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楼梦》在俄罗斯的传播历经200多年,经过了流入、认知、首译和复译四个阶段。在《红楼梦》于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这一过程中,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变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俄罗斯本土文学进程以及读者等因素亦产生了重要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红楼梦》 俄罗斯 翻译 探讨 《红楼梦》在俄罗斯的传播大致经历了18世纪的流入、19世纪的认知、20世纪苏联时期的首次译介和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联邦复译四个阶段,在俄罗斯整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将《红楼梦》在俄罗斯的传播置入18至20世纪俄罗斯社会文化发展史,总结其流播俄罗斯200多年的历程,关于更好地认识我国文学在俄罗斯,俄语论文网站,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地位与价值,探求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途径,都是不无裨益的。 一.18世纪沙皇俄国时期的《红楼梦》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所实行的一系列欧化改革使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而18世纪作为俄罗斯“新”文学的形成时期,本土文学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需要由翻译文学来填补空白。许多伟大的俄罗斯学者、作家和诗人,如罗蒙诺索夫、苏马洛科夫和特列季亚科夫斯基等人投身翻译行列,期望以此改善民众的社会政治、道德和文化状况,创造新的俄罗斯文学。 同一时期代表欧洲最高水平的英国文学由于契合俄国的时代需求而倍受青睐。大量的英国文学著作被从法语和德语转译过来,刊载在当时较为重要的期刊《圣彼得堡公报》、《观众》、《雄蜂》等杂志上,受到俄国读者的热情欢迎,如《鲁宾逊漂流记》曾先后七次翻译,九次出版。 全盘欧化并没有阻断中国文化西进的步伐。由于俄国意识形态向东方扩张的需要,18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收集并翻译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特别是伏尔泰和狄德罗对中国圣贤哲学学说的崇尚感染,俄国上层人士对中国的孔子和其他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大学》、《中庸》、《易经》、《名臣奏议》、《大清会典》以及《雍正遗诏》等在俄国得到译介,许多来自西欧的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文章和书籍也被编译成俄语,一些欧洲人的中国游记也被翻译过来,在俄国传播开来。俄国社会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向往。正是在这股源自欧洲的“中国风”的吹拂下,俄国人展开了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收集工作。18世纪末期起,到达北京的俄国传教团成员目睹了中国人对《红楼梦》的狂热,陆续将所收集到的《红楼梦》抄本和善本带回俄国。 整个18世纪是俄国社会的大发展时期,也是俄罗斯文学的积累期,是其联系本国实际,主动学习西方艺术成就,在模仿中选择、融会、吸收、消化,俄语毕业论文,为文学的民族化而努力斗争的阶段,因而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学缺少认识和关注。《红楼梦》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18世纪的俄国尚未发出任何声息。 二.19世纪沙皇俄国时期的《红楼梦》 19世纪,俄国封建农奴制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了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再一次的大规模技术输入与文化习仿成为沙皇俄国急起直追的唯一选择。 作为俄国特定历史状况的产物,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在经历了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后,凭借民治主义的思想,为平民呼吁,为人道主义鼓吹,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迅速发展起来。文学与现实的熔铸使得俄罗斯文学最终走上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在短短一百年间创造了世界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同时也创造了俄罗斯翻译史上的黄金世纪。席勒、拜伦、歌德、海涅、雨果、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等欧洲各国文学巨匠的著作在俄国大量译介。屠格涅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也在激情创作的同时,有意识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名家名作,使俄国人将优秀的翻译文学视为了民族文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与此同时,19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著作的翻译也得到了发展。1835年列昂季耶夫斯基的译作《旅行记》,为俄国读者描绘出了一幅遥远的异国人民的风情习尚的画面和思想观念,勾起了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兴趣。1836年《读书文库》书评称《旅行记》为“中国的巴尔扎克式的小说与创作”。书评作者还提出“能否为我们多提供一点中国的长篇和短篇小说呢?”[1] 《旅行记》译文的以及《读书文库》的高度评价触动了一个值得我们将其名字载入《红楼梦》异域传播史册的人,他就是矿业工程师克万科(俄国第十一届驻北京传教团成员)。1843年,克万科将《红楼梦》第一回的片段翻译出来,并以随笔《中国旅行记》附录的形式刊登在当时俄罗斯重要的杂志《祖国纪事》上。克万科认为:“此书关于了解中国人的风俗很有益处,对希望学习汉语口语的人也很有帮助,因为此书完全用口语写成。”[2] 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也注意到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1880年瓦西里耶夫在《中国文学史纲要》中评介章回小说时,将《红楼梦》放在了首位,并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以及版本情况,对《红楼梦》给予极高的评价:“这部小说情节优美,叙述引人入胜。说真的,就是在欧洲也难以找到一部著作可以与之媲美。”[3] 然而,《红楼梦》俄译的首次尝试以及汉学家对它的赞誉并未使这部中国文学经典之作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获得一席之地,这一方面是因为,19世纪是俄罗斯本土文学的繁荣期,在诗歌、小说、特写及戏剧诸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尤以长篇小说蜚声世界文坛。另一方面,自18世纪以来西欧作家著作的翻译与探讨自始至终都在俄国占据着重要地位,19世纪俄罗斯文化已然融入到欧洲文化语境之中。 