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学者:退出《中导条约》无助于俄罗斯国家安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17年8月,俄罗斯《独立军事�望》刊登了弗拉基米尔・德沃尔金的文章,就俄罗斯有意退出《美苏对于销毁欧洲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进行了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在半个世纪前“两极”世界体系架构内,导弹核武器的出现导致国际军事战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美苏两国拥有洲际核导弹,可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决定性的战争效果。出于对“确保相互毁灭”的担心,世界军事战略格局在较长时间维持了相对平衡的态势。 由于对军事-战略均势存在着上述理解,美苏在20世纪70~80年代签署了一系列旨在裁减和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协议,并对“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做了数量上的限制。 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规定,条约生效后3年内,美苏将全部销毁和彻底禁止射程为500~1000千米的中短程导弹和射程为1000~5000千米的中程导弹,包括已经部署和虽已生产但尚未部署的导弹。这是美苏裁军史上第一个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 《中导条约》为无限期生效条约,俄罗斯多次宣称要退出该条约,俄罗斯国内学者也大都执赞成态度,但也有学者认为退出该条约需要谨慎权衡利弊,更有学者认为,俄罗斯退出该条约在法理上没有说服力,同时也是不明智的。 如果《中导条约》被终止执行,原计划于2017年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总结和审查会议很有可能不会按期举行,因为国际社会在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方面同样乏善可陈。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莫斯科也不会感到在意,因为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被列入俄罗斯国家安全需优先考虑的范畴。 俄罗斯退出《中导条约》并非想要部署中程导弹 如果俄罗斯部署中短程导弹的话,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反应可想而知。在此情况下,俄罗斯的安全形势只会更加恶劣,俄罗斯学者已经就此向克里姆林宫发出警告。他们认为,使用“伊斯坎德尔”短程导弹瞄准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不现实。使用该导弹打击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有可能发生:一是俄罗斯对北约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二是北约对俄罗斯开战。而两种情形都很难出现。 在俄罗斯南部战略方向上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射程完全够用,但在针对美国和北约的情况下,“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射程则不足。如果对“伊斯坎德尔”导弹做少量改进,射程完全可以超过500千米。这也是俄罗斯曾威胁北约:作为美国和北约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制,要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的依据所在,同时也是俄罗斯威胁退出《中导条约》的另外一个潜在原因。 航空航天侦察等全球态势感知系统使得现代战场更加透明,无人飞行器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使俄罗斯的中程导弹存活率降低。 此外,英法两国的核政策逐步转向更少地依赖核遏制,两国不断缩减自己的核武库规模,两国也不再发展中程导弹。 考虑到上述因素,文章认为,俄罗斯退出《中导条约》并不是想要部署中程导弹,而是出于其他战略目的。原因一是从对美国和北约实施核遏制角度看,中程导弹意义不大;二是俄罗斯国家经济形势不允许。 既然并不想拥有中程导弹,那么俄罗斯为何又频频宣称要退出《中导条约》?看似矛盾,实际上也容易理解,就是俄罗斯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和军事博弈手段。 俄罗斯历任国防部长,俄语论文网站,从伊万诺夫、谢尔久科夫到绍伊古,无不善于将“威胁退出俄美裁军条约”作为展现俄罗斯主权、独立和与西方国家具有平等国际政治地位的得力工具。 “边界”洲际弹道导弹是否违反《中导条约》之争 前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表示,根据2017年签署的新《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分别要在2018年和2028年才能增加到条约规定的数量上限。 当前,俄罗斯在加速研发液体燃料、井式发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撒旦”和机动型“边界”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测试。 2017年,“边界”洲际弹道导弹成功进行了第4次试射。随后,俄语论文网站,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扎路德尼斯基表示,“边界”导弹计划于2017年底开始作战值班,2017年部署第一个“边界”导弹团。如果情况属实,“边界”导弹的飞行测试和装备进度之快可谓前所未有。 “边界”洲际弹道导弹运用了大量“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所使用的成熟技术,评估使用统计数据也可由这两型导弹的数据进行补充。但由于“边界”导弹的质量-尺寸指标与这两型导弹有所不同,多年经验表明,飞行测试不充分会带来安全和性能上的隐患。 美国曾指出,“边界”可能是一种中程导弹。实际上,带有多弹头的“边界”导弹曾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击中了库拉靶场的目标,这是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距离。但在试射中,携载常规弹头的缩短射程的“边界”导弹曾从卡布斯基亚尔发射,飞行限于巴尔哈什地区,这个射程就属于《中导条约》中定义的“中程”了。 “边界”是否属于中程导弹的争论尚未结束。俄罗斯坚持“边界”为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空军航天侦察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边界”导弹是作为洲际弹道导弹进行飞行测试的,由此认为俄罗斯没有违反《中导条约》。但又有美国学者指出,尽管“边界”是作为洲际弹道导弹研制的,但在实际装备时,可将带有常规弹头的“边界”导弹作为中程导弹部署。 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框架内进行武器核查时,美方官员在俄罗斯核查地点看到的是带有常规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而俄罗斯不久将达到条约规定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仅因此指责俄罗斯在发展中程导弹是没有根据的。 在此情况下,美国又主张“边界”导弹应进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约束范畴,因为“边界”导弹占用了战略核力量中其他型号运载工具的份额,从而有可能打破俄美在进攻性战略武器上达到的平衡。 不排除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俄罗斯很早就认识到,为保证国家和军事安全,与美国保持核力量的“真实”平衡并不是必须的,“虚拟”的平衡就已足够。 俄宣称退出《中导条约》是“冷战”思维作祟 美俄对于《中导条约》的争论大都表现出鲜明的“冷战”思维。 在近20年的全球化进程中,核大国之间以及核国家与非核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以合作为主,对抗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国家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或武力威胁被各国人民普遍反对。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世界的福祉已经降临。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总是存在的,但是大国间不再采取相互实施军事威胁的手段加以解决。 文章认为,美国和北约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伊朗核计划、叙利亚局势等都不会导致俄美间出现尖锐的军事对抗。在此背景下,俄美间的不和谐因素,体现在俄罗斯国内的狂热反美情绪。例如,俄罗斯国内呼吁退出《中导条约》、研发打击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武器等,都属于此类。在一定程度上,俄罗斯有些政客也乐于看到这种现象,并利用其作为内政和外交手段。 俄罗斯的核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因素作用。例如,俄美之间持续奉行多年的相互核遏制战略,从本质上讲,是“冷战”思维在起影响,作用了俄罗斯寻求更为多样的方式保证国家安全。 无数历史事实表明,任何国家单方面撕毁具有法学效力的国际条约是没有前途的。更为理性、有效同时也是更为简捷的军事策略是提高国家经济实力、解决好国内社会问题,只有这样,大国才能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威望和保证国家安全。 俄罗斯面临安全威胁的根源在国内,在于经济结构不完善、腐败丛生、社会治安恶化、低人口增长率等。只有解决好这些国内问题,俄罗斯才有与美国和北约谈判的现实基础。(李大鹏) |
免费论文题目: