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有写于“这里和那时”的著作?】 【巨人的力量来自俄罗斯的土地和人民】 看俄罗斯作家、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常常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对抗强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自信所震惊。殊不知,离开俄罗斯近十个世纪的宗教传统、近三百年的自由熏陶,这些作家、知识分子根本不可能单独成为巨人。巨人和人民都是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吮吸着同样的乳Ö¬而分别成为巨人和人民的;巨人不过是把久藏在人民心中的愿望勇敢地说出并担当起来而已。巨人的成长需要从人民那里获取丰富的资源,但如果人民自己都吃不饱,还怎么供给巨人呢?巨人只有自己把根扎在渊深的土里,向上生长,而无权要求人民分给他阳光和空气,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不能指望小花小草供给它营养一样。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巨人叫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安泰俄斯力大无穷,凡与他摔跤的都被他摔死了。但他有个秘密:只有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能使他从母亲那里获得无限的力量。后来,英雄赫À¬克勒斯发现了这个秘密,就把他举到空中扼死了。俄罗斯的巨人们也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一样,力量来自俄罗斯的土地。不管是ˬ,只要他的脚踏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就能从俄罗斯母亲那里获得战胜敌人的力量。 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伏伦斯基是上世纪20年代苏联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对各门艺术都有极高的鉴赏力。他曾创办了当时最好的杂志《红色处女地》,过许多精彩的文学著作,连左琴科都是它的作者之一。斯大林爱看歌剧,每次去都喜欢把伏伦斯基带上,想听听这位杰出的批评家怎么说――实际上是想借专家的嘴印证自己的博雅。而伏伦斯基出身于神职人员家庭,当导师和领袖打电话说:“一起去看《包里斯・戈杜诺夫》”,他去了。但去后却本着一个神父之子的良知说话,不肯做应声虫。导师和领袖很生气,把他流放到了利佩茨克。过了几年,领袖又想起了他,把他重新召回莫斯科――大概是想试探一下他对这个国家的“新沙皇”的态度。“瞧,你现在知道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建成了吧?你看到我已¾¬在俄国建成了社会主义了吧?”这时,俄语毕业论文,只要伏伦斯基低低头,就能重新成为克里姆林宫的高级顾问,享受别墅和豪华车队。但他看了看斯大林,回答说:“对,我看到你为自己在克里姆林宫建成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气坏了,下令:“把他带回去!”这样,伏伦斯基就又回到了利佩茨克。 后来不知出于什么Ô¬因,斯大林又试了几次想“挽救”他,但均无结果。最后一次是他病危,躺在监狱的医院里,等着见上帝。领袖去看他,逼他在死前悔过。“见鬼去吧”,伏伦斯基用尽最后的气力说,然后死去。 像伏伦斯基这样决绝的人当然是少数,大部分人考虑到事业前程、妻子儿女都难免恐惧。比如,和其他几位诺奖得主相比,帕斯捷尔纳克就是比较软弱的,但到了事关生死的Ô¬则性问题上,这个天性柔弱的诗人仍表现出了美术教授和钢琴家的儿子的良好人文素质。据他的第二任妻子吉娜伊达・尼柯À¬耶夫娜回忆:在1937年大清洗的高潮中,有一天大白天来了一个人,征求作家签名,表示拥护判处苏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死刑。来人没有不敬,只是奉命行事,但帕斯捷尔纳克Ŭ不可遏,大声嚷道:“要签名,得对这些人有所了解,应该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而我对他们则一无所知,我没有给予他们生命,也无权剥夺它。只有国家才有生杀予夺之权,而不是个别公民。同志,这可不是签署一张剧院入场券,我无论如何不能签名!”他的妻子正怀有身孕,见此情景吓傻了,求他:为了我们的孩子,你就签个名吧!他回答说:“将要出生的那个孩子不是我的,而是一个另一种观点的人的孩子,我不要,死就死吧。”当时正值大逮捕的高潮,仅他们居住的别列捷尔金诺作家村就有25位作家被捕。但他似乎完全忘了这回事,推开惊呆的妻子,冲到来人面前说:“就让那种命运也轮到我头上好啦,我完全情愿死去。”一边说,一边把那人赶下了楼。 这事传开后,作Ь主席斯塔夫斯基把他叫去,希望他好好考虑一下。帕斯捷尔纳克回答,要是签了名,那就等于自己剥夺自己的生命,因此他宁愿死在别人手里。