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二战电影的经典之作[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是俄罗斯二战题材电影的代表之作,它由同名纪实文学改编而成,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保卫战,歌颂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其中所体现的创作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罗斯电影 布列斯特要塞 创作特色
  纵观俄罗斯电影发展史,表现二战题材的影片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国、战争的亲历者,大量史料的保存为俄罗斯二战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而作为一个积累了丰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国度,在电影世界中不断探究的追求促使一代代的电影工作者将历史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将国家和民族在战争中经历的一切展现在世人面前,将战斗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因而在众多的电影著作中不断涌现出大量优秀代表,它们从不同角度入手再现战争真实,强调了苏联在二战中的主角形象。例如,1970年代的战争题材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保卫战》等,其中的主人公既普通又平凡,但却以惊人的毅力表明了对信仰的忠诚;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星星敢死队》讲述了七名侦察小分队成员为圆满完成侦察任务最终以身殉国的故事,体现了坚定的信念、内敛的情感和不朽的军魂;而作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无名高地》一经放映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他们中有原军队干部,有曾经坐过牢的罪犯,有曾获得冠军的射击手,也有军事翻译,他们因战争离家、因战争受伤,但也因战争团结,集中在无名高地上,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这些著作均以其曲折的情节、丰富的类型、超强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它们既展示了战争全景,又对人物个体命运进行了揭示;既表现了俄罗斯人民面对战争绝不妥协的英雄主义情怀,歌颂了他们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又将以前无法触及的史实客观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充实了俄罗斯电影的艺术宝库。
  提到“经典”,除了那些我们熟悉的电影之外,还有一部堪称“经典”的著作不得不提,那就是2017年11月4日在莫斯科首映的,由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共同拍摄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又译:《布列斯特要塞》)。
  这部电影由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的同名纪实文学著作改编而成,苏联于1957年将该书拍摄为电影《坚守要塞》,后经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后在我国上映。2017年上映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是对该书1964年版的增补本所作的二次拍摄。电影忠于原著,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布列斯特保卫战,歌颂了苏联红军顽强坚韧的英雄主义精神。
  布列斯特要塞于1833年开始修建,之后通过多次扩展修筑,一个巨大的筑垒防御工事终于形成。要塞的主体部分由四个独立小岛构成,其中中心堡垒位于整个筑垒区域的核心位置,西南是捷列斯波尔要塞,正南方是沃伦要塞,北方则有科布林要塞作为屏障。各个堡垒的外侧都耸立着坚固的城墙,城墙上建造有许多炮台,而且还辅助建造有很多棱堡。各个要塞四周被运河或河流环绕,只能通过桥梁与外界联系。布列斯特保卫战爆发的时候,整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彻底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空空荡荡,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德军经过详细侦察,发现苏军要塞的工事修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且要塞没有能力阻止要塞外的交通要道,因而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俄语论文,妄图消灭要塞守卫苏军,从要塞北部迂回前进,进而占领明斯克,直指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凌晨,猛烈轰鸣的炮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苏德战争爆发。