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联解体后,在中俄旅游和边贸的推动下,大量的中国移民涌入俄罗斯。他们在俄罗斯的农业、商业、建筑业等各个领域挥洒着汗水,不仅为自己积累着财富,更为俄罗斯的市场繁荣、经济振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他们也为祖国的发展和增进中俄友谊做出了贡献。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又一个华商集中的地区。90年代初,莫斯科就有个体华商约10万人;随着中俄两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规律的影响,目前人数已大幅度减少。莫斯科内务总局局长普罗宁在2003年10月9日说,根据莫斯科边防出入境统计数字来估计,长居莫斯科的中国人大约4万人[6]。按其中90%经商来计算,大约有3.6万人,实际上要高于这个数字。在莫斯科市北有一幢米黄色的大楼,即“唐人楼”,正式名称为莫斯科扩东商贸中心。这里是莫斯科华商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该中心不但是华商们生活休息的地方,同时也是储存货物和批发商品之地。据说这样的“唐人楼”在莫斯科曾经有过十多个,现在只剩下“扩东”一家了。莫斯科有一个以中国货为主的大型批发市场,即莫斯科集装箱市场。莫斯科的中国商人80%在这个市场上或做老板,经营自己的摊位,或给别人打工。据熟悉该市场的中国人估计,有3万多中国人在这个大市场经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40%的人居住身份不合法[6]。在莫斯科市区南部的大环路旁边,有一个叫“艾米拉”的大市场。这是一个兼零售、批发和仓储的日用轻工商品市场,其中95%的商品来自中国。2003年开业以来,中国商人在这里租赁了300多个摊位,有些华商还租赁了市场的仓库存储货物。在莫斯科的华商除了传统的摆地摊、租摊位和仓储批发与零售外,也开始了新型的超市经营方式的尝试,如在莫斯科最繁华的商业街新阿尔巴特街上曾出现华人开办的天客隆超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在莫斯科,中国人经营的大小贸易企业和商店有数千家(2002年)[11]98,主要经营中国生产的服装、鞋帽、皮货、蔬菜、粮食等,为莫斯科市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为保证贸易的顺利开展,相匹配的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如华商咨询服务企业、通讯和电讯服务中介企业、海关运输和仓储服务企业、外汇兑换处等。此外,莫斯科的华商经济开始向“实业”化过渡,蔬菜种植、熟食和豆制品加工、服装厂和制鞋厂等实体开始兴起。莫斯科的中餐馆也逐渐兴盛起来,截止2002年,已有100多家。档次颇高的宾馆、饭店已拔地而起。来自北京的华侨温锦华,在莫斯科奋斗了十多年,投资开办了人民宾馆、长城饭店,并创办了《莫斯科华人报》,成为莫斯科著名侨领。[13]总之,莫斯科的华商经过十几年的奋力拼搏已为自己在海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总领事郭敏所说的那样:“莫斯科的华侨华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他们已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幼稚走向成熟。”[14] 中国商业移民除了在俄远东地区和莫斯科外,也进入了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据国侨办提供的资料,截止2000年底,在此居留的中国公民共计5 483人,主要来自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城市,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之中除了上个世纪50年代留苏的老华侨和80年代来苏探亲后居留的原苏联人配偶及其子女外,都是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来俄经商的人。另据广东省海交会调研团于2004年11月赴圣彼得堡调研后所提供的资料,该地现有中国人5 000人左右,其中华侨华人、华商2 000人,留学生3 000人。2017年4月1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圣彼得堡有约5 000名中国人。可见截至目前华人人数并未增加。华商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纯粹经商的不多。这里有中餐馆百余家,最大的是唐人酒楼。此外,华商还经营旅游服务业,如圣彼得堡华侨国际旅行社等。 3.建筑业。建筑业是中国移民在俄罗斯涉足的又一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建筑业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因此,许多俄罗斯人不愿从事这一职业。而主要是农民出身的中国建筑工人则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加之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于是他们便借俄远东建筑业缺乏劳动力的大好时机来到这里,成为俄罗斯中国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工程移民大多是在中国地方政府或建筑工程企业主导下与俄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实现的。这是中俄劳务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具体操作是:中方承接总包工程,劳务人员由中方派遣,设计、施工、装修、设备及材料供应由中方负责。工程完工后由俄方验收,合格后进行结算。即所谓的交钥匙工程。承建的工程项目主要有写字楼、宾馆、商店、住宅、车站等[8]275。中国建筑移民进入俄远东地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如1986年中俄双方协议,由中方派出8 000名工人到西伯利亚从事建筑劳动[11]98。1988年,黑龙江省的建筑工人在绥芬河对面的俄远东波格拉尼奇内镇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一座年产2 000万块砖的制砖厂。1993年中国建筑工人在阿穆尔州完成了合同金额55亿卢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同年,黑龙江省瑞驰建筑企业承建了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银行大楼,1994年承建了乌苏里斯克海关大楼,1995年在纳霍德卡承建了海关住宅大楼,1996年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修建了海关物资基地。