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俄罗斯在中东“最后的盟友”[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俄罗斯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将持续至上月(10月)在埃及炸毁俄罗斯客机的凶手受到惩罚。”继俄罗斯客机被炸毁、巴黎恐袭后,俄罗斯加大了对IS的空袭力度,伴随武力的公关战也一路高歌猛进。为了巴黎、为了同胞,俄军在航空炸弹上写上这些字,恰到好处获得了世界的如潮同情和赞许。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俄罗斯的军事介入,让正与IS及其他各路武装苦战的巴沙尔・阿萨德稍许松了口气。“法国今天遭受的野蛮恐怖袭击,是叙利亚人民在过去5年中一直都在经历的。”巴黎恐袭后,阿萨德电视台讲话。IS发动猖獗的恐袭,激起全世界的义愤,俄语毕业论文,阿萨德同样抓住了发动宣传攻势的好机会。
  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内战而出现的恶劣环境和权力真空,给IS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绝佳的温床。叙利亚政府军既要与IS作战,又要对付以自由军为主的各路武装,西方社会普遍同情自由军,制裁叙利亚政府。“我无法预见我们能在阿萨德继续执政的情况下结束叙利亚内战。”奥巴马在11月20日表示唯有阿萨德下台,叙利亚才能结束内战。内外交困的叙利亚唯有俄罗斯和伊朗两个盟友,军事实力尚算雄厚的俄罗斯,分量最重要。而俄罗斯的观点一直是,要熄灭战火,唯有支持阿萨德政权。
  从历史角度看,苏联在中东曾有三个铁杆盟友――埃及、叙利亚、南也门,算上伊拉克和利比亚,共计五个立足点。不过,对继承了苏联帝国衣钵的俄罗斯而言,如今“硕果”仅存的只有叙利亚。
  冷战后,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成为俄罗斯在中东最后的驻军点。在今天,塔尔图斯则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外的唯一军事基地。只是以俄现有的海军实力,塔尔图斯军港的象征性大于实用性。俄罗斯欲复兴大海军梦和大国梦,必不能失去塔尔图斯,军事基地的存在也加深了两国关系。
  2017年叙利亚内战开始,俄罗斯就毫不犹豫站在巴沙尔・阿萨德一边,多次派海军舰船去叙利亚宣示支持这位盟友,除了不断输送军火和技术人员、军事顾问,如今还出动海空军进攻助阵。叙利亚的军队则几乎装备清一色的苏/俄制武器,并长期按照苏军操典训练。俄叙两国在冷战时代结下的传统友谊,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塔尔图斯基地:两国友谊的“产物”
  欧盟多轮制裁叙利亚时,俄罗斯给予了老朋友慷慨的援助。
  “俄罗斯会做没有受到任何法令、规定和协议禁止的事。”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尔盖・伊万诺夫早在2017年就宣称,“俄罗斯并不打算停止与叙利亚的技术和军事合作,所有武器交易都是合法的,俄罗斯没有发送进攻性武器,仅仅是防御性的。当反对派正在获得武器供给的时候,把叙利亚政府放在一边不提供防卫性武器,这是不对的。”
  按照当代国际惯例,针对任何一个交战地区,国际社会普遍会呼吁对所有交战方实行武器禁运。然而,俄罗斯仍将军火源源不断地送达战火之地,它们补充了政府军的损耗,也维系了政府军的战斗力。
  2017年12月,俄罗斯按照2017年签订的军售合同,向叙利亚提供了两套价值3亿美元的岸基反舰导弹系统。不过,由于政府军的对手缺乏海上力量,该导弹明显是用于防备欧美国家来自海上的武力干涉。
  此后也不断爆出叙利亚从俄罗斯“不择手段”运输军火的新闻。2017年6月,一艘由北海前往叙利亚的货轮被英国海军拦截,为避免被扣,该舰及时返回俄罗斯。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随后承认,该船的确是载有防空系统和三架直升机,“根据2017 年的合约,这些直升机在俄境内进行了维修”。2017年10月10日,土耳其战斗机拦截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客机,没收了机上的俄制导弹零配件。此外,俄罗斯以人道主义名义公开援助大量非军用物资,包括2017年11月初的10万吨小麦。
  待俄罗斯用陆基飞机对IS武装发动空袭时,两国传统友谊的“产物”――塔尔图斯军事基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塔尔图斯自1967年以来成为苏联海军在地中海的停泊点之一,但真正被允许设立苏联军事基地,是在1977年。
  它自始至终是个简单的军事基地,并没有指挥控制中心,岸基设施也相对落后。由于它是一个非深水港,也无法停泊俄罗斯的航母和巡洋舰。2017年-2017年,俄罗斯着手扩建港区,解决了大舰停泊问题,2017年1月,“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及其编队造访此地。
  2017年索马里海盗危机爆发,俄罗斯响应国际社会号召派军舰巡航亚丁湾,塔尔图斯作为俄海军技术停靠站的重要性瞬时凸显。2017年-2017年,俄罗斯共有12批舰队在塔尔图斯停靠,来自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
  对付只有轻武器的海盗,俄海军甚至在2017年初派遣了唯一现役的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带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组成护航编队。俄罗斯不顾高昂的成本让巨舰高调出场,也是为体现国家形象。
