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对有些人而言仅仅是四季交替,时间如指缝流沙悄然度过;但另一些人则会留下许多故事,在时间消逝之后,这些故事仍然定格在时空中,化为历史的一页。普京便是后者。你赞赏他也好,贬损他也罢,他都这样存在着,以自己的方式给四季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斑斓中的亮光 普京2017年干得很不容易。 2017年收回克里米亚的“后果”,在2017年进一步显现:西方的联合制裁丝毫没有手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就像冬季的俄罗斯大地,冰天雪地,黑夜漫漫。普京宣布取消政府部门官员的10天休假,让灯火通明的各级政府大楼点缀在大小城市的新年霓虹之间。紧接着拿出各种方案,核心就是改善民生:实现退休金指数化,继续提高医疗和教育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增加退休人员和多子女家庭等易受通胀作用的社会群体的补助。在经济制裁中挣扎的俄罗斯民众,从这个“暖心”的方案中看到了希望,就像在寒夜的荒原上,人们都愿意相信,任何发出亮光的地方,一定是一堆篝火在燃烧。 在经济低迷,外部环境恶化的这一年,普京亟须提升士气,聚拢民心。选择如何突破,既急迫,又需要讲究策略。普京选中了最乱最危险的地方――叙利亚。2017年9月30日,俄罗斯军队空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各项设施,再现了普京的行事风格:突然、迅速、狠招制敌。这样的突破可谓“一石三鸟”:防范极端势力威胁俄安全;探究与欧美缓和关系、摆脱制裁的途径;加固俄在中东的地位。 可见,军队仍然是普京挥动自如的利剑。“俄罗斯海军在叙利亚显示了高度的战备水平”:不仅能在地中海组建庞大的舰艇编队,还能出人意料地应用成本低廉的小型近海战舰,从1500公里以外对地面目标进行有效的导弹打击。普京用军事利剑赢得了一个空间――在制裁与被制裁的僵持之中,出现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普京的这一手笔,不仅色彩奇幻,带来的效果也蕴意深长。 个性与时势 可以说,有了普京,俄罗斯就有了个性。这种个性部分源自普京的人生经历,部分则是由时势锻造的。 1975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学系毕业,拥有经济学学位的他,很快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当年,普京在一帮同龄人之中被经验丰富、眼光犀利的克格勃军官选中,就说明他拥有担当重任的潜质。1983年,普京进入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随后赴东德执行间谍任务,这段经历进一步强化了他目标坚定、临危不乱、死里求生、坚韧果敢的个人素质。克格勃的印记,在他当上总统之后常有体现,比如驾战机升空,骑马驰骋,比如亮几手柔道黑带的功夫,比如走路只摆左臂而右臂几乎不动的“枪手步态”。 但命运真正对普京的磨练当属他成为俄罗斯最高领导人之后。那段艰难的时日对铸就今天的普京意义非凡。1999年,刚刚被叶利钦总统提名出任总理的普京并未引起外界的关注,媒体报道中大多形容其“默默无闻”。4个月后他出任代总统,3个月后正式当选总统。当时,前任叶利钦给他留下的俄罗斯,俄语论文题目,虽然说不上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但也绝不是一个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国度。转轨的阵痛远没有过去,车臣地区的分裂恐怖势力兴风作浪,掌控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寡头甚至当面“教育”普京:“你现在还不是真正的总统,你说了还不算。”普京回答:“那就走着瞧。”没过多久,寡头们发现,这个小个子总统不好惹;没过多久,世界也发现,这位新总统爆发出来的能量和行事风格,与病恹恹的叶利钦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比喻,他是注入俄罗斯的一针为时未晚的强心剂。 时势造英雄。在当今世界上,敢和美国公开“叫板”的国家首脑不多;而既敢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抗衡,又敢挑战国际秩序并且取得成功的,恐怕只有普京。2017年8月,背后有美国支持的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政府出兵进攻要求回归俄罗斯的南奥塞梯自治州,俄罗斯政府迅速调集力量驰援南奥塞梯,时任政府总理的普京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直接飞赴战区。俄军牛刀小试,仅用5天时间便击溃了格鲁吉亚军队。 乌克兰是又一个例证。眼看在美国和西欧的暗中支持和操纵下,又一场“颜色革命”在基辅上演,普京果断出手,一方面支持乌克兰东部的自治,一方面策动克里米亚共和国通过独立宣言,实现向俄罗斯的回归。克里米亚就这样没开一枪、没流一滴血并入了俄罗斯联邦,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就这样通过地方公民投票并入了另一个国家。尽管普京被西方媒体比作希特勒,俄罗斯遭到了冷战结束后最严厉的制裁,但普京的国内支持率却飙升到峰值。 普京的“根” 如果更深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你会发现普京的强势背后,有一条扎得很深的根系,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融贯在一起。 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历程中,疆域拓展是恒久的主题。从莫斯科公国开始,统治者们在对抗各种压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卫和拓展着自己的疆域。领土,特别是连接海洋的领土,已经在俄罗斯民族心理上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对俄罗斯的领导者来说,保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领土,不仅是职责,更是荣耀。 严酷的自然环境,与欧洲强国为邻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扩张中遇到的反抗与阻力,带给俄罗斯民族坚韧不屈和不俱挑战的特性。远的不说,从1812年抵抗拿破仑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和苏联都是正面迎敌,遭重挫而不屈,取得了最后胜利。此后,苏联和美国的博弈又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历史经历的累加,凝结成一种民族精神遗产,润物无声,血脉相传。在这样的民族进程中,俄罗斯民众形成了浓厚的权力崇拜心理。权威民调显示,俄罗斯民众渴望权威,崇拜强者。 植根于这样的民族历史文化土壤,普京的作为就很好理解了。普京在第一次担任总统的就职仪式上说的几句话,被媒体认为是他行事风格的最佳注解。在致辞一开始,他就提到前任总统叶利钦的一句话:“珍惜俄罗斯。”然后微微一顿,说:“这让我意识到总统的责任巨大。”普京还谈到了历史与民众:“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牢记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时刻铭记是谁建立了俄罗斯国家,是谁捍卫了国家尊严,又是谁把俄罗斯建设成伟大、富强的国家。”“我往常从人们口中,从城市广场的大街上最普通的老百姓口中听到一些话,这些话非常朴实,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人们跟我说:‘我们相信您,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您的身上了,您可别让我们失望。’我请你们相信,我的行动将完全为了国家的利益。” 读懂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民族心理,就读懂了普京对这个国家的信念。 (摘自《环球人物》) ,俄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