该企业还在吉林珲春对面的克拉斯基诺市修建了一座海关大楼。中国土畜产总企业在纳霍德卡建了一座“远东大厦”。1995年辽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在哈巴罗夫斯克承建了光荣广场烈士碑群的工程项目[8]276。吉林省于1995年派出建筑工人建设符拉迪沃斯托克宾馆及克麦罗沃州宾馆。1996―1999年吉林省对俄开展的建筑工程承包业务总金额达到8 640万美元,派遣劳务人员总计10 534人[8]273。应指出的是,以劳务合作方式输出的中国建筑工人纯属短期移民性质,工程结束后即返回中国。除了通过上述中俄劳务合作带动建筑工程移民进入俄罗斯外,也有中国的民营公司家只身奋战在俄罗斯建筑工地上。被誉为中国在俄罗斯最成功的建筑行业公司、以何文安为总裁的华富集团,自1992年以来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累计建设50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其中2002年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占该市当年建筑总面积的50%。500多中国人在该集团工作。华富集团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商业兼住宅楼、精品商贸城、四星级宾馆、写字楼等。由于工程质量优良,售后服务好,华富集团真正成为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建筑行业的第一品牌,改写了中国商品质量低下的不良记录[15]。 (三)经济贡献 在俄罗斯的中国移民不论是务农、经商,还是奋战在建筑工地上,他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但为自己创造着财富,更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或是雪中送炭,或是锦上添花。可以想见,在新俄罗斯刚刚问世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面对惊人的通货膨胀和极度的商品短缺,是中国的商人们将生活必需品送到俄罗斯的货架上、餐桌旁。远东撂荒的大片大片的土地,是中国的农民将其开垦出来并结出丰硕的果实。矗立在俄远东大地上的豪华宾馆、酒店、住宅楼凝结着中国建筑工人们汗水。这一切都刻在有良知的俄罗斯人民的心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振兴离不开中国人,特别在俄远东地区。俄外交部驻赤塔州的代表曾说:“如果把这里的中国人都赶走,那么70%的老百姓都将穿不上裤子。”[7]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中国,俄远东封闭了黑龙江沿岸的11个海关。由于中国商品进不来,封关不到一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就爆发了数万群众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开放海关。因为在短短几天,俄语论文,市场物价飞涨十几倍,日常用品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9]。“非典”事件过后,一位俄经济学家坦言,非典时期的封关,让远东人明白了远东经济离不开中国人[9]。滨海边疆区移民局官员维克多说,在远东需要中国人,这是事实。不然这里没人工作了,特别是农村,所有的人都喝酒。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一个小伙子说,我的故乡因为与中国人和中国经济合作,生活水平几乎与莫斯科的市民差不多。就业率高,物价便宜,人均月收入在100美元左右[6]。俄罗斯媒体常有报道说,远东地区中国劳工受当地百姓的好评和雇佣者的欢迎。很多使用中国劳工的俄企业都认为中国劳工勤劳朴实,听话守法。他们吃苦耐劳,不酗酒闹事,生产效率高,劳动力价格便宜。总而言之,雇用中国劳工很合算[6]。 中国移民在繁荣俄罗斯市场、丰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为俄罗斯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从增加远东地区财政收入看,上面谈到的一个小小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扎巴市场,光中国人每年缴纳的租金一项就有3亿多卢布。以此推算,中国人在该市每年缴纳的租金在10亿卢布左右。难怪阿穆尔州政府副秘书长曾说,没有中国人,阿穆尔州的经济将受到严重打击。是中国人支撑了阿穆尔州,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9]。乌苏里斯克仅从一个中国市场收取的摊位费每年就高达150万美元。该市副市长曾说,该市之所以能够保证公务员开支,主要就是依靠从中国市场得到的收入[7]。远东其他地区的情况类似。据俄远东探讨所2003年的统计,常住(合法或非法)远东地区的中国人仅20万,只占远东600万人口的3%至4%。而这些人为远东联邦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占5%[16]。仅举数例,足以说明中国移民对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都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俄罗斯《独立报》于2003年10月10日题为《中国人拯救俄罗斯》的文章指出,出乎公众意料的是,中国移民不仅不会威胁俄罗斯,反而能拯救俄罗斯。至少,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帮助俄罗斯经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16]。 三、殷殷祖国情,拳拳赤子心 工作和生活在俄罗斯的中国新移民在为自己的海外事业奋力拼搏的同时,心系祖国,情牵故土。他们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1998年国内发生特大水灾,莫斯科地区华侨华人及个体商人纷纷到使馆捐款,救助灾区,表达他们的爱国之心。对此,民政部发去了感谢信。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旅俄各届中国侨胞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举办大型庆祝晚会、组织千人签名、举办香港回归图片展、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展等。对台湾陈水扁的台独行径,旅俄华侨华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旅俄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先后派团参加了在德国柏林、日本东京、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001年5月20日,在陈水扁上台一周年之际,旅俄华人又积极参与了“全球海外华人同胞反独促统五月大行动”,并在莫斯科举行大型集会,强烈谴责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理念、分裂祖国的行径。