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射击游戏大作《使命召唤》之“现代战争2”的军迷想必对游戏中俄罗斯空降部队突袭北美桥段的场面印象深刻,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中,那铺天盖地的安-124和俄罗斯伞兵,把天幕仿佛装点成了红色的黎明。但美中不足的是,俄罗斯空降部队所使用的装甲突击力量仅仅是BTR系列装甲车。要知道,从镰刀铁锤旗飘扬的时代到现在虎视眈眈的双头鹰,BMD系列伞兵战车(又名空降战车)才是那只带降落伞的“北极熊”最可怕的利益。在世界武器发展史上,像苏/俄这样重视伞兵装甲武器的国家并不多见,不过现在,这种武器发展的名单上又多了中国的名字。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上,ZBD05伞兵战车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此,中国伞兵部队开始有了自己的装甲武装,发起大规模空降战役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里,我们就来看看目前世界上两种新型的伞兵战车――中国ZBD05与俄罗斯BMD-3,目睹一下“巨龙”和“白熊”是如何由天空降下钢铁死神的吧! 实际上,BMD-2在BMD-1的基础上改进了炮塔和武器系统,而BMD-3则延续了BMD-2武器系统的同时,还具备一个全新设计的底盘。BMD-3的真正出彩之处,不是可怕的火力系统,而是其极为先进的投放方式。之前的BMD-1/2一般只能进行普通空降(后期的BMD-2可以使用火箭反推系统空降),而BMD-3则完全可以使用PRSM915火箭反推系统或PBS950气囊式投放系统进行空降作战,换言之,由“人车一起”空降变为了“人车一体”空降,空降部队可以直接搭载进战车,降落之后迅速发起攻击。而不必首先在战车空降区域集结后,再搭乘伞兵战车作战,极大地缩短了空降作战的发起时间,使空降作战的突然性大大提高。 有了优秀的火力、绝佳的投放方式与机动性,BMD-3应该可以让俄罗斯人满意了PE?不!2004年9月,在莫斯科陆军国际防务展览会上,BMD家族最新的一个成员面世了――这就是BMD-4“瓜园”Y。虽然BMD-4是一个全新的编号,但它基本上还是对BMD-3改进而成。正因为是这样,在正式命名为BMD-4之前,它的代号为BMD-3M。BMD-4几乎可以用“生猛”来形容,新型通用战斗模块使全车的战斗力提高了1.5倍。据悉,BMD-4主要配备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继续书写BMD家族的辉煌。 性能比较 火力性能 ZBD03的主武器系统是1门30毫米机关炮,备弹400发,辅助武器系统则是1挺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1000发。此外,炮塔上部还安装有1具“红箭”750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能够发射“红箭”73C反坦克导弹(备弹4枚),具备动对动作战和夜间作战能力。 而BMD-3的武器系统则要豪华得多,除2A42型30毫米机关炮与7.62毫米并列机枪、5.45毫米车体机枪外,还有1具30毫米榴弹发射器以及AT-4/5反坦克导弹。单从火力的多样性来说,BMD-3明显更胜一筹。 机动性能ZBD03气冷式发动机功率为350马力,公路最大时速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机动性相当优异。在两栖浮渡时,由于采用履带滑水方式推进,最大水上速度大于6千米/小时。BMD-3配备的2V06型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则达到了450马力,公路最大时速同样为70千米/小时(这是由于车身相对较重)。BMD-3在两栖浮渡时采用的则是喷水推进的方式,水上最大速度达到了10千米/小时。整体来看,BMD-3的水上机动能力更强一些,但考虑到ZBD03采用是履带滑水,相信ZBD03安装喷水推进系统后机动能力会更强。 防护性能ZBD03的车重较轻,仅为9吨左右,所以防护性上要逊色一筹,它能抵御12.7毫米机枪弹和7.62毫米子弹,关于破片榴弹的防护性也较好,但关于大口径穿甲弹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不过伞兵战车的设计初衷不是正面对抗坦克,所以设计指标没有那么高也是合情合理的。炮塔两侧还有两组6门84式76毫米电动弹药发射器,一般施放烟幕弹,但也可以发射榴霰弹以应对抵近的步兵。车内有灭火抑爆和三防装置。 BMD-3的装甲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可以正面防御12.7毫米机枪和7.62毫米子弹,三防装置同样是标配,并且安装了车内自动灭火装置,炮塔两侧另有两套81毫米的烟雾发射器,能够有效地将自己置身于烟雾的保护之下。可以看出,两者的防护性能大体相当。 载员能力ZBD03的驾驶舱在车旨左侧,动力舱则位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车组成员3人,载员4人,极端情况下能够搭载的兵员不详。ZBD03的乘员分布与BMD系列完全不同,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单人炮塔则由1名炮手操作。由于动力舱位于车首部分,所以在车体后部安装了尾舱门,这也是中国装甲车的一贯特色。 而BMD-3的动力舱则在车体的后部,在动力舱和驾驶室之间才是乘员的战斗室,除驾驶员、车长和炮长3名车组成员和5名空降兵外,极端条件下还可以再多搭载5名成员。其中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驾驶员左右后侧各有2名载员。车长位于双人炮塔内部右侧,炮长位于双人炮塔内部左侧。其余载员位于载员舱内。作战时,驾驶员驾驶战车,车长统筹指挥,炮长负责以火炮/并列机枪射击,以及控制和发射反坦克导弹。其它载员可利用载员舱的射击孔向外射击。 从以上可以看出,BMD-3的载员舱将空间容纳到了极限,但因为动力舱后置,没有尾舱门,战术环境下登车与下车作战就比较危险,而ZBD03由于采用了动力舱前置,后部的空间应该有较大盈余,而且上下车作战时较为方便。 