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对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化生活所进行的系列观察的合集。文章的写作时间横跨半个世纪,从1940年代直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题材丰富,既有游历见闻,也有对作家的观察与追忆,当然更多的是对苏联文化体制和生态的深刻剖析。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伯林出生于俄罗斯里加的一个犹太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正是此一“身世与文化上”与俄国的直接渊源,令其对俄国的知识阶层有着深刻的同情与了解,因此呈现于笔下的关于苏联时期文化生活的述评,就少了几分旁观者的冷峻,而多了一些感同深受的温情。 但坦率而言,这种对“准母体文化”的“渊源及同情与理解”,并不能保证他的观察与认知更能拥有客观性与准确性;相反,关于一种文化传统的眷恋,会令人们倾向于将任何自这一传统衍生而出的流变都视作是一种“背叛”,一种“偏离”,甚或一种“畸变”,尤其是当观察者自身已经抽离于这一演变过程,而作为这一演变舞台的“故国神州”已然沦陷于一个极权体制之下时。因此,虽然本书号称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对于苏联的一些“从未过的”文章,但其叙事逻辑已然是确定的,它们提供的更多是新的用来验证这一逻辑的信息。 事实上,当人们看到“苏联的心灵”这一语句时,脑海中不期然浮现的必然首先是那些“挺身而出或默默抗争”的所谓“苏联的良心”们,他们的名字如今关于中国读者来说,也是耳熟能详: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等。在包括伯林在内的很多人看来,正是这些“良心”共同构成了“苏联的心灵”,他们以自己精神上的高蹈和现实生活中的特立独行来强调对前政权的“不认同”,并通过这种“不认同”,令俄罗斯文化中固有的优质成分得以薪火相传,延续着普希金、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代表的高贵传统。与其说他们是“苏联的心灵”,不如说他们是“俄罗斯的心灵”,只不过不幸经历了“苏联时期”,因此,将他们称为“在苏联的俄罗斯心灵”更为精准,是他们成就了“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最终将“俄罗斯的灵魂”牵引回历史的正道。 这一话语逻辑具有高度的自洽性,“苏联”如今可以被俄罗斯人抛于脑后,他们恢复了自己的“真身”,在伯林于前苏联崩溃之际给他们的“一封家书”里,俄罗斯人重又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然而这种历史和文化的“截弯取直”主义,抹杀不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尴尬:苏俄的诞生乃至苏联的成型,无法被简约为历史的偶然或必然,它说到底是包括“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在内的“精英共谋”――“全神贯注且不厌其烦地沉浸于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思考,或许是整个俄罗斯艺术和思想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这一特征极大地作用了十月革命……”艺术家与革命者的主要分歧在于,前者指望革命能够实现他们最激进的“反资产阶级”的主张,后者则希望所有的艺术和知识活动都能够直接服从于革命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革命最终被异化。邪恶与奴役必败,但它永远不意味着对某个阶层的加冕礼,俄罗斯人能够从一个“失败的国度”重又站起,说到底是人性的胜利。沉湎于“苏联的心灵”,抑或是纳粹时期“德国的心灵”,乃至麦卡锡时代“美国的心灵”,并无法保证人们不重新落入专制主义的窠臼。★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增修版)》 陈明远 陕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29元 本书提供了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人的生活细节、经济状况与社会生活的最全面、最翔实的图景。 《个人历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 [美]凯瑟琳・格雷厄姆 中信出版社 定价:48元 这是一部浓缩了美国新闻史和社会发展史的教科书,这位女传媒巨头在回忆自己传奇人生时说:“我的人生包含着太多出乎意料和不可复制的内容。” 《名士风流》Ⅰ/Ⅱ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2/30元 这是作者以自己和萨特的知识分子圈子为蓝本的长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及那个圈子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和瓦解,也可看出作者对爱情、责任和自由的纠结。 《民国外交强人陈友仁》 陈元珍 三联书店 定价:39.8元 作者在书中记述了陈家三代革命者形象――陈桂新,太平天国的将领;陈友仁,民国外交风云人物;陈依范,时刻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唤的画家和新闻工作者。 《什么都没有发生》 陈冠中 春风文艺出版社 定价:26元 在作者笔下,与他个人年龄、经历有些类似的“婴儿潮”一代,在无羁的人生背后,其实什么都发生过,甚至连结局都发生得那么惨烈。 ,俄语论文题目,俄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