  叙利亚:苏联在中东的古巴
  苏叙友谊始于1955年。当时苏联通过捷克卖军火给阿拉伯国家,这也是苏联势力进入中东的开始。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在以色列面前屡次惨败,却屡次被苏联重新武装。
  1970年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政变上台,连任五届总统直至2017年任上去世。他于1971年2月访问苏联,寻求加大苏联乃至整个东欧集团的援助,两国关系迅速升温。此后双方签订一笔2.3亿美元的军售合同,苏联顾问加速涌入叙利亚。1972年7月,阿萨德再次访苏,签订7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几乎同一时间,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驱赶境内的1.5万名苏联军事顾问和军事基地工作人员。萨达特向盟友哈菲兹施压,要求叙利亚与其一道驱逐苏联顾问,建立不受制于人的开罗-大马士革-利雅得反苏轴心。
  然而,哈菲兹拒绝了。从此,苏联在中东的头号盟友由埃及转为叙利亚,叙利亚还热情接纳了离开埃及的苏联人。同年7月底,驻叙利亚的苏军顾问为400-700人,两个月内飙升至3000人。1974年,叙利亚成为第三世界中首个获得米格-23战斗机的国家。   哈菲兹多次赞扬苏联是“我国和我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是我们斗争的重要支持者和我们权利的重要维护者”。为了从苏联获得更多利益,精明的哈菲兹把政权包装得靠近社会主义。1977年起,叙共产党9名政治局委员中有6人任高官,共产党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还组成了“全国进步阵线”。这也让克里姆林宫的官员感到很高兴。1980年10月,哈菲兹访苏,双方签订为期20年的《友好合作条约》。
  冷战后期,叙利亚成为苏联在中东地区部署军队最集中地,被外界称为“苏联在中东的古巴”。至1984年,苏联在叙利亚安插了1000-1500名克格勃人员。此外,苏联还在叙利亚设立游击队训练营,专门训练亚美尼亚秘密军、土耳其工人党等左翼武装组织,教官们则主要来自古巴和保加利亚。叙利亚因而被称作“红色骑士”的摇篮。 苏联在叙利亚军事顾问与情报人员的人数变化
  叙利亚脚踏两只船
  不过,蜜月中也不乏不快。“哈菲兹确实算一张王牌,但有一点不妙,他不那么听英明的苏联领导人的话,使用起来不大得心应手。”前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曾这样表示。哈菲兹并非苏联的傀儡,相反,俄语论文范文,他还一次次“算计”苏联,以得到更多利益。
  1976年夏,戈兰高地非军事区,联合国维和部队拦住了一辆来自叙利亚的汽车。车内坐着当时苏联外交部的中东司副司长,他要紧急找到正在戈兰高地参观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维和部队不愿放行,副司长命令司机加大油门强行冲了过去。
  在柯西金到达戈兰高地时,哈菲兹瞒着苏联人入侵黎巴嫩,副司长则是通过美国广播得知的。叙利亚在苏联领导人访问之际发动进攻,让苏联陷入巨大被动和尴尬中,当时全世界都相信,是苏联在支持这场军事行动。
  “如果公开说出真相,说我们的盟友叙利亚人没有和我们商量,那么首先,谁也不会相信;其次,人们会问:谁是这个联盟的主导力量――苏联还是叙利亚?结果成了主人围着狗转。”得到消息后的柯西金忧心忡忡地说。经过反复讨论,苏联人决定什么都不说。“反正别人都会认为这一行动是得到了我们的默许。”
  这一时期,埃及与以色列的和解正让苏联的中东战略遭遇巨大挫折,叙利亚作为最重要的棋子,身价倍增。然而,叙利亚军队进入黎巴嫩是苏联极力反对的,苏联担心再次引发叙以战争。不久后,叙利亚军队打击了苏联在黎巴嫩的“天然盟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苏联谴责叙利亚“从他们背后插了一刀”。面对这层紧张关系,哈菲兹轻描淡解释成“朋友间的分歧”,还说自己有权“在世界上交其他的朋友”。其他朋友之一的美国,则早就来到叙利亚。
  1974年6月哈菲兹接待了尼克松,由此两国外交关系得以恢复。尽管叙美两国未能在以色列与戈兰高地问题达成协议,但叙利亚仍享受着每年9000万美元的发展援助贷款。
  此后,哈菲兹更把美国总统卡特哄得团团转。1977年5月的首次会面给了卡特深刻印象,他赞赏哈菲兹是“一个卓然超群、强有力的人,非常自信,行为举止有些独断专行,但是对我的态度是亲近而热诚的”。叙利亚的报纸早在领导人会晤前就开始造势,叙官方《十月日报》甚至评论卡特“正试图将美国的对外政策从犹太复国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然而,叙利亚脚踏两条船的好日子所剩不多。
  从互相背叛到再度走近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对美国实行缓和政策。此后苏联从叙利亚撤出三分之一的军队,包括布置在叙利亚的唯一一支防空部队,仅余4000名军事顾问。此时,哈菲兹感觉盟友正在渐渐疏远。
  “如果以色列企图将戈兰高地划入自己的边界,我们将决心把戈兰高地作为叙利亚的中心而不是边界。”哈菲兹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后强硬表示。然而,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戈兰高地之战证明双方实力差距,占有压倒性兵力优势的叙利亚军队非但攻不下戈兰高地,还招致以军反击。当时,数不清的苏制坦克装甲车辆残骸散布在戈兰高地,成为电视新闻中最震撼的一幕,让叙利亚和苏联颜面无存。
  “契尔年科同志过去是我们的伙伴,致力于和平与社会主义事业,致力于援助抵抗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国家。我希望叙利亚和苏联的友谊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在叙利亚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我们相信苏联领导人也会这么做。”哈菲兹1985年给戈尔巴乔夫写信,强调苏联一以贯之的反以色列态度。他还在1985年、1987年和1990年三次访问莫斯科。
  “依靠武力解决阿以冲突的做法已彻底名誉扫地,叙利亚必须放弃同以色列抗争的理念。”戈尔巴乔夫当头泼上一盆冷水――这是1987年4月哈菲兹访问苏联时,两人面谈的结果。更重的打击随之到来,1987年7月,苏联在特拉维夫建立领事馆;翌年7月,以色列在莫斯科设立领事馆。
  1989年10月,叙利亚军队以《塔伊夫协定》为由继续留驻黎巴嫩,引起国际社会的批评。一个月后,苏联公开批评叙利亚的黎巴嫩政策。同年新上任的苏联驻叙大使亚历山大・佐托夫表态,苏联不再支持叙利亚寻求同以色列进行战略对抗的军事政策,叙利亚必须放弃“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的幻想”。
  这段时期苏联对叙利亚的军售额为年均10亿美元,而之前为年均23亿美元。苏联卖最新的米格-29战斗机给伊拉克和印度,却拒绝给叙利亚。在苏联政府看来,一旦哈菲兹得到最新式的主力武器,会铤而走险进攻以色列。 1971年2月1日,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阿萨德。这是哈菲兹首次访问苏联,勃列日涅夫强烈希望在中东建立一个由叙利亚、埃及、利比亚、苏丹组成的“反帝国主义阵线”,而哈菲兹急切希望苏东集团可以给叙利亚输血。双方互有需求,一拍即合。
  不过,哈菲兹在1980年代末期也已无奈认识到,本国不具备对以色列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此时的叙利亚,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国内经济恶化严重,占预算重头的军费、卷入黎巴嫩纷争的开支、国企的低效和腐败、阿拉伯世界的援助和国际社会贷款逐渐减少……这迫使叙利亚大幅削减军费,甚至裁军。
  昔日一起反犹的阿拉伯世界早不是铁板一块:埃及早与以色列和解并走向西方阵营;叙利亚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而同自1968年来就关系恶化的伊拉克断交,现在国境东部受军事实力更大的伊拉克军队威胁,黎巴嫩也遭伊拉克的渗入和颠覆。因叙利亚1986年在伦敦希思罗机场阴谋炸毁一架以色列客机未遂,英美断绝同叙利亚的外交关系,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也一起制裁叙利亚。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的海湾战争中,叙利亚选择站在美国一边,派兵两万多人参与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两家复兴党首次正式交火。这一次,轮到苏联感受到叙利亚的背叛。而叙利亚出兵昔日的盟友,换回沙特和科威特的20亿美元。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蜕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失败。”《十月日报》在1991年10月2日社论说。面对苏联解体,叙利亚政府更感惋惜和焦虑。
  解体初期的俄罗斯财政极度困难,国内主流意见认为海外军事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拖垮了苏联经济。政府不仅中止了地中海特遣舰队的存在,还相继关闭在也门、索马里的军事基地,只剩下半废弃的塔尔图斯。尽管塔尔图斯基地的年租金仅200万美元,俄罗斯海军却连人员支出、日常训练和设备维护都承受不起,让长驻该港的俄罗斯军舰沦为一艘修理舰。俄方还多次申明,塔尔图斯只是“物资技术供应站”,并非正式军事基地。
  相比军事基地的死活,俄罗斯更关心叙利亚何时能偿还苏联时期拖欠的债务。 1992年10月,俄罗斯高官组团访问大马士革讨账,结果双方不欢而散,两国关系也跌入二十年来的谷底。 1967年6月1日,苏联年轻人集会抗议以色列,支持叙利亚。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此后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俄政府不再急着追讨债务,而是重新拉拢昔日的战略伙伴以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1994年11月,时任俄罗斯外交部长科济列夫造访大马士革时说:“俄罗斯在中东的存在关于保持地区权力平衡、抵消美国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俄罗斯恢复同叙利亚的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普京大笔一挥免除叙利亚134亿美元军火债务中的96亿美元。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叙利亚快速走向俄罗斯。萨达姆政权在北约联军的攻势下不堪一击,这一幕震撼了叙利亚政府高层。叙利亚开始加快采购俄制武器,尤以防空武器为主。不过,此时的巴沙尔政权想不到的是,自己未来会陷入遥遥无期的内战。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