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文化基础”能否走进俄罗斯教育[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东正教文化基础”课程列入中等教育大纲的要求引起俄罗斯全国轩然大波。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东正教特点及影响的阐述表明应正确处理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作为传统文化的东正教文化可以走进俄罗斯教育,但要考虑课程的名称、教学的形式及讲授的内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东正教文化;俄罗斯教育;世俗教育;宗教教育��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东正教与俄罗斯,几乎是携手走过了它们的共同历史。1988年,前苏联热烈地庆祝了基督教传入的千禧之年。提出的口号是:“俄罗斯与东正教――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母亲”。�
  近年来,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活动十分活跃,不但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而且还不断提出在学校中进行宗教教育的要求。2002年8月份,俄罗斯教育部终于作出妥协,同意首先在教会所属3个辖区内的普通小学实施“东正教文化基础”必修课制。2002年9月新学期的第一天,全俄牧首阿列克西二世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其他政要一样,也视察了位于莫斯科亚谢涅沃小区内的东正教学校。他再一次呼吁把东正教文化基础课程列入中等教育大纲。�①教会的要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反对者和赞成者各持己见,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在公立学校将“东正教文化基础”课列为必修课程的做法是否可行?无论是信教者还是非信教者,俄罗斯社会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成为这场争论的参与者。�
  
  一、赞成者的意见:东正教――俄罗斯独特的传统文化�
  
  在古代,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文化人。当宗教出现以后,教育培养的不再是文化人,而是宗教人。现代社会的教育旨在培养文明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现代教育体系深入到了几乎所有的国家。这个体系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人文学科的探讨大量减少,有时甚至缩减到了零。但是,人们主要获得的科技知识需以人文知识为依托。教育体系应该培养学生关于文化的兴趣,这不仅是为了平衡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也是科学创造和在复杂世界中基本掌握生存措施的源泉。文化背景是成为文化人必不可少的条件。文化总是民族性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民族语言、历史、宗教、哲学、文学等等。文化背景与这些文化领域息息相关。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塔什干和中亚地区总主教弗拉基米尔坚信:“没有东正教,就没有文化,没有俄罗斯。”他认为:“东正教是俄罗斯国家及其文化的基础。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和伦理并非完全意味和预示着东正教将作为国家的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而在学校中进行这一课程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②�
  俄罗斯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秩序紊乱状态,尤其是又遭受了西方式改革的严重挫折,因此,它需要东正教的传统文化力量来驾驭社会,包括驾驭教育和它的课程改革。�③一些�
  人士认为,“东正教”与其说是宗教课,不如说是用东正教的思想、精神和心智来组织全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在“东正教”课上学习俄罗斯教堂史,它引导学生去思考世界、上帝、教堂、东正教以及人的高尚精神。在这门课上绝无神秘主义,绝无宗教黑暗面,绝无愚昧无知,绝不用这些东西恐吓初学的人去从精神上接受教育。把科学与东正教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校的迫切任务。�④�
  2002年俄罗斯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东正教文化”可以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
  愿在学校作为选修课程开设。他认为,“这样的课程本身只是有关东正教的必要知识,并不具有宗教性质”。�⑤�
  2017年9月在叶卡捷琳堡的普通教育机构中选择20所试验基地开设作为东正教教育的“乌拉尔的宗教文化”课程。叶卡捷琳堡教区的教学部领导因卡•卡拉里卡瓦娅谈到,这些试验基地是根据叶卡捷琳堡教区和州普通与职业教育部之间的合作协议创建的。�⑥�
  
  二、反对者的理由:学校――用科学知识武装未来一代的场所�
  
  俄罗斯科学院的叶•阿列克桑德洛夫和日•阿尔费洛甫等十名院士联名上书总统普京。他们为俄罗斯社会教权化的日益加强而深感不安,很显然,将教会列入国家机构是违背国家宪法的。早在1999年12月9日全俄牧首阿列克西二世致各教区主教的第5925号通令中指出,如果我们忽视国家教育体系,我们就无法解决俄罗斯未来一代的精神道德教育任务。在这一文件结束部分他谈到:“如果在讲授“东正教教义基础”时遇到麻烦,那就改名为“东正教文化基础”,这样不会引起那些在世俗学校受无神论教育的教师和校长的反对。其本意就是以“东正教文化基础”课的名义试图避开宪法,推行“上帝律法”。教会认为,在大多数居民为东正教信徒的国家开设“东正教文化基础”课是必要的。而院士们反驳道:如果俄罗斯民族的无神论者也算作东正教信徒的话,这个“大多数”也许还算说得通,但是如果不算无神论者,东正教信徒也是少数人。他们认为,在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开设“东正教文化基础”课是不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可以轻视其他的宗教。没有人会要求开设“天主教文化基础”课,如果只是开设“东正教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不就成了东正教沙文主义了吗?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何去何从?”这样是“有助于国家的凝聚还是促使国家混乱”?全俄牧首阿列克西二世曾说过:“让学生了解圣经中的创世纪对他们没有什么害处,如果有人认为他是由猴子变的,那就让他这样认为吧,但不能强迫其他人接受这一观点”。院士们反唇相讥:“达尔文和他的追随者从没有证实过人是猴子变的,只是证实了人和猴子有共同的祖先。如果学校禁止任何论证,忘记起码的逻辑,完全阉割批判性思维,而转为死记硬背那些教义,难道也是无害的吗?”院士们质问道:“圣经的创世纪理论如何对待由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所证实的事实呢?在学校学什么呢?是这些事实还是七天创造了世界?”院士们尊重信徒的感情,不想把与宗教的斗争作为目的,但是不能冷漠地对待怀疑科学知识、根除教育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宗教偷换科学知识的行径。他们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国家宣布的创新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在学校用现代科学取得的知识武装年轻人的情况下实现的,没有其他的选择。”�⑦�
  批判宗教蒙昧主义的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曾说过:“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率我们头脑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他认为,艾萨克•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开启了近代科学的工业大门,让“那些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三、如何处理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
  
