红外隐形技术主要包括:在导弹或弹头上安装红外干扰装置;在导弹喷管外安装红外吸收装置以减小自身的红外辐射;在导弹的燃料中加入添加剂以改变导弹红外辐射的频谱等。采用大推力速燃发动机,以缩短导弹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并使其在大气层内关机,这样可以降低导弹尾焰的红外辐射,增大了预警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发现导弹和对其定位的难度,甚至使预警卫星来不及探测和定位,从而增强了导弹在主动段的突防能力。前面提到的俄罗斯SS-24铁路机动的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就采用了固体速燃火箭发动机。据略论,“白杨-M”导弹也采用了这一技术。 B.机动弹头和机动再入技术 前苏联在机动弹头技术方面进行过大量的探讨,曾用SS-18进行过10次机动弹头的飞行试验。这种机动弹头有以下一些独到的特点:(1)采用高压气瓶、液压作动筒来移动铀238核装置的位置,也就是通过改变弹头质心的措施产生弹头机动飞行的控制力距,以实现弹头的位置修正。该弹头尾部还装有8个用于姿态控制的径向喷管。上述措施有利于保持弹头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2)采用在大气层外进行目标特征匹配的雷达地图匹配制导技术。这种措施不仅避免了弹头高速再入到40~80公里,由于弹头与空气摩擦在弹体附近产生的等离子层形成的屏蔽,也就是“黑障区”对地图匹配的作用,保证了精度,而且避免了在大气层内进行地图匹配所需的弹头拉平减速,提高了弹头的突防能力。(3)可以根据弹头对抗反导系统防御能力的强弱,预先调整好机动程序和机动范围的大小。其弹头最大机动范围是以标准弹道为中心直径5公里的圆,可进行纵向机动和侧向机动。但是,该弹头比SS-18导弹所用纯惯性分导式弹头要重得多,重量约1500~1600公斤。 该机动弹头采用地图匹配精确末制导体制。进行地图匹配的探测雷达是大功率毫米波雷达,雷达天线位于弹头侧边。雷达天线与弹头之间用导轨连接,天线与弹头分离时利用轴向力从导轨滑出。弹头飞行到120公里高度时,雷达天线开始工作,利用被打击目标附近(最大距离约100公里)特征显著的地形、地貌,如河流、湖泊、金属桥、铁塔等,实现目标地图匹配。目标匹配完成后,以高压气瓶为动力源的控制系统对弹头进行调整姿态和位置修正,然后抛掉弹上雷达天线及高压气瓶,此时弹头位于飞行高度约90公里的再入点。弹头再入后可直接飞向目标,也可进行突防机动飞行。不进行突防机动时,弹头的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60米,进行突防机动时,弹头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100米。 C.分导式多弹头技术 前苏联的多种战略弹道导弹都装有分导式多弹头,如SS-18导弹可带10个核弹头,SS-19导弹可带6个核弹头,SS-24导弹可带10个核弹头,而“白杨-M”导弹虽是单弹头导弹,但是具有改装成可带3~4个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 D.俄罗斯新型“白杨-M”导弹可能采取的对抗方法 “白杨-M”是单弹头导弹,具有改装成可带3~4个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而且弹头提高了抗核爆炸拦截能力。虽然“白杨-M”导弹未进行机动再入试验,但俄方声称它拥有机动再入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而西方国家也认同了这一点,并认为它采用的是以前验证过的较成熟的技术。首先,“白杨-M”导弹的整流罩外形和投掷重量均比SS-25“白杨”导弹大,而两者弹头的威力大小一样,说明“白杨-M”导弹的弹头与SS-25导弹弹头有所不同。其次,“白杨-M”导弹作为俄罗斯21世纪的陆基标准战略导弹型号,在其研制之初的1993年,美国已经提出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所以“白杨-M”导弹有运用弹头机动再入技术以提高突防反拦截能力的需求。第三,前苏联时期曾用SS-18导弹进行过机动弹头的飞行试验,俄罗斯已拥有较为成熟的战略弹道导弹弹头机动再入技术基础。另据报道,美国人至今也不明白,它们已事先知道“白杨-M”导弹系统的弹道、雷达反射信号等战术技术性能,但为什么该导弹还是“跳过”了美电子监测仪器的监督。由此可见,“白杨-M”具有特殊的隐形和防探测能力。 针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白杨-M”导弹可能采取的对抗方法大体包括:单弹头可以改装成多弹头;弹头具有机动能力或特殊飞行弹道并装有战术诱饵;抗核加固能力;推力增大,可能具有快速助推或助推段机动能力;反侦察、反探测能力;投掷重量增大,为采取诱饵及其它突防方法创造了条件。此外,它还可对抗电磁脉冲干扰系统。 四、对NMD系统实施主动攻击 攻击NMD系统是指攻击该系统的预警卫星、地基雷达、拦截弹飞行通信系统等探测、通信系统。攻击这些系统的新武器,主要有针对性的反卫星武器和对地基雷达、拦截弹通信系统进行攻击的电子攻击弹头等。 可以说预警卫星是NMD系统的“眼睛”,干扰或摧毁它们是对抗NMD系统的重要环节。原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反卫星武器系统的国家之一,曾经进行过大量的反卫星武器探讨与试验,具有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某些反卫星武器已达到实战能力。原苏联最初准备用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消灭敌方的卫星;当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获得成功之后,原苏联又开始探讨利用载人飞船担负反卫星的任务,其重点研制的反卫星武器是采用破片杀伤弹头的地基共轨式反卫星导弹。所谓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是指该武器经变轨运行到目标卫星所在的同一轨道后,对目标卫星进行摧毁。另外,俄罗斯在强激光、高功率微波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发展相应的反卫星武器奠定了基础。 装备了电子攻击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也是一种重要的攻击NMD系统的武器。电子攻击弹头以压制/欺骗相结合的方式,削弱、抵消或摧毁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探测和通信等电子系统,使这些电子系统在战略弹道导弹攻击时,降低或失去作战能力。 电磁脉冲(EMP)弹头是电子攻击弹头的一种。其特点是达到最大电场强度的时间极短(纳秒级)、频率极宽。电磁脉冲一旦进入雷达天线、电子设备,便会瞬间形成强大电流,使电子设备在保护电路工作之前即被烧毁。所以,电磁脉冲弹头能够干扰或损坏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和通信系统,使这些系统或整个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完全失效,甚至瘫痪。电磁脉冲弹头有核与非核(常规)两种类型。据报道,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已经建立起技术基础并具备了用这项技术来设计武器的经验。 责任编辑:兆 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