三.20世纪苏联时期的《红楼梦》 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后,俄罗斯步入社会主义时代,俄罗斯文学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上均出现了革命性的转折,涌现出了高尔基、蒲宁、布尔加科夫和肖洛霍夫等经典作家。 为了探究新形式、新道路,极富创新精神的俄罗斯文学不断向域外文学学习,翻译活动呈现出新的高潮。高尔基发起成立了“世界文学出版社”,制定了编辑出版西方和东方所有文学巨著的新译本和修订本的宏伟目标,《红楼梦》被纳入“世界文学出版社”优秀著作翻译计划。此后几十年中,世界文学出版社及其它一些全苏和地方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包括巴尔扎克、司汤达、歌德、席勒、拜伦、狄更斯、萧伯纳、马克吐温等许许多多异域作家的著作。 受历史传统及俄罗斯本土文学发展特征的双重作用,该时期的汉学探讨不仅延续了之前对中国文化典籍的译介,中国文学翻译及探讨也得到了发展。许多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著作,如《李白咏景赋》、聊斋故事《狐妖集》等译本相继问世。由于大清洗运动、二次世界大战等种种原因《红楼梦》未能尽早与苏联人民见面。 40年代,随着苏联国内客观条件的改善,汉学探讨力量剧增,对中国文学著作的引进也蓬勃发展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的中国著作译介呈现出浩荡之势,诸子百家的著作俄译本相继出版,《诗经》、《中国诗集》、唐代著名诗人的单行本,许多现、当代作家,如鲁迅、老舍、郭沫若等作家的著作也先后问世。 1948年翻译家帕那休克接受世界文学出版社的委托(诗歌部分译者为孟列夫)投入到《红楼梦》翻译工作中。在近10年的翻译过程中帕那休克以自己对翻译工作的热情与执着,以自己良好的汉语修养和俄文造诣,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采取卷末谱树、脚注、附注等形式对小说中涉及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注解,将《红楼梦》完整地呈现给了苏联读者。1958年《红楼梦》第一部俄文全译本由世界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不仅成为了俄罗斯翻译文学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红楼梦》第一部西文全译本,对《红楼梦》其后在欧洲国家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红楼梦》的探讨方面同样成绩卓著。1954年,莫斯科大学教授波兹德涅耶娃著《论红楼梦》首次向苏联读者详细介绍了《红楼梦》的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倾向。1958年《红楼梦》俄译本出版后,汉学家费德林撰写了长篇序言,不仅详细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经历,高鹗续写情况,故事梗概,还着重略论了小说的艺术成就。其后,许多学者投入到《红楼梦》探讨中,极大丰富了红学在海外的探讨。 1958年俄译本的问世使原著艺术魅力的许多方面得到俄罗斯读者的关注,明确地认识到了它的艺术价值。 四.俄罗斯联邦时期的《红楼梦》 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图书出版业的迅速私有化连带翻译活动的性质和市场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效益成为众多私营出版社追求的目标,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在该时期都有了更新换代的重译本和复译本,盛行于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文学界的“新小说”也被大量译介,广大读者也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学的体裁、风格和手法观念。 此阶段俄罗斯对中国文学的译介虽然远不及对西方文学著作的译介,但相比中苏紧张对峙时期有了明显改善。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迅猛发展,早已引起了俄罗斯学者的注意。80年代中期苏联各种报刊陆续刊出反映我国改革之后社会巨变的著作,翻译数量也越来越多,仅以汇集成书的统计,至1987年统计,已翻译出版的中国当代著作中就有中短篇小说集7部(收入小说60篇)、长篇小说3部、诗集一部(收入22位诗人的30余首诗)。[4]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58年《红楼梦》俄译本已不再符合新时代读者的要求,于是新的《红楼梦》俄译本应运而生。 1995年文学出版社和Ладомир出版社联合推出了由帕那休克重译的《红楼梦》(诗歌部分译者为戈卢别夫)。出版社不仅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探讨所高莽探讨员撰写序言,还在正文后刊载了俄罗斯中国文学翻译家及探讨家华克生及诗歌部分译者戈卢别夫所做的两篇《红楼梦》探讨论文,关于新时期俄罗斯读者对《红楼梦》的接受大有裨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红楼梦》在新时期俄罗斯的传播起到了助推影响。1995年译本出版后,出版社开通了网络平台,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响应。 1997年Полярис出版社再版1995年译本,汉学家孟列夫在再版序言中指出:“译者竭尽全力将小说中的大量细节问题翻译成俄语,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拥有了大批忠实的读者。”[5] 《红楼梦》正在由俄罗斯文学语境中的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转移,并谋求其在俄罗斯读者心目中的翻译文学经典身份。 五.结语 《红楼梦》在俄罗斯200余年的传播与接受历史说明: 1.一部蕴含着永恒价值和永久魅力的原语国经典文学著作,以一种民族文学的身份,以其无可取代的民族独特性,在任何异域文化中的传播与接受仍要经历历史性的运动过程。 2.翻译文学著作在异域文化语境实现其原语国经典身份的重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 动及双边关系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本土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样会产生重大作用,而作为一定社会中的读者则是翻译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另一种创造力量。 3.中国文学若想引领世界文学潮流,还有赖于当代作家努力在著作的形式和内容上缩短与世界一线作家著作之间的距离,有赖于相关方面以输出为己任,在包括翻译、出版、营销等问题上积极采取方法。 参考文献: [1]闫国栋,《俄罗斯汉学三百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62 [2]李福清,《在俄罗斯》〔J〕,刘士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探讨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62 [3]李福清,《在俄罗斯》〔J〕,刘士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探讨论文集〔C〕459-487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63 [4]李明滨,《俄罗斯年谈中俄文学交流》〔J〕,国外文学,2017(2):39 [5]Цао Сюэцинь,《Сон в красном тереме》[M],Полярис,М.1997:8 作者简介:李锦霞,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探讨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