他的妻子知道后十分害怕,干脆把他的衣物都装在箱子里,彻夜不眠,等待克格勃来敲门。可他却像个婴儿似地酣睡。后来克格勃没有来抓人,斯塔夫斯基解释说,因为编¼¬的“错误”,他的名字最终还是出现在签名簿上了。 上述当然是妻子的回忆,因为崇拜丈夫,在细节上夸张也有可能;但有一段流传甚广的故事,见于很多人的回忆录,就不得不使人信服了。 1934年5月,曼德尔施塔姆因为写诗讽刺斯大林而被捕。帕斯捷尔纳克当时正住在沃尔洪卡,曼德尔施塔姆也常来他们家,但他们的关系处得并不好,尤其是主妇吉娜伊达很不喜欢他,觉得“曼德尔施塔姆仿佛一个任性的美人,自尊心极强,又嫉妒别人的成功”,跟帕斯捷尔纳克说话态度傲慢,好像老师教训学生。家中举办诗歌朗诵会,总是没完没了地朗诵自己的,不给帕斯捷尔纳克机会。但听说友人被捕,帕斯捷尔纳克立刻找到《消息报》主编布哈林,求他向斯大林说情,释放曼德尔施塔姆。布哈林当即给斯大林写信,信尾提了一句:“帕斯捷尔纳克同样不安。”一天,女邻居突然跑来告诉吉娜伊达,克里姆林宫打来电话要找帕斯捷尔纳克。当时他们住的是一座公共住宅(即每层楼上住着几家人,除了卧室分开,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只在楼道里装一部公用电话),帕斯捷尔纳克拿起电话,才知道来电的是斯大林。斯大林说,抓曼德尔施塔姆,他感到很吃惊,他将重新审理案子,并假惺惺地问:为什么不营救自己的朋友?如果是斯大林的朋友,斯大林就是跳墙也要去营救。帕斯捷尔纳克回答:如果我不营救,你未必能知道这桩案子。斯大林又问:你为什么不找作家Ь会?帕斯捷尔纳克回答:作家Ь会1927年后便不管这类事了。帕斯捷尔纳克对斯大林说很想同他见一面,讨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斯大林问,什么问题?帕斯捷尔纳克回答,生与死的问题。斯大林没有回答,挂了电话。 没过多久,曼德尔施塔姆果然被释放了,流放到了气候温和的沃罗涅日,这在当时算是较轻的处罚了。帕斯捷尔纳克也因为电话设在楼道的Ô¬因,名声大噪,整个莫斯科都知道斯大林给他打过电话。作家Ь会对他的态度亦为之大变。到作Ь的食堂里吃饭,不仅有人给他开门、脱大衣,请一些穷朋友吃饭,食堂还给他免了单。 【是苏联政府对知识分子格外宽容吗?】 读这些作家的传记,你有时会想:是不是苏联政府对知识分子格外宽容,或者是由于这些作家名气大,政府不敢动他,才使他们如此“放肆”?但最终你发现这些怀疑是毫无根据的。《日瓦戈医生》写完后,帕斯捷尔纳克把稿子寄给国内的《新世界》杂志和文学出版社,但两家都拒绝,哪怕按照他们的要求删节也不成。意大利出版商费里特利奈里将手稿拿回国内出版,很快就被译成英、德、法等多种语言,在国外流传,并于1958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苏联政府恼羞成Ŭ,立即将其定性为“反苏小说”展开批判。当局除了向帕斯捷尔纳克的情人伊文斯卡娅讯问手稿的流传情况,还组织高尔基文学院的学生,举着标语牌到帕斯捷尔纳克的住地游行,牌子上写着“犹大滚出苏联!”并于获奖四日后将他开除出作Ь。帕斯捷尔纳克不愿当面受辱,写了一封信给开除他的主席团,说:“我知道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必定会提出开除我会籍的问题。我并未期待你们会公正对待我。你们可以枪毙我,将我流放,你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预先宽恕你们。但你们用不着过于匆忙。这不会给你们带来幸福,也不会增添光彩。你们记住,几年后你们将不得不为我平反昭雪。在你们的实践中这已¾¬不是第一次了。”但苏联政府不理睬他的愤Ŭ,将伊文斯卡娅的工作开除,派克格勃的密探在他居住的楼梯口跳舞。为了掩人耳目,这些特务竟穿上女人的衣裳大摇大摆。这还不算,当局还在他们的家里装上了窃听器,帕斯捷尔纳克和家里人说话都得“俯首帖耳”。每天都想着怎样把重要的资料和手稿带出去,重要的信件则偷着烧掉。在最紧张的时刻,中央委员会竟给他派了一位“女医生”,住在他们家里一个月,家里人都怀疑她的药箱里有录音机。为了不被驱逐出境,帕斯捷尔纳克先是给瑞典文学院发电报,声明放弃这份该得的奖金,最后还被迫给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离开自己的祖国于我而言无异于死亡,因此我恳请对我不要采取这项极端方法。”两年后,他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寓所中孤独谢世。 比起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的遭遇当然要严酷得多。 卫国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由于作战勇敢,升任炮兵连长。后来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不点名地批评了斯大林,被逮捕并判处8年劳教。苏共二十大后,他因为率先写了反映苏联劳改营生活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迅速走红;但随着《癌症楼》、《第一圈》在国外出版,苏联政府对他的态度大变。他们先是命令梁赞作Ь开除了他的会籍,随后在他的住处和朋友家到处查³¬他的手稿。