  学校内的世俗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是一个细致而又棘手的问题。关于一些善于思索的教育者来说,他们很清楚,无宗教教育的时代因自主道德的危机和反宗教人文主义的崩溃而告终了。之所以避而不谈这一事实,这与世俗教育欧洲人文主义传统、信仰自由准则和担心种族矛盾、区域冲突激化的多信仰国家的安全技术不无关系。显然,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文明、宗教交会的国家,学校应该是世俗的。而世俗并不意味着是反宗教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样的理解。但二者逻辑上的微妙融合却是一个渐进的、极其复杂的,在实践中往往容易引起严重失误的过程。因急于实现天地的合一,将本不相容的两个事物机械地捏揉到一起的折中主义,让人觉得滑稽可笑,有时也容易制造新的纠纷。17世纪的欧洲知识阶层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措施。在一个生物学资料中有一段妙语:“人是根据上帝的形象由猿猴转变而来的。”一位高级官员在发言时提到:“我,当然是个无神论者,不过是一个东正教的无神论者。”法国的教育家,教育部检察员菲利普?罗伯斯金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最理性的。他说:“不要侮辱任何一种信仰,而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观点,能够看清任何宗教信条的道德初衷和斋戒或大斋本质所在。这正是现实中的世俗教育,它的基本准则就是在各个方面无条件地尊重人,包括尊重宗教。因为宗教感情是人类本性中不可分的一部分”。世俗的国家所关注的是不给予自己公民所信奉的任何宗教以任何特权和任何压制。世俗教育是基于人类价值的共性之上,俄语论文网站,关注现代文明的任何边缘,不允许片面地宣传,俄语毕业论文,在完全尊重其他人的观点时,为每个人提供自我认同与坚持个人世界观的可能性。�⑧�

  2003年国家杜马教育与科学委员会对“有关建议在普通教育学校开设“东正教文化”课程”做出决定:“东正教文化”课程不能作为国家普通教育标准列入学校必修课基础教学大纲。但可以在教育大纲之外应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要求,经学生同意,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7年夏季举办的网上会议上,针对有关是否决定将“东正教文化基础”课列入学校大纲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俄罗斯是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俄罗斯的学校是与教会分离的,教育具有世俗性。作为人文教育,在学校应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宗教史”课程。这种课应该由世俗教师根据教育科学部指定教材来讲授。可以使孩子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其他民族及其传统,使他们对待“邻居”的态度会向好的方面转变。在此情况下,要保持俄罗斯境内四大宗教信仰的平衡: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佛教。这将有利于发展本国儿童对待民族和宗教的宽容态度。�⑩2017年的圣诞节报告会上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富尔先科宣布,“世界宗教史”教科书的编撰工作已经结束。俄罗斯科学院的历史学院教师们专门为中学10-11年级的学生编写的“世界宗教史”教科书中包含了作为文化人应该了解的许多知识。因为了解其他宗教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将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11)�
  
  四、结语�
  
  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关于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人创造了宗教,是为了从宗教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然而,对人来说,宗教的神圣意义,却恰恰表明了人的悖论性存在:生活的意义来源于宗教的神圣意义,这意味着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异化给了宗教的神圣形象;消解掉宗教的神圣意义,这意味着生活本身不再具有神圣的意义。而科学和宗教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学校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领地,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行必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无神论教育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正确解释和看待宗教信仰是完全正确的。而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东正教文化也应该在俄罗斯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只是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或在“宗教史”及“文化史”等科目中讲授东正教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应剔除神秘主义及愚昧的宗教黑暗面。�
  注释:�
  ①②汪宁,章自力.东正教文化能否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文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探讨,2017(4)77-82.�
  ③张男星.权利•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探讨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15-116.�
  ④肖�,王义高.俄罗斯教育10年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8-309.�
  ⑤Предмет《Православнаякультура》 может вводиться вшколах только по желанию учен ик ов и их родителей,[EB/OL]./2017-09-10.�
  ⑥Православ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появится в екатерин- бургских школахуже в сентябреЕвропейско-азиатские новости[EB/OL]. 26июля 2017/2017-09-10.�
  ⑦吴泽霖.东正教重新走入俄罗斯教育的尝试――一所俄罗斯东正教寄宿学校透视[J].比较教育探讨,2002.(12)58-59. �
  ⑧(12)Е.Александров,Ж.Алферов.Открытое письмопрезидент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В.В.Путину[EB/OL]./2017-09-10.�
  ⑨ЕвгенийЯмбург.Религия,образование,культура:необходимостьдиалога[J].Народ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2017.(8)18-29.�
  ⑩Решениеопредложенияхповведениюучебногопредмета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культура?в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школе[J].Народ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2003.(3)245. �
  (11)Диалогпрезидентаснародом[J].Народ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2017.(2)7-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