苏军部队在精密部署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要塞展开了猛烈攻击,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八千名英勇的苏联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布列斯特保卫战是1941年苏德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激烈的战斗,在二战史上书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科特执导的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人物塑造独特,精准;故事忠于原著,同时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既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又增加了著作的艺术表现力;战争场面宏大磅礴,细节描绘独具匠心;镜头表现艺术性强,画面充满美感。无论人物刻画、情节设计,还是镜头语言都体现了导演对影片的深刻思考。
  《兵临城下》的故事由333步兵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萨沙)的回忆入手,情节徐徐展开。延续了以往二战题材电影注重对“英雄人物”描绘的特点,刻画了加夫里洛夫少校、福明政委、基热瓦托夫中尉等主要人物形象,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色。影片中步兵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始终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在影片初始,所有人还沉浸在欢声笑语里,享受着和平的宁静时,他便以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嗅觉预测到战争即将到来。待战争突然爆发,士兵们还没有从袭击的慌乱中清醒时,他迅速判断,到达要塞的关键位置――科布林堡垒东炮台,制止恐慌、安抚情绪、整顿秩序,带领溃乱的士兵拿起武器,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就地布置防御。当德军开始向科布林要塞东门发起进攻时,加夫里洛夫少校命令苏军离开要塞、前出隐蔽,以便于尽量接近敌军并转入白刃战,抵消德军的火力优势。最终德军被苏军从近距离发起的白刃冲锋击退,被迫发出了战争中第一个撤退命令。从准确判断战争形势、到迅速决策、再到身先士卒抵抗敌军,一个有丰富作战经验、果敢有力的红军指挥官形象跃然眼前。与加夫里洛夫少校相比,福明政委的线条要柔和许多,影片中他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布列斯特火车站,因无法搞到票将妻儿转移到自己的服役点,不忘写信通知:“亲爱的,我暂时不能来”,“要塞里一切都平静,不会有战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对家庭负责的丈夫和父亲的形象。22日要塞遭受袭击后,他冷静地做出判断,第一时间赶往霍尔姆门,制止恐慌,组织反击,抓住防御的关键点――不能放德国人过桥,并同时命令报务员“别中断向外报告”,冷静而深邃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他的脸上。当德国人胁迫野战医院的人做人质妄图过桥时,他仔细观察,迅速部署,命令狙击手和机枪手分散在各个窗口,瞄准队伍中心,准备射击。而他则佯装举手投降来迷惑敌军,目光缓缓扫过人群,一声“卧倒”,万枪齐发,人质得以解救,从而一个冷静、谨慎的指挥官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在这三位指挥官当中,基热瓦托夫中尉是最为年轻的一个,当与家人合影时,他以略带戏谑的口吻说出:“我能指挥一个团,指挥你们这么费劲。”表面看是一种埋怨,实则是对家庭、对母亲妻儿深深的爱。在紧张的战争中,他始终没放弃对女儿阿妮娅的牵挂和惦念。当最终看到女儿平安出现时,他不顾自身安危跳出堡垒,紧紧拥抱女儿,眼中泛着泪花却始终微笑着。在这里,除却英雄主义,更加体现了“人”的因素,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的形象,除去对国家的忠诚和高超的指挥能力,他们同时还扮演着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这些内容在影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得人物刻画更为生动、真实。除了上述几个主要人物以外,影片也不惜篇幅对一些次要人物形象进行了描绘。例如,在德国猛攻东炮台时,阿基莫夫的哥哥操作隐蔽在德军进攻方向侧面的一门反坦克炮突然开火,以生命为代价吸引了敌军坦克火力,为苏军炸毁最后一辆坦克创造了机会;当德国军官扮成苏军假传命令时,维什泰因中尉和诺维科夫中士巧妙配合,以一个“鞋钉”的智慧拆穿了敌人的谎言;当6月25日突围失败后,面对大量的伤员,疲惫至极的军医饮弹自尽; 普通的放映员科利亚在反抗无望的情形下,不惜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另外,还有为保护小孩将手榴弹压在身下的战士,受伤后仍坚持手摇发电、为军医提供微弱光线的战士等等,我们甚至来不及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都用自己鲜活的生命捍卫了一个士兵的尊严,俄语论文,尽自己所能为战争贡献了所有的光和热。在战争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主体,无论士兵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影片中对人物的刻画可谓面面俱到、入木三分,为突出影片主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影片忠于历史 、忠于原著,许多以前没有或不能触及的领域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真实再现。影片伊始,布列斯特城市公园中,军官、士兵们饮酒聊天、载歌载舞,丝毫没有预料到战争的发生,而战争突然爆发后,大多数人仍以为是“演习”,士兵们四散奔逃,“没有命令不能给武器”的话语更向我们透露出当时苏军建制混乱、武器短缺的真实状况。