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看世界(二)[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智利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3年前,记者兼南美国家旅游博客创始人阿纳斯塔希娅・波洛希娜从莫斯科搬到圣地亚哥,她为我们讲述了俄罗斯和智利的差异。
  
  莫斯科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相距1.4万公里,两国居民的性情也有天壤之别。住在智利的日子大大颠覆了我对这一遥远的南美国家的认知:智利人热情如火的个性往往被实践主义和理性思维所取代,而贪图安逸和循规蹈矩的作风又常常表现在令人深感意外的地方。圣地亚哥独一无二,与本国其他地区大不相同,这一点跟莫斯科很像,不过相似之处到此为止。
  不/是的
  智利人不会说“不”,俄罗斯人的直性子让当地人感到震惊,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粗暴无礼的表现,即使你认为拒绝得谦逊谨慎、理由充分。智利人不容置疑地说出“是的”,其实是希望你把它当成含蓄委婉的“不”。说话人一定会把回绝的意思用模棱两可的语句漂漂亮亮地包装起来,实话实说的要求让人有被施压的感觉。初来乍到的俄罗斯人都花了不少时间和耐心破译这种礼节的含义。
  警察
  警察是智利人的朋友,他们不耍弄阴谋诡计,乐于提供帮助。智利人引以为荣的是警界没有营私舞弊现象,跟俄罗斯相比,这一点最有说服力。智利人从来不会想到用破钱免灾的办法解决任何违法事件,贿赂本身让他们觉得非常野蛮、不可思议。智利警察的社会福利和工作条件不错,他们都很珍惜。
  市中心
  如果说莫斯科城建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质量水平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话,那么智利的情况正好相反:你很难把圣地亚哥市中心称作体面的居住地。这里十分喧闹,盗窃猖獗,聚集了很多不太富裕的拉丁美洲国家移民,建筑物外�^也不太讲究,因此市中心的房价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房价。
  爱国主义
  我们举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智利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地人最引以为荣的东西是啤酒,在莫斯科很难找到质量上乘的国产啤酒,而智利的啤酒文化却相当发达,就连小型超市都能买到品种齐全、价格多样的上好啤酒,最多10美元一瓶。这里没有外国啤酒,智利人认为既然本国可以生产,那就没有必要进口。
  智利人有理由觉得自己的国家很美,国内旅游需求旺盛,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热点目的地有阿他加马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以及海滨地区。智利的交通设施十分完备,乘坐舒适的大巴或飞机可以到达大多数景点,在景区租车也很方便,而俄罗斯人要想到国内边境旅游,就不能奢望有这么好的交通条件了。
  
  食物
  当地的食物主要有4种:肉、白面包、鳄梨和甜品。智利人是出了名的食肉动物,所有节假日必吃烤肉,从无例外。他们钟爱三分熟的肉,要一块烤得很熟的肉,会让人有贬低烧烤水平的感觉,缺乏美食观念。俄罗斯人习惯用到的各种调味品和酱卤汁,他们一概不用,认为会淹没牛肉的滋味。智利人喜欢把一整块肉放在烤架上,烤好之后再在案板上切成小块,佐以大粒盐。主食通常是在烤架上稍作加工的热狗,没有一点儿绿叶菜。很多智利人家在阳台上安装电烤炉,即使平日也会让邻居闻到烤肉的香气。
  财富
  俄罗斯人习惯通过外表和物质神气十足地展示自己的财力,智利人则不喜欢露富,也不会急于用标志性物质维持形象,这一点也与俄罗斯民族气质反差极大。智利有钱人不买昂贵的奢侈品,通常只开旧车和中等价位汽车,但会在高档小区购置好房,花钱去国外接受教育。如果说这些年出现了很多俄罗斯“新贵”,那么智利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大多是一辈辈传承和积攒下来的,“白手起家”的情况非常少见,判断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明显依据与外在的阔绰无关,而是家族姓氏、交际圈子、业余爱好、就读学校等等,处于这种地位的智利人穿着打扮就像硅谷极客:破烂的牛仔裤,普通超市买来的大众品牌超长汗衫,外加一副居高自傲的人常有的那种略显轻蔑的眼神。
