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19世纪中叶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朝鲜移民逐渐接受了俄式学校教育,东正教在他们中开始普及。移居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在与俄国人的接触中受到俄罗斯文化的作用,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 关键词:俄国远东 朝鲜人 文化生活 沙俄通过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俄国远东边界至此最终形成。远东地广人稀、远离俄国行政中心,在开发初期面临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加快对这一地区的开发,沙俄政府颁布了鼓励本国与外国人向滨海省和阿穆尔省移民的法令,于是在远东出现了大量移民。除来自欧俄和西伯利亚的本国移民外,国外移民也占一定比例。其中绝大多数外国移民来自邻近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十月革命前,在远东生活的朝鲜人的数量仅次于中国人,达10万人左右。为加强对朝鲜移民的管理,俄国地方当局设立了专门的朝鲜学校,它们为在朝鲜移民中普及俄语、宣传俄国文化起到了重要影响。在对待俄式教育的态度上,朝鲜移民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俄国东正教在朝鲜移民中较为普及,此外,他们还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了本民族的多神教信仰。移居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在与俄国人的接触中受到俄罗斯文化的作用,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 一、远东朝鲜人的学校教育 1863年,几名朝鲜人私自进入俄境,他们是进入俄远东地区的最早移民,此后越来越多的朝鲜移民来到远东地区定居。随着朝鲜移民在远东定居人数的增多,俄地方当局为加强管理,更好地在朝鲜人中普及俄语,决定成立专门的朝鲜学校。1866年8月30日,东西伯利亚总督М.С.科尔萨科夫批准了滨海省省长对于在波谢特区设立朝鲜学校的提议。同年秋,棘心河村成立了第一所朝鲜学校[1]206,但由于没有教师,直到1868年才开始正式招收学生,最初共有近20名朝鲜男孩在此就读,此后在岩杵河等地陆续建起了朝鲜学校。建校资金主要来自地方当局,有时也经常募集到教会及个人的捐款。1876年在棘心河等五个朝鲜村中受教育的情况可见表1[1]209。 由表1可见,这一时期朝鲜移民接受俄式学校教育的普及率很低,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短缺。根据资料统计,1868—1876年间,国家拨款和个人捐助的资金约为3 770卢布,即平均每年为418卢布89戈比。这些资金用来维持学校正常的开支,如支付教师工资、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显然是不够的。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棘心河村和岩杵河村的学校都曾短时间内无法正常授课。 其次,授课教师短缺也是朝鲜移民接受俄式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原因。直到19世纪70—80年代,一个朝鲜村通常只有一名教师授课。例如,由于岩杵河村的教师卡柴生病无法教学,该村的朝鲜学校不得不从1879年1月暂时停课。直到同年底神甫И.先科到校任教后,朝鲜儿童才重新回到学校。 再次,教学措施不当。在开展学校教育的初期,朝鲜学校里只教授俄语一门功课,教师讲课时完全使用俄语, 这非常不利于朝鲜儿童的学习,学生们很难真正理解俄语中一些单词的含义,造成许多儿童中途辍学。 最后,老一辈朝鲜人不支持、甚至反对儿童在朝鲜学校读书。朝鲜家庭中的长者希望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愿儿童过多接触俄国文化。并且这一时期,在整个阿穆尔沿岸地区定居的俄国人并不很多,朝鲜人自给自足、生活圈子狭小,有些朝鲜人认为让孩子接受教育、学习俄语实为无用之举,因此千方百计阻挠儿童上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得不由地方当局出面干预,采取一些硬性方法,如对不允许儿童上学的家长处以罚款等,才能让朝鲜儿童接受教育。 19世纪末,朝鲜儿童的受教育率呈现显著提高的态势。根据官方统计资料,1892年滨海省的学校里共有225~230名朝鲜儿童,相当于每73名朝鲜居民中就有1人接受教育。这一比例大大高出俄国居民中儿童的受教育比例,即每123名俄国居民中有1人接受教育。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第一,朝鲜学校经费较之俄国学校宽裕。一般情况下,教会机构为在朝鲜居民中传播东正教,会承担一部分办学经费,再加上地方政府划拨的经费和朝鲜农民分摊的经费,基本可以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而政府对俄国学校的拨款很少,例如,1889年,滨海省政府划拨的教育经费总共才23 769卢布,仅相当于全省预算7 915 497卢布的0.3%强[2]。第二,随着学校教育在朝鲜村推广,朝鲜人逐渐意识到让孩子掌握俄语的重要性,看到学生们在结束学校教育后,就业渠道大大拓宽,从而改变了禁止儿童受教育的传统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