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小姑娘“走近”了中国[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7)02-093-02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背景略论:
  我校地处国际社区,有不少外籍孩子在这里学习。我们三年级(10)班的安娜就是这特殊群体中的一个。三年前,她刚从俄罗斯来到中国,父母都不太会说中文。
  安娜是一个可爱、漂亮的俄罗斯小姑娘。刚见面时,大家都挺喜欢她的。可入学没多久,我们发现她对周围朋友充满了敌意,就像只小刺猬,不允许别人碰她。甚至手都不让拉一下。在活动课上,她经常会把同学手中的皮球,铁环占为己有,时而有同学到我这来告状,到后来,孩子们都要躲着她。学习上,由于不理解中文的意思,她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简单模仿,把听到的话句,重复一遍。常常因为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大家对着她只能干瞪眼。体育课上,安娜也成为了问题学生。站队时,东张西望,还没经得老师同意,就随意跑出队伍。任凭老师在后面哇哇喊,她就是不理不睬。学习落后、语言沟通障碍,都成了她与同学们交往的障碍。安娜成了行单影离的“孤家寡人”
  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安娜其实很有个性,自尊心强。她会察言观色,反应特别快,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能很快的适应不同的环境。对周围充满着好奇心,喜欢问 “为什么”,感兴趣的的事情就都会抢着去做。
  怎样让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融入到班集体中来呢?我们的教育能否在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身上发生“化学反应”呢?
  二、问题归因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安娜来中国学习,还真是一次挑战。陌生的环境和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让会安娜处处感到不适应。
  1、不同的文化异同,作用着安娜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2、陌生感,语言上的障碍,让敏感的安娜感到孤独,无助,为了保护自己会做出攻击性、防御性的行为。
  3、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异同导致思维措施的不同,使安娜对具体事物略论判断存在不同理解。
  4、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使其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不懂得尊重别人。
  三、目标制定
  美国心理学习家马洛斯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个体成长的内驱动力需要得到满足。(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安娜事件”引起了我的共鸣。安娜所面临的困境,正是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需求的满足与获得,是否得到实现的问题。
  1、要让安娜有安全感、归属感。经常鼓励她、表扬她,让她从心里认同所处的环境。
  2、指导她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让她明白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她的朋友。
  3、制定补习计划,提高安娜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搭建舞台,在“俄罗斯小老师”的角色扮演中,培养安娜的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5、让安娜全家加入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小主人意识。
  6、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中国文化,增进中俄两国文化的了解。
  四、教育过程:
  (一)安全需要:营造安心、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使孩子的心情放松,调动起良好的学习情绪。良好的学习情绪是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但在我们班,由于中俄语言文化的异同产生的的小误会,也会使课堂中充满着火药味。
  学习拼音字母的时候,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在俄罗斯语言的发音中,有一个字母的发音比较特殊,而且在俄语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就像新疆人吆喝“卖羊肉串”前的那一声。这天,俄语论文题目,课堂学习任务是卷舌音 “zh、ch、sh、r”时,在老师范读,小朋友领读之后,安娜把小手举�高高的,“这小家伙,积极性还蛮高的。”我手里攥着小奖券,满心期待着她,只等着她念完后,就奖给她。可当她嘴里这个音还未结束之时,紧接着蹦出了“嘟噜噜”的怪声音,教室里愣了几秒,突然传出一阵哄堂大笑。听到这刺耳的笑声,受了伤害的安娜脸“唰”的一下红了,猛地一回头,怒视着那些前俯后仰、大笑不止的孩子们。但孩子们似乎根本没明白他们给安娜带来的不安与无措。
  孩子们不是故意的,安娜是无辜的。我马上用犀利的眼神制止了孩子们不礼貌的笑声。等班级安静下来了。我很认真地对孩子们一字一句地说:“安娜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外国人学中国语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她遇到困难一点都不害怕,这么用心的孩子,我们不该用掌声鼓励一下吗?”我带头鼓起了掌,“安娜读的真棒,老师今天要特别奖给你两枚奖券。”
  孩子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换了一种欣赏的目光看着安娜。教室里也渐渐响起了掌声。我走上前,拉起她的手,把奖券放进她的手里,轻轻地抚慰她:“同学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俄罗斯的语言,他们不是故意的,你能原谅大家吗?”安娜看着我,又用眼角扫视了一圈,她感受到了大家诚恳的目光,和来自老师真心的赞赏,眼中的愤怒渐渐平息,情绪也慢慢稳定了下来。这节课又恢复了平静。
  课后,我们集体想办法帮助安娜纠正发音。尽管安娜反反复复跟着练习着,可是语言的习惯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老师,我对吗?”看着她怀疑的眼神,我同样注视着她,用坚定的语气鼓励说:“没关系,你很棒,多多练习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小老师们”也常常夸奖安娜:“你今天有进步了。”……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夸赞声中,安娜学习兴趣浓厚,上课的表现越来越好……
  面对这场课堂中的冲突,我从正面积极地引导孩子,努力化解矛盾,保持好孩子们学习的良好情绪,为安娜营造一个安心、舒适在的环境,静心地学习。
  (二) 社交需要:接受友善的目光,懂得尊重别人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集体、朋友、师长的关怀、爱护和理解,外国孩子同样需要友情、信任和温暖。
  因为长得和周围人不同,经常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安娜就非常紧张,周围的人只要发声音,安娜总是会警惕地回过头,直视对方,眼中充满了疑惑和茫然,当然还有深深的不满与厌恶。我会提醒安娜,如果有人盯着她,虽然不是很礼貌,但是他们不会有恶意。你可以给试着他一个微笑,也可以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被别人盯着看。又因为刚开始学中文,安娜不知如何表达,经常是“鹦鹉学舌”。别人说什么,她就跟着学说一遍。所以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这天,安娜气呼呼地跑到我的身边,“朱老师,有人打我。”嗯,在我们班上,是绝对不允许暴力出现的,怎么回事?原来,下课了,安娜指着上课被老师批评的男生,大声叫嚷着“笨蛋、笨蛋。”嘿,不知她从哪里“批发”来的词语,竟然灵活应用了。一个大男生被一个外国姑娘指着说“笨蛋”,当然谁也不愿意。
  “安娜,你知道‘笨蛋’是什么意思吗?”