  言而无信
  在智利,所有事情都得等到ma?ama,也就是明天,这一时间段指的其实并非明天,有时相当于好几个星期。言而无信是当地人的典型特征,常常使到智利谈生意的俄罗斯人怒火中烧,如果商讨会晤时没有当即定妥见面地点和准确时间,那么ma?ama就可以译成“永远”了。
  热情好客
  牢固的家庭纽带是智利社会的基石。智利人热衷于跟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不管有没有理由。在智利人的概念里,家庭成员也包括所有堂兄妹、叔伯婶姨等,亲人之间交往甚密。这就跟倾向于独处的俄罗斯人大不一样了。在最盛大的节日里,智利人习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平时的周末午宴则局限在较小的圈子内。
  任何庆祝活动都会持续一整天。以堵车或者太忙做托词,参加生日聚会只露一面在莫斯科很常见,在智利可不行――智利人很少真生气,而这却正是让他们真生气的情形,绝不可以提前走掉,即使无聊得要死,也必须彬彬有礼地耐心等待,直到大家全都撤时再走。
  抗议
  智利大学生、国家公务员、小型商业网点和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经常举行抗议集会,大家早就习以为常,行人对抗议者都不怎么在意。与俄罗斯人有所不同的是,智利人真诚地相信,他们的积极主张会改变某些社会现象。群众集会往往成为“克制和平衡”的有效手段,因为智利政府会听取抗议者的意见,比如巴塔哥尼亚一个上亿元的热力发电厂建设项目,由于会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致命作用,最终遭到冻结。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该项目已经得到各方认可,却在全国范围内群众抗议的巨大压力下予以取消,使得智利大亨和背后支持他们的西班牙企业落得血本无归的结局。
  年龄
     智利人对年龄的理解跟俄罗斯人截然不同,女性和男性分别在60岁和65岁退休,没到这个年龄的人都算中年,这并不奇怪,因为智利人的平均寿命是81岁。在圣地亚哥的高档餐馆里经常会遇见共进晚餐的老夫妻。上岁数的女人非常关心自己的妆容,她们涂指甲油,俄语论文范文,做头发,看起来比她们的孙女还会保养。35岁之前的智利人是名符其实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智利人常常稳稳当当地停下前进的脚步,作为交换生,到澳大利亚深造一年,学习英语。莫斯科人认为25岁前就得有一份固定职业,在这儿却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想法,因为这一年龄的圣地亚哥人刚刚结束实习期。有时你会觉得智利年轻人对未来一点儿也不着急,他们可能学习很久,花上数年时间寻找自我,还觉得过得挺好。
  亲密关系
  智利男女的亲密关系以平等的伙伴准则为基础,因此不工作的智利妇女比率很低,产假后她们通常立刻上班,即使在职业升迁和财政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麻烦。生活在一起数年之久并不登记的情况很普遍,早婚(35岁之前)不受欢迎。智利男人不会送花和其他有浪漫意味的东西,觉得这很古怪。然而在圣地亚哥,周末总会看见带孩子在公园里散步的父亲,这种情景不会像在莫斯科那样,吸引女人感动的目光。
  俄罗斯人称为同居的情况,在智利有一种实际的法学表现形式――婚姻联盟,而且还会办理正式的注册手续。联盟的权利和义务在本质上与合法婚姻并无二致,不能正式结婚的同性伴侣广泛采用这种办法。
  佣人
  按照当地人的理念,雇人做家务算不上奢侈,只不过多了一项开销。雇佣保姆的人在莫斯科范围有限,但在智利中产阶级中间却很普遍,多半由于家政服务比较便宜,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在圣地亚哥,即使住在小公寓内收入微薄的年轻人也经常请保姆,他们宁愿花钱让自己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有孩子的家庭常年有保姆,圣地亚哥不计其数的典型住房联排别墅,在设计的时候,总会为常年居住的佣人单独留出一个房间。
  流行时尚
  圣地亚哥人对外表的态度徘徊在从满不在乎到稍加留意之间,当地有钱人倾向于选择比较富于表现力的服饰,不过品位往往很差。莫斯科人穿着上班或访亲会友的衣服,在智利人看来则太过隆重。圣地亚哥人特别喜欢吉卜赛风格的肥裤子和大型饰物,经常穿黑色厚底拖鞋和弹力运动裤参加宴会。连衣裙和超短裙在各年龄段妇女中间都不流行,两年前舶来品高跟鞋才真正进入生活,现在圣地亚哥女性公民已经学会穿7厘米的高跟鞋保持平衡了。有意思的是,男人习惯背着黑色布艺旅行包上班,似乎能让步态更好看,因此高峰时间城里的上班族很像匆忙赶路的成年中学生。