空降性能ZBD03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将国家战略空运能力考虑在内了,因为我国大飞机缺乏,所以基本是以运-8作为空降平台而设计的,要求一架运-8能够搭载2辆ZBD03。立足于现实进行装备发展,在空降系统上,我军开发了类似俄罗斯PBS系统的空降装备,但目前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只是“人车一起”而不是“人车一体”,因为军方认为人车一体既不安全也无必要,在非极端环境下,无需让官兵们乘车空降。 BMD-3的运载平台相对要求较高,一次能搭载3辆BMD-3的伊尔一76重型运输机才是适合它的平台。在装备新型液压气动悬挂装置和陆架PBS950气囊式投放系统之后,俄军于1998年8月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伞兵战车满员载人空投试验,这种“人车一体”式的空降,无疑能够大大提高BMD-3的作战能力。 目标与任务 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ZBD03和BMD-3相比,逊色了些许,毕竟当年的装甲帝国在数十年冷战中的技术积累不可小觑。俄罗斯已发展了BMD系列伞兵战车,而我军的伞兵战车之路才刚刚起步。 ZBD03是否能完成我国现阶段的战术任务呢?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苏联伞兵战车的发展思路。冷战无疑是最好的刺激,在图哈切夫斯基思路指引下,苏军总参谋部的首要目标,俄语论文题目,就是将压倒性的钢铁洪流一路推过铁幕的边界,快速粉碎敌人的装甲力量,而伞兵战车的出现,使红军可以在敌人后方形成快速的装甲突击力量。最初,大口径火炮成为了当时步兵/伞兵战车的第一标配,从BMP-1到BMD-1概莫例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兵种装 备分工的明确,装甲战车的打击目标除了敌方的装甲力量之外,开始越来越多元化,这就是为什么不管东西两大阵营,步兵战车很少搭载大口径火炮,主要武器系统都是机关炮加导弹(BMP-3可能是唯一的例外)的原因。这一思路也直接反映到伞兵战车上,所以从BMD-2开始,机关炮开始被空降兵们所青睐。 在经历了阿富汗和车臣战争后,俄军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与先前庞大的苏军不同,俄罗斯日益重视空降兵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而随之即来的则是伞兵战车更加变本加厉的火力输出。而庞大的空中运输梯队――苏联遗留给俄罗斯的遗产之一,则保证了在发展空降装备时,“伊万”们可以不遗余力。比起苏联时代,俄罗斯的新式陆地武器装备都无一例外地将城市作战列为了考核的“标杆”,但伞兵战车与步兵战车不同,对整个武器系统的重量和尺寸都有明确的限制,所以俄罗斯伞兵战车的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火力配置齐全,车内空间压缩到最低,在不牺牲主要性能的前提下再逐步提高防护能力。而且,关于俄罗斯来说,重要的一点是,俄军的空降兵不可能执行长距离转场并机降(限于国土纵深),况且俄军的理想要求是“降落即攻击”,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太注重战车内部的舒适程度。火力强内部挤――俄罗斯的伞兵战车的这一特色是由国情和现实双重因素决定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伞兵战车发展。起初,中国的伞兵战车发展思路类似于苏联,开始研制WZ141时,我国一再强调的是反坦克与反装甲的能力,不然也不会将2门105毫米无坐力炮和双“红箭”73发射架安在炮塔上,这与一般伞兵战车的任务几乎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说,WZ141更加类似于空降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结果,其最终与中国空降兵失之交臂。 关于我国而言,在现今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动用大规模空降力量的周边地区是台海地区和西南边陲,一旦这两个地区需要解放军武力介入,在重型运输机缺乏的情况下,只能立足现有装备谋打赢,于是能够被运8飞机搭载就成为了新式伞兵战车的重要设计指标。再加上要保证远距离长时间作战对官兵不造成任何作用,如此的战术需求反馈到装备上,就形成了伞兵战车的中国特色――重量较轻、尺寸较大。虽然ZDB03是严格按照运8运输机来设计的,但一旦我国自产的重型运输机列装之后,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所以,从现有情况看,现在的ZBD03很可能是“基准型”,未来解放军将以此为基础,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开发出一个伞兵战车车族。另一种可能性则是以ZBD03为基础,重新设计一款适合大型运输机的较重型伞兵战车。 尾声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我军的空降兵部队终于摆脱了“光脚板”,换上了“铁脚板”,开始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当然,比起国外发展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同行,差距还是显而易见。但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差距并非是不可逾越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国产大飞机呼啸蓝天的时候,新型的伞兵战车会带着一朵朵伞花从机舱里奔腾而出,成为从天幕降下的咆哮雷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