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政府在普京总理的积极推动下排除阻力,最终通过远东开发战略,使这一沉寂多年的广袤神秘之地再次跃入人们关注的视线。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广袤神秘之地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个模糊概念,其地理范围可能包含西伯利亚及以东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沙皇俄国的确曾把乌拉尔山以东的全部领土称为西伯利亚,在行政上划分为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苏联时期,远东从西伯利亚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的地理概念。按照俄罗斯现今的行政区划,远东地区是一个概念十分清晰的地理名词,它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区,面积约为621万平方公里,约占俄国土面积的36%,由十个联邦主体组成,即: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萨哈林州、马加丹州、勘察加州、科里亚克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和萨哈共和国。这些联邦主体与比邻的东西伯利亚后贝加尔地区组成远东和后贝加尔各联邦主体跨地区经济协作协会,协会理事会和办事机构设在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在普京任总统期间,为了加强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把全俄划分为七个联邦区,并向各联邦区派驻总统代表,其中远东经济区被划为单独的联邦区。由此可见俄罗斯联邦中央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 打开俄罗斯地图不难发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北部,在地理划分上属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的欧洲部分。它在西部与西伯利亚联邦区紧密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分别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及日本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南北长3900 公里,东西长2500~3000公里,可谓幅员辽阔。 远东地区地形复杂,山地较多,河流纵横,气候多样。北部地区深入北极圈,属于寒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1月份的气温达到零下38~50℃,奥伊米亚康有零下70℃的记录,是全球著名的“寒极”。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人们能真正体验滴水成冰的神奇感受,连呼吸都将变得十分困难。这里夏季气候凉爽、短促,7月气温只有11~15℃,全年降水量140~290毫米,植物生长期仅50~100天,依偎地面的植物匆匆开花结果,大自然呈现一派荒凉景象。而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季气温在零下10~21℃,夏季为15~21℃,降水量530~1050毫米,植物生长期125~200天,这里能够种植西伯利亚和远东其他地区所不能种植的水稻、大豆,还能种植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和各种蔬菜。 远东地区可谓是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俄渔业、林业、矿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水电、地热、旅游等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也是俄罗斯面向太平洋的战略要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就是著名的太平洋舰队驻扎地。 不过,这里却是俄罗斯人口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远东地区纳入俄国版图的时间并不长,从沙俄军队越过乌拉尔山逐渐占领这大片土地算起也不过300多年的历史。远离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加上严酷的气候条件以及历届政府对待该地区的种种政策,使得这里人口增长起起伏伏。据俄罗斯有关部门统计,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至今只生活着约680万人口,仅占俄全部人口的4.7%。 流放所的历史传奇 提及远东,世人很容易联想到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放所――萨哈林岛(库页岛)。的确,沙皇时代远东和西伯利亚长期被当局视为“国内殖民地”,俄国历届政府在该地执行“惩罚性垦殖”政策,使这里成了国内外有名的苦役流放地。萨哈林岛是俄国在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苦役流放地的一个缩影。 据俄罗斯文献记载,到19世纪中叶,萨哈林岛已经是俄国最大的流放地。1869年4月,根据沙皇发布勒令,萨哈林岛成为流放“顽固犯罪”的场所,当年便安置罪犯800人。1886年这里又开辟成政治流放地。截至1900年1月,萨哈林岛人口总数为38230人,其中流放人口为23062人,之中苦役流放犯为5822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苦役岛”。岛上的“居民点”是监狱,流放苦役犯、流刑移民占岛上居民的绝大多数,他们从事修路、伐木、挖煤、种地等各种苦力活。 在文学名著《复活》中,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蒙冤入狱,被判处四年苦役。“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为她奔走上诉,并陪伴她前往漫无边际的西伯利亚荒野。许多人正是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获得了对西伯利亚的最初印象――可怕的苦役流放地。 1890年,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对萨哈林岛进行了考察。他探访监狱、矿井、移民村,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1892年,契诃夫了著名小说《在流放地》,生动地描写了流刑移民的凄苦生活。1895年,契诃夫了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萨哈林旅行记》,书中大胆披露了流放苦役犯和强制移民的悲惨生活,指出使用流放犯、苦役犯及流放犯出身的农民开发萨哈林是失败的。 可以说,政治流放成就了远东和西伯利亚成为近代俄国政治和思想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些政治流放者成为在远东和西伯利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种种传奇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19世纪90年代初,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出现了第一批被流放的社会民主党人。1898~1900年,在阿穆尔省出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小组。列宁在东西伯利亚西部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米努辛斯克流放期间坚持从事革命活动,他同俄国自由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和经济派进行不懈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间的传播扫清了道路。1899年3月,列宁以伊林为笔名出版了著名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流放期间他还完成了建党纲领和计划,酝酿出版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火星报》。可以说,流放期间,列宁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敲响了埋葬旧俄国制度的钟声。 事实上,俄国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包括革命者、政治家、宗教人士,还有大批的文学家、诗人等都曾遭受过流放命运,如著名的12月党人、彼得拉舍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瓦伦斯基以及斯大林、托洛斯基、加米涅夫、捷尔任斯基、古比雪夫等等,对于他们在流放中的传奇故事俯拾即是。 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流放制度尤其是刑事流放等造成了严重社会后果,很多苦役犯在服刑期间设法逃跑,服刑期满后一些人不能回到原籍地,只好四处流荡,很多贫困无助的闲散之徒成了当地社会隐患,老百姓缺少安全感,也增加了人们关于这一神秘地区的恐惧,一般人对这一地区不敢问津、望而止步,这是造成远东地区在历史上劳动力匮乏,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1900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才签署命令废除流放制度。 大有可为的中俄远东开发合作 远东开发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苏联时期,这里就经历过多次发展热潮,苏联政府有意识地往远东地区移民,制定了地区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大批新兴城市在远东地区荒无人烟的土地上拔地而起,铁路、公路、航空港、海港星罗棋布,远东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这一地区始终大大落后于苏联的欧洲地区。 苏联解体后,受俄罗斯经济与社会转型的作用,远东地区不再享受苏联时期的各种优惠政策,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老化、人才流失等现象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远东经济发展相对俄罗斯西部变得日渐衰微。为确保俄罗斯远东地区安全并使之成为推动俄经济发展的动力,俄罗斯有识之士很早就建议政府出台远东开发战略。针对资金缺乏等问题,有政治家和学者提出加强俄罗斯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互利合作,共同开发。这一提议在俄罗斯遇到反对声音,有人担心中国参与远东开发将威胁俄罗斯的主权安全云云,远东开发战略一推再推。直到今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政府最终通过远东开发战略。在该战略中,加强与中国等国家在经贸、林业、能源、交通、现代制造、农业等各领域的合作成为俄开发远东的重点领域,引进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是该地区对外合作的主要方向。 其实,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进行开发合作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在该地区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的政治基础,这一点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次,中俄两国在远东开发上有着十分接近的共同利益,即俄罗斯开发远东与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目标大体一致;其三,中俄两国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优势,中国30年改革开放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双方国土相邻,交通便利,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等;其四,中国劳动力潜力巨大,可以为严重缺乏劳动力的俄远东地区提供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 ,俄语论文网站,俄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