  葡萄牙
  乍看起来,阳光明媚的葡萄牙和愁云惨淡的俄罗斯似乎毫无相似之处。在俄罗斯人眼中,葡萄牙以波尔图葡萄酒(其实葡萄牙人喝得并不多)、足球运动员和软木塞闻名遐迩,两国在历史上很少有交集。不过俄罗斯人和葡萄牙人的性情却十分接近,例如对足球的狂热和餐桌旁推心置腹的交谈,当然啦,两国之间的异同也很多,让我们来举例说明。
  对事物的看法
  葡萄牙人跟俄罗斯人最大的相同点是都喜欢抱怨。如果工作太多(不超过每天8小时)他们就抱怨太累,如果工作太少,又抱怨失业;夏天抱怨太阳毒,冬天抱怨有雨水。葡萄牙人总是心情不好,跟我们的俄罗斯兄弟很像,就连葡萄牙语的音调也让人觉得,说这种语言的人总像有所不满似的。一位熟人告诉我,你越是对生活不满,越是会受到尊重,那些显摆自己万事如意的人不受待见,国家尚处在经济危机中,大家的日子都不该好过。用这位熟人的话说,如果你患有某种重疾(比方说无法治愈的遗传病),你就是生而不幸的人,大家都会对你非常友善。
  另一位朋友抱怨说,每天工作5小时(5天工作制)才赚700欧元。这份工作的午餐时间从12点到下午1点半,而且还可以到大学听一个半小时的讲课。其实他很幸运,因为葡萄牙人的平均工资是500欧元。葡萄牙人发的牢骚的确比他们所做的工作多得多。
  人是最高级的存在
  葡萄牙人待人友好,心无芥蒂,让人难以置信。他们崇尚人类的生活和享乐――不单纯是自己的,也包括他人的,让俄罗斯人无法理解。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这些事例在葡萄牙根本算不上什么,相反,都是普通人的普通行为。
  有一次下雨,我在街上行走,一位姑娘赶到我身边用雨伞遮住我,一直把我送到目的地。有一次坐地铁时,卡里没钱了,我站在回转门旁边,下意�R地不断刷卡,一个女人微笑着走过来,一言不发地把她的卡给了我,俄语论文,随后就离开了,甚至没等我说声谢谢。
  还有一次,我的个人情绪出了点问题,神情落寞地坐在长椅上,一个在婚庆用品商店上班的女人从窗户里看见我,走过来问出了什么事,听完我的故事后,她在大白天就关了自己的店铺――帮我去解决问题。
  在葡萄牙,如果你买的东西都抱在手上(就是说没用购物车),那么在付款处总会有人让你不排队先结账。有一次我在超市买了一瓶水和几节电池,前面是一个12岁左右的男孩,手里拿着一包冰淇淋,就连他也让我排到前面先结账。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每次我都很纳闷――如此温柔地对待别人,我还从来没在任何地方遇见过,虽说我这辈子也游历过很多地方。葡萄牙人对待小孩子和动物特别和蔼,如果你牵着一条普通看家狗走在路上,管保每个行人都会冲你微笑,对狗狗称赞一番,或者搔搔它的耳朵。
  懒得动手
  葡萄牙人粗枝大叶,心存侥幸,这一点好像又与俄罗斯人不分伯仲。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不管怎么说”。有一回我租了个房子,里面的设施没一件好用的:洗衣机漏电,水管子里流出来的只有凉水,网络卡顿。“洗衣机不好使,我租房子的重要标准就是得有洗衣机。”我对房东抱怨道,他的回答是“不管怎么说它还能用啊。”
  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
  作为来自莫斯科的直性子,我遇到过几次匪夷所思的事:葡萄牙人不明白,工作是有报酬的,可他们就是不愿去做。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来到一家餐馆。最初一小时,我们等服务员拿菜单来――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莫斯科慢几百万倍,第二个小时,我们等着点餐。当我们客客气气地提醒老板时(他同时也是服务员,这里大多是个体买卖),他立刻抱怨起来,差点就哭了。“我没法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您看看,客人这么多,都想点餐,忙不过来!”应该说,我真的要同情这位老人家了,他看上去的确很不幸。可话说回来,客户是他的收入啊,他怎么就不想想呢。类似的情况遇到过很多次,后来我对自己说,这些人喜欢安于近况:他们始终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小世界里,特别热爱自己的舒适圈,十分珍惜它,就算为了一大笔钱也不愿走出来。这里的行为原则是“握在手里的鳊鱼总比飞在天上的仙鹤好”。   性别问题