  安娜摇摇头,:“我听别人这么说过我。”
  “那你喜欢别人叫你笨蛋吗?”
  “不喜欢,因为那是不好的。上次我看到被说‘笨蛋’的人不高兴了。”
  面对这个“好学”的孩子,我循循善诱地对她说:“‘笨蛋’这个词语是骂人的话,不文明,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们不可以对同学说。如果,你总是这样说别人,那又有谁愿意和你交朋友呢?”
  “那我以后就不说这个了!”安娜抬起头,微笑着。看着她清澈的眼光,我这才明白在外国孩子的眼中,中文是无非是他们交际的一个手段,可能他并不清楚这个词语的含义。只不过是“照葫芦画瓢”,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
  课堂里,我也尽量安排一个乖巧、听话的同桌。帮助她。让班级中优秀的孩子成为她模仿的对象。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安娜与同学交往,主动和她聊聊天,告诉她课堂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在克服孤独感的同时,也引导她成为一个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好孩子。渐渐地大家和安娜的交流多了起来,安娜也不会一个人呆坐在椅子上看着别人。2月14日是安娜的生日,我们班为她送上了一份生日礼物。每个同学送上了一句心里话,“愿你每天都快快乐乐的。”“我愿成为你的好朋友。”“祝你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安娜认真地听着,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虽然她并一定能真正理解同学们的肺腑之言,但她明朗的笑容让我觉得她开始喜欢这群和她不一样的孩子了。
  从此,课间的操场上,又见安娜和伙伴们快乐的身影,孩子们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三)自我实现需求:展示安娜的不同点,扬长优势,培养自信
  1、搭建小舞台,发挥自身优势,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我实现能让个体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安娜生活在一个俄罗斯家庭里,她的俄文自然是很棒的。于是我邀请安娜做小老师,教同学们学习简单的俄语单词。安娜听到这个消息,显得非常兴奋。一下课,就围着我,“老师,我能叫大家一些难一点的吗?”第二天,安娜带来了和妈妈精心准备的小本子,上面有俄罗斯文,还有中文翻译。看来是精心准备的。当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投影,跟着安娜一起读起好听的俄罗斯语的时候,我发现,曾经和安娜闹过别扭的孩子们,都露出了诧异、崇拜的目光。看着安娜自信的笑脸,我知道安娜又成功了。
  2、融入普通家庭,探析中国文化的历史足迹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关于安娜充满了神奇。元宵节,俄语论文范文,同学们都在议论吃汤圆。安娜不解的问:“老师,什么是汤圆?”……面对她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决定带着安娜“走近”中国。
  假期里,我们带着安娜游览南汇的新场古镇,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桥,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垒的石驳岸,沿河人家的一座座马鞍形的水桥,这美丽的江南水乡给安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她品尝了民俗特色的粽子,看到了当地人扎特色兔子灯。
  元宵佳节,我们又来到了嘉定的古漪园。各色造型别致的传统花灯,看的安娜眼花缭乱。吃汤圆,赏花灯,安娜和我们一起感受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她不由地感叹:“真热闹!,这里的汤圆、小笼真好吃。”我们告诉安娜,元宵节是中国人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要吃汤团,汤圆的形状是圆的,里面包的馅甜甜的。安娜抢着说:“我知道,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课文里我学到过了。”
  五、教育效果
  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安娜已经快成为了一个“中国通”了。天真善良的安娜已经懂得了关心别人,替别人考虑。课间能和同伴和睦相处。中午吃完饭,她会走到同学前,友好的问:“你需要纸巾吗?”她懂得了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她的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她上课听讲非常专心,回答问题很积极。安娜从一个不会说中文的孩子,到如今人人都夸赞中文说的特别好,她变得特别喜欢上中文课了。她也更喜欢她生活的这个大集体了。
  平日里,大家会邀请安娜去家里做客。孩子们时常也会收到邀请,参加俄罗斯的聚会活动。安娜妈妈非常满意,觉得学校非常好。 “你喜欢中国还是俄罗斯?”每当我们提及这个问题时,安娜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喜欢中国,我喜欢上海。”
  六、略论反思
  外国孩子在中国学校与中国孩子共同学习生活,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读懂他们的需要,要让他们从中国的礼仪和文化中,学会互相关心、帮助,与中国孩子共同进步发展,让他们从心底爱上中国,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外国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以对付,只要用心,以诚相待,无论肤色,无论语言都已不成为障碍。
  在安娜的个案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因为安娜特殊的行为,引起了我们对她的更多的关注。其实,在我们身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语言不通,来自异国的孩子能够学好中文,更何况我们中国的孩子呢!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他们的需求。
  首先,老师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守护者。
  其次,老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多沟通,多交流,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利用节假时间“走进去”(走访家庭),“走进来”(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的方式,全方位了解你的学生。,老师要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信赖者。
  第三、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无论是国内外孩子,我们同样要走进他们的心灵。或许,忽略学业成绩,你会看到更美丽的彩虹。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陪伴者。
  第四,善于挖掘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让不同点成为孩子们的闪光点,让闪光点成为孩们身上的更持久的亮点。老师应该成为孩子们成功的发现者。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