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为了提高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一些情节上也做了适当的增减和改编。历史上,德军最终也没能在布列斯特要塞内夺取任何一面苏军守卫部队的军旗,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红军战士也不忘用生命维护国家的尊严。例如,第393高射炮兵营的塞门约克少尉和另外两个战士将自己部队的军旗埋藏在科布林堡垒东部壁垒西边一个废墟里,历经十五年的风雨洗礼,塞门约克重新回到布列斯特,找到了那个位置将那面旗帜又挖掘出来,之后这面象征苏联红军顽强精神的旗帜被陈列在布列斯特要塞纪念馆中。影片在故事的结尾也再现了这面旗帜,只是稍作修改,由基热瓦托夫中尉将红旗交到萨沙手中,嘱托他一定要将红旗带出要塞,并把看到的全部事实都告诉外面的人,萨沙不负所望最终将这面表现布列斯特保卫战英雄们战斗光荣的旗帜带出要塞,这样的处理无疑使故事的结局更显完美。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大而磅礴,导演花费了大量精力重塑当时场景,制作可谓“倾国之力”,斥资四亿欧元,甚至请出了博物馆里曾在战争中服役的坦克和苏军的反坦克炮,以及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空战场景十分真实。除此之外影片中许多小细节和场景的安排也可谓别具匠心。影片最初小萨沙带领观众“游览”了要塞:“这是我的家,我的要塞,它很大,不可能都转悠到。但是我知道这么些地方一旦要是我想藏起来,谁都找不到。”将要塞的面貌做了一个大致的呈现,同时也为小萨沙在要塞各堡垒间灵活穿梭传递情报如入无人之境埋下了伏笔。战争刚刚爆发时,在武器短缺的情况下,基热瓦托夫中尉带领边防军战士与敌军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战,他们拿着短枪、工兵铲冲向德军,手中的凳子、汽油桶也成了武器,与敌人的机枪火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福明政委写信的情节在影片中也曾多次出现,这是一封注定无法收到的信,和平的卫士也终将带着对家人的牵挂长眠于这片土地,为影片增加了悲情色彩。故事最后,士兵们在墙上刻下“死也不投降”的誓言,无名战士在残垣断壁前拉响手风琴,大喊着“跳舞啊,跳啊”,带着必死的决心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德国士兵为之鼓掌,这掌声里可能也带着一份尊重吧。影片中对细节的描绘无疑为突出影片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影响。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在镜头应用和画面的艺术感上也是极富特色的。影片伊始布列斯特城市公园里一片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战前的幸福生活被拍得如同风景画一般,令人陶醉。之后金灿灿的麦田,人流如织、拥挤喧闹的火车站,渲染了一片和平安宁的景象,其中镜头自然切换,引出基热瓦托夫中尉与家人拍照片、福明政委的出场,故事情节随之缓缓展开,自然过渡。战争戏在镜头的应用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导演摒弃了使用强烈晃镜来拍摄战争场面的一贯手法,而是采用较为稳定的镜头将复杂的战势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临近结尾时,透过战争的硝烟迷雾,逝去的人们如梦幻般一一浮现,面带笑容的摄影师,手举火把、失去头颅的士兵等在观众面前一一定格又缓缓消失,与影片开头的写实画面形成鲜明对比,一种悲凉感油然而生,带给观众深深的思索。故事的最后,萨沙终于走出要塞,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此时导演用一个远景镜头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瑰丽多彩的晚霞中,萨沙怀揣军旗迎着落日的余晖走向远方,仿佛在告诉我们,虽然布列斯特保卫战以苏军的失败而告终,但这种不畏强敌勇于抵抗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称颂,也必将带领人们走出阴霾,迎来最终的胜利。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一经问世便在俄罗斯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我国也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无论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还是电影拍摄手法的应用方面都是极具特色的。它用影像书写了一段历史,发扬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何娅.《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战争场面卖点十足[N].武汉晚报,2017-03-14.
  [2] 李芝芳. 凸现二战主角形象――俄罗斯再现二战题材影视新作[J].电影新作,2017(4).
  [3] Смирнов,С.С.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M].徐汉昌,赵立枝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作 者:张璐艳,,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主要探讨方向为俄罗斯国情文化。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