  有趣的是:一方面,在性别问题上,葡萄牙觉得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总在任何适当的情况下谴责性别歧视,另一方面,性别歧视的现象却比俄罗斯还严重。不客气地说,性别歧视经常表现在方便表现的地方,而在那些不方便的地方――就忽略不计了。比如,这里的惯例是“同样的权利意味着花同样的钱”(尽管第一次见面的咖啡钱由男人支付,很有风度)。如果跟男友共乘一辆出租车,那么两人就得分担费用,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超市购物和餐馆花销上。与此同时,如果您工作太多――以男人的观点来看,没有足够时间陪他,那么他就开始主张自己的“男人权利”了,就好像你是他的私有财产一样。在性生活问题上同样如此:葡萄牙男人强迫过性生活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有获得性快感的特权,而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爱人都不能拒绝。对女人而言,男人就该排在第一位:比家庭、朋友、工作和她的个人兴趣都重要。
  进步人士和自认为有亲欧思想的人没有这种明显的性强迫意识,但仍会表现在口头上,比如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一个陌生男人对女人说,她很性感,秀发如云,真想把她抢走。总而言之,在俄罗斯被认为是低级挑逗的言辞,在这里都算正常,算不上性骚扰。
  幼稚病
  尽管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葡萄牙人的生活却相当幸福:这里的吃穿用度、娱乐花销都很便宜。过于舒适的生活滋生了严重的社会幼稚病,现代葡萄牙人是一辈子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非常任性,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地跑去向父母求助,永远不做决定,总是逃避责任。形成这种幼稚病的原因也许跟葡萄牙人长期生活在政治独裁以及后来的天主教独裁制度下有关,他们从不自主决定任何事情,习惯被动接受。这虽是普遍现象,但并非1100万葡萄牙人个个如此。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所有人都欠着他们的,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很难过。这种幼稚病也有好处:人们非常坦诚有礼,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世界不可能是邪恶的。老实说,很难想像我认识的那些葡萄牙人住在莫斯科市中心该怎么办,更别说以他们的街头行为、工作节奏和生活方式融入莫斯科了。在葡萄牙度过幸福晚年的可能性非常大,跟其他国家相比,这里的老人家看上去都很精神,业余生活多姿多彩,可以舒舒服服安全无虞地在城里四处闲逛,享受便宜的美食和宜人的气候。
  交通和时间概念
  葡萄牙是个小国,驾车8小时内就可以走完纵向,2小时内走完横向。首都里斯本非常袖珍,相当舒适,交通顺畅:有通达城里各个角落的地铁;有与地铁交驳方便的电车,半小时可以开到里斯本近郊;有每隔10-20分钟来一趟的公交,覆盖了所有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因为首都和国家都不大,葡萄牙人完全没有时间概念,跟莫斯科人大不一样。在莫斯科,半小时路程一点儿也不远,而对葡萄牙人(还有里斯本人)来说半小时等于无限长。我住在科英布拉(葡萄牙前首都)时,曾邀请一位同伴步行20分钟到某处去,他大吃一惊,认为这种情况得叫出租车。
  互联网
  葡萄牙每家咖啡馆都有WIFI,但手机上网很贵,不可能像在莫斯科那样,整天开着数据流量。虽然有针对大学生的优惠价格,还有其他空子可钻,但手机上网仍然只能在必要的时候才用,比如接收邮件。到咖啡馆喝咖啡时(这是葡萄牙的主要饮品,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是波尔多葡萄酒)可以蹭WIFI,�@里不把写有用户名和密码的小牌子挂在墙上,得去问服务员或老板才行。
  乐于社交
  总的来说,葡萄牙不适合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这儿的人总在不停交谈,MSN和短信不太普遍,因为按照葡萄牙人的观点,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社交非常重要。关于不善交际的莫斯科人来说,葡萄牙人的一个大优点是咖啡馆和餐馆里几乎从来不播放音乐,他们认为这里更重要的影响是交流,而不是听音乐。
  [译自俄罗斯《品质生活》]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