莫斯科十几家华人报刊和网站全力配合,都在头版以大量篇幅全面报道了俄罗斯、独联体及全球华人组织这次行动的盛况[17]。在北京申奥期间,莫斯科作为国际奥委会决定2017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地,莫斯科华侨华人成立了由15名委员组成的莫斯科旅俄华侨华人支持北京申奥委员会,并作为全球华侨华人支持北京申奥巡签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参与组织了为时一个月的遍及世界五大洲的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北京申奥活动。2001年4月15日,旅俄华侨华人在莫斯科市中心革命广场举行了签名活动。来自俄罗斯全国各地、远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甚至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的华侨华人代表也风尘仆仆地赶来参加签名活动,总签名人数达5万以上。其规模之大、签名之踊跃、场面之壮观,令在场的炎黄子孙为之振奋。为取得申奥成功,莫斯科旅俄华侨华人支持北京申奥委员会的全体委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决定2017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关键时刻,为全力支持北京申奥代表团和配合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在莫斯科的报道工作,旅俄华侨华人在提供翻译、车辆、饮食等后勤保障和提供安全保卫等方面尽了最大的努力[17]。北京申奥成功,凝聚着旅俄华人的殷殷爱国之情。2003年春,俄罗斯华侨华人力助祖国抗击非典。莫斯科华人联合会副主席温锦华先生多方联络俄罗斯著名的生物化学和传染病专家,希望为正在遭受疫病威胁的同胞们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最终经俄罗斯专家推荐的药物及其原材料样品和有关药理、药检说明等资料交至中国卫生部[18]。爱国义举,赤子之心,溢于言表。莫斯科新世纪工贸有限企业的创办者,把豆芽这种为中国人普遍喜爱的大众食品打入了莫斯科数百家商场的华侨同胞姐妹王念丹、王念东,事业取得成功后,心系祖国,情牵故土。1998年国内发生水灾,1999年发生地震,姐妹俩积极捐款,表达她们的爱国之情。姐姐念丹深情地对记者说,虽然身在国外,但是,我的心时时刻刻都想着祖国。我要用自己学到的俄语知识为这里的同胞服务,为增进中俄友谊做出贡献[19]。资深华人赵琳,已在莫斯科生活多年。人生因时代风云变幻而起伏不定,但对故国仍一往情深。她热心办起了扩东贸易中心,为前来经商的同胞提供落脚栖身之地。她开办中文学校,让祖国语言在俄罗斯发展。北京申办奥运,他自费组织表演队,用中国历代服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弃艺从商的话剧演员李宗伦,来到莫斯科决心做一名文化使者,办起了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以文化旅游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俄罗斯公众[13]。像上述这样的事例,在旅俄华侨华人中屡见不鲜。 俄罗斯有十几家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其中较有作用的有:旅俄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莫斯科中华总商会、俄罗斯远东中俄工商联合总会、莫斯科华人妇女联合会等。这些社团与中国驻俄使馆、国内侨务部门等组织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这些组织在历次国内、国外的重大活动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指出,旅俄华侨华人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增进中俄友谊、了解与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影响。事实证明,广大旅俄同胞是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祖国统一、中俄友好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潘翎.海外华人百科全书[K].香港:三联书店有限企业,2000:328� [2]于晓丽.俄罗斯远东转型期外来人口状况略论[J].俄罗斯中亚东欧探讨,2017,(2)� [3]戴桂菊.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和外来移民政策[J].俄罗斯中亚东欧探讨,2004,(3). [4]弗拉基米尔・波尔加科夫.俄罗斯中国新移民近况及其课题探讨[J].华侨华人历史探讨,2017,(2). [5]于佰春.走访远东华人村[J].侨园,2017,(1). [6]邓兰华,张红.俄罗斯华侨华人与俄联邦的移民政策[J].华侨华人历史探讨,2017,(2). [7]沈殿成.俄远东地区中国人[J].侨园,2017,(5/6). [8]李传勋.俄罗斯远东市场探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喻尘.探访中国商人在俄罗斯远东的生存境遇[EB/OL].(2004-11-13).省略. [10]陆路.中国人去国外种地[J].侨园,2017,(1). [11]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K].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12]曲伟.初访犹太自治州[J].西伯利亚探讨,2003,(2). [13]于希.俄罗斯华侨华人喜见吴邦国关注中俄地区合作[EB/OL].(2004-05-25).新华网. [14]曹宏亮,毛磊.创业他乡路正长(华侨华人世纪行)[EB/OL].省略. [15]曲伟.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访问记[J].西伯利亚探讨,2003,(1). [16]中国人拯救俄罗斯[EB/OL].(2003-10-13).省略. [17]温锦华.旅俄华人志,殷殷报国情[EB/OL].(2017-05-22).省略.cn. [18]美国、俄罗斯华侨华人力助中国抗击非典[EB/OL].(2003-05-08).中国新闻网. [19]中国双胞胎姐妹莫斯科闯天下[EB/OL].(2004-10-20).省略. [责任编辑:邹秀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