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在这20年中,俄罗斯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转型进程。2017年,也是俄罗斯当代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之后,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王车易位”,力图继续引领俄罗斯实现强国复兴,几年来始终困扰俄罗斯的“2017年悬念”终得破解。但时空转变,人是物非。普京“王者归来”在俄罗斯引发了空前的异议,杜马选举后的抗议浪潮凸现了俄罗斯社会因各种原因而积聚的不满,表明普京本人和“统一俄罗斯党”(下称统俄党)的政治作用力已大打折扣。尽管在今年3月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普京不会落败,但其未来执政难度无疑将会增大,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政权交接“悬念”破解 普京规划俄未来发展 2017年9月24日,在统俄党代表大会上,梅德韦杰夫提议推选普京作为该党参加2017年3月总统选举的唯一候选人,普京则提出由梅领衔统俄党参加2017年12月杜马选举,并承诺当选总统后提名梅为总理候选人。至此,备受关注的“2017年悬念”终得破解,普京有望重回克里姆林宫并引领俄实现“强国梦想”。 之后,普京借各种机会为竞选造势,频频阐述未来治国蓝图,试图消除外界对其重新执政后可能使俄“倒退”的担忧,以赢得更多选民支持。首先,政治上维持政策的连续性。普京强调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再度当选总统后,不会大幅改变现任总统的做法。许诺2017年梅出任总理后将组建“有效政府”并继续落实目前的发展纲要,将组建“有行为能力的杜马”,并对统俄党的高层进行改组。其次,社会领域重视民生诉求。普京赞成保持高水平的社会领域开支,称俄公民应通过自身、每日的开支、健康以及子女的教育状况,感受到生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认为只有这样才可期望赢得公民的支持和信任。第三,提出更高发展目标,并许诺不改变经济方针。普京提出未来几年将俄经济年均增速提高到6%~7%、平均月工资由目前2.4万卢布提高到3.5万卢布、5年内使俄经济进入世界前五强等发展目标。最后,外交上不会继承“超级大国”衣钵,但将全力维护国家利益,继续实行审慎和平衡的外交政策,为国内发展创造条件。 政坛斗争有所激化 普京面临诸多挑战 2017年12月4日,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俄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表明,有4个政党突破7%门槛进入新杜马,统俄党得票率仅为49.3%,远低于上届的64%,在新杜马中获得238席;久加诺夫领导的俄共获19.2%,占92席;米罗诺夫领导的公正俄罗斯党获13.2%,占64席;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获11.7%,占56席。 杜马选举结果使俄议会中的政治力量对比悄然生变,左翼反对派力量明显上升,统俄党在议会中仅获简单多数议席,若需通过宪法性法案,将不得不与其他党派联合。梅德韦杰夫称统俄党愿与其他政党合作,但俄共已明确拒绝与统俄党结盟,俄共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称:“在政治联盟这件事上,我们认为既无可能,也没意义。”与此同时,俄共与公俄党等联手挑战执政党的可能性增大,未来俄政坛斗争呈加剧态势。 杜马选举结果出炉后,俄反对派多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举行反政府示威活动。12月10日、12日的示威人群达数万人,俄语论文网站,示威者要求重新举行杜马选举,有的甚至要求普京下台。17~18日,反对派接连组织抗议示威,24日再掀新一轮抗议高潮。当天下午名为“为诚实的选举”集会参加人数打破10日记录,俄内务部称集会人数约2.5万人,但集会组织者称实际数字比官方数字高很多。 规模空前的抗议活动给普梅政权敲响了警钟,表明普京未来执政将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普京长期执政引发社会厌倦。俄民众虽对普京引领国家实现强国目标仍有期待,但在“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和“华盛顿之秋”冲击下,对普京未来可能长期“垄断”权力也开始不满。俄列瓦达民调机构2017年9月调查显示,完全认同普京政策观点者仅占16%,不认同或对其失望者占19%,约55%的人认为国家不应指望依靠普京得到更好发展。略论人士称,议会选举结果及示威活动表明,俄许多民众已对普京执政感到厌倦,对日益严重的腐败和贫富差距等感到愤怒。其次,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将考验普京执政能力。普京长期以来实行保障福利为先的社会经济政策,这有助于他当选总统,却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未来政府必须维持并扩大现有的社会福利,这将进一步加剧财政紧张。俄主要预算收入仍来自能源出口,但“石油美元”对生产领域投入有限,这使得“创新经济”可能成为无米之炊。普京将如何稳定经济形势,现代化如何取得突破,以及民众的耐心能否持续都是严峻的考验。第三,“腐败毒瘤”继续蚕食政权威望。俄腐败现象近年日趋严重,尽管普梅高调反腐,但收效甚微。在“透明国际”2017年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俄在178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54位,甚至低于津巴布韦和海地。专家估算,目前俄每年用于腐败的流动资金总量为35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俄内务部经济安全和反腐败总局201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俄官员平均受贿30万卢布,远高于2017年同期的6.1万卢布,表明8个月内官员平均受贿额增长4倍。略论人士指出,俄腐败根深蒂固,即使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在打击腐败方面也难有大的作为,这势必引起民众对当局的不满。第四,俄与西方矛盾重新尖锐,双方关系可能倒退。