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特工们更是如影随形地监视着他的几乎所有生活。有时他们“化身”为房屋租赁社的来敲门,有时又说是宣传站的宣传员要送资料,有时又说楼下漏水要进来检查¡¬¡¬ 在家不得安宁,外出活动更是有“专人保护”。1971年12月,大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去世。在安葬仪式上,索尔仁尼琴不仅神出鬼没地闯进了会场,而且西装革履地在第一排就座。安全部顿时如临大敌,立即抽调特工在会场布控,其中一个拿着对讲机向上峰报告:“他来了。场内我们的人有100名。”告别仪式结束后,大家扶着灵柩到了墓地。索尔仁尼琴铲下了第一’g土,特务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远远地注视着。后来随着《古À¬格群岛》在法国出版,这种秘密的监控就变成了公开的“保护”。他们有时干脆就在楼下设一个点,每班五六个人轮流站岗,主要任务是盘问进出他家的人,闲了就不停地往他们家打电话,直至将索尔仁尼琴逮捕并驱逐出境。 利季娅被开除出作Ь后,就一直处于公开或秘密的监视之中。她回忆说,每个进她家楼门的人,一到楼梯口,就有人问他到哪儿去?如果客人不回答,他们就追着客人一直送到她家门口才作罢。有一个英国女人的遭遇最令人称奇:她是俄国人,但常年住在英国,不会讲俄语。因而当开电梯的人问她找ˬ时,她比划了半天也讲不清,就自己按了电钮。开电梯的人一看层数,大惊失色,立刻摆了一个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姿势,横在电梯门上。英国女人一看大事不好,就推开那人,飞奔着往楼道里爬。利季娅住在六层,英国女人一层一层地爬,开电梯的就一层一层地追,一直追到她家门口。花容失色的英国女人跑进利季娅的家,气´¬吁吁地说:“我看过很多追捕电影――乘汽车、飞机、潜水艇、摩托艇、快艇、轮船、直升机、骑马追捕罪犯的,但开电梯追捕还是头一次见。” 至于秘密警察趁她家没人,撬开门搜查;或打骚扰电话,监听她和别人的谈话;威胁与她来往的朋友,更是家常便饭。更绝的是:利季娅的视力不好,写东西必须用一种特殊的黑水笔才能看清,但莫斯科的商店里缺这种货,于是只好委托国外的朋友购买。但不知是哪位领导认为这种笔会“危害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因而命令管进出口货物的官员,用剃须刀将这种笔的笔尖削掉。这样,利季娅收到的外国黑水笔就再也不出水了。 通讯检查也是极权统治的惯用伎俩。什么人该收到什么信,收多少,在什么时候收,都是由领导决定的。利季娅从国外收到的信,有时一下能收到几封,有时又几个星期收不到一封。收到的信七扭八歪、残破不堪倒还罢了,神奇的是有时竟会把信装错。1975年10月,她的女儿叶连娜收到两封信:从邮戳和笔迹上看,一封是列宁格勒来的,一封是高加索来的。但打开一看,奇迹出现了:列宁格勒来的信装在了高加索的信封里,高加索来的信又装在了列宁格勒的信封里。除非是高加索的朋友跑到列宁格勒,商量好写信,写好后不约而同认为有必要借用对方的信封;否则,只能说明负责检查信件的官员太马虎。 尤其是到了这个政权垮台前的最后几年里,政府利用作Ь开除的作家越来越多,打压的手段也越来越低劣,甚至发生了这样的事:1974年4月25日,文学教授、诗歌评论家埃特金德被开除时,来自克格勃大楼的秘密警察也参加了作Ь书记处的会议,而开除他的直接证据正是来自克格勃的监听资料。克格勃和作家Ь会是“兄弟单位”,这一点每个苏联作家都知道,但这种公开的“联席办公”、“资源共享”还是头一遭。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列宁格勒作Ь的第一书记霍洛波夫当众宣读由克格勃人员提供的监听资料时,所有与会作家没有一个觉得有什么不对。 尽管这样为所欲为,主管部门还是很头痛。因为不论开除还是暗杀,都不能阻止作家利用小说“反苏”;相反,他们把开除当成一种“深入生活”,把参加开除自己的会议视为一次“创作出差”。弗À¬基莫夫在1977年被开除时,甚至说“不是你们开除我,而是我开除你们”,“我留在这片土地上,但决不与你们站在一起”――“我把你们从我生活中开除。”这是作家们最后的吼声。 当这吼声最初只是从知识分子口中发出时,人们还感到有些异样,甚至有些恐惧,但仅仅过了14年,当这吼声传遍了俄罗斯,甚至遥远的西伯利亚也听见了它的回声,那里的囚徒都知道“ˬ拥护人民,ˬ就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时候,这个政权就像纸房子一样坍塌了。据说坍塌的时候,总统办公室的电话竟然没有响一声,没有任何人表示支持与同情,哪怕是它的受益者。总统府圆屋顶上的红旗被降下来时,没有任何人来送行。一个曾¾¬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就这样默默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作者系文化学者、作家)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7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