在政治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双方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有回潮之势。俄杜马选举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指责选举“既不公平,也不公正”,要求俄彻查“选举舞弊”。梅德韦杰夫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政治体系是俄内政”,不容外国势力干涉。普京称美对俄选举的质疑“是在煽动动乱”。在战略安全特别是在反导领域,双方遏制与反遏制的较量重新升温。11月23日,梅德韦杰夫电视讲话,宣布如无法与美达成反导协议,将采取多种强硬反制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俄罗斯建立欧亚联盟的设想存在潜在冲突。总之,随着普京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俄美关系“重启”的进程可能停滞,双方关系将重新降温。 普京酝酿调整治国思路 俄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俄语专业论文,但可以肯定的是,普京2017年仍将回到克里姆林宫执掌政权。作为一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普京已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并着手调整治国思路。 12月15日,普京与民众电视连线,阐述对时局看法和未来执政设想,力图以革新者形象重树民心。首先,表示总统选举将杜绝舞弊。普京认为近期示威活动是社会健康的体现,要求中选委在总统选举时,在全部9万个投票站设置网络摄像头。其次,强调不会让国家陷入动荡,不允许搞“颜色革命”。第三,重申巩固政体和推进经济现代化是首要任务。普京称,一旦当选总统,主要任务一是提高国内政治体制的稳定性,摆脱外部对其作用。第四,提出未来新举措。一是与所有政治力量、各个议会党团加强对话与协作;二是允许小党派登记程序自由化;三是打算审查霍多尔科夫斯基特赦申请;四是严惩腐败,不搞任何形式主义。第五,强调统俄党在杜马中占多数席位,能保障政府稳定运转。 12月22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向俄联邦会议国情咨文,提前阐述了普京的“全面政治体制改革”设想,包括直选地区行政长官、简化政党注册手续、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机制、加强议会对中央选举委员会监督等。梅强调,俄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的选民签名应降至30万,非议会政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需得到的选民签名应减至10万。他建议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机制,恢复全俄225个选区比例代表制。梅还强调反腐决心,表示俄“系统性”反腐败斗争刚刚开始,将持续进行。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表示,梅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早经深思熟虑和多次讨论”。可以肯定,梅氏的政体改革言论必定是得到普京认可的,从中可判断出普京未来政改思路,它也象征着俄罗斯的新一轮政治改革已经拉开序幕。 在经济方面,普京12月21日在“实业俄罗斯”讲坛讲话,提出了经济改革的重要设想。一是要保持俄经济每年6%~7%的增速,力争5年内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10年内主要经济指标增长50%,如人均GDP从目前的2.07万美元增至3.5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二要逐步改善经济结构,未来,高科技公司要取代能源公司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三要通过政府投入、公司投入和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扩大投资,实现俄罗斯的“再工业化”。未来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GDP的25%~30%,近三年需要投入43万亿卢布,相当于2017年GDP规模;四是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改善投资与经营环境。 当下,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的大幕还未拉开,但可以肯定,国内外形势变化使其未来执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而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前景则将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政治上,能否在保持现有宪政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政治生活的活力,既使不同政治阶层有充分表达意见、作用决策的渠道,又保持政治局势的总体稳定;经济上,能否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转型,既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又在创新发展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外交上,能否在没落的超级大国、迅速成长的新兴国家和难以泯灭的“老大帝国”不同的身份之中构建起新的身份认同,并在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同保持与其他国家伙伴关系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这三大命题,不仅考验着普京的智慧,也决定着俄罗斯未来的命运。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探讨院俄罗斯探讨所所长、探讨员